一种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723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在现有源极驱动的基础上,增加MOS管Q3,电容C4和二极管D5。当MOS管Q2导通时,驱动电路导通MOS管Q3,并由MOS管Q3开通源极驱动MOS管Q1,同时控制第二电压源VCC通过二极管D5给电容C4充电提供驱动能量。当MOS管Q2关断时,MOS管Q3和MOS管Q1的栅极电容参与串联分压,当栅极电压降低后MOS管Q3和MOS管Q1先后关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MOS管Q1的栅极充电电流流过MOS管Q2,从而降低MOS管Q2的开关损耗,使源极驱动电路满足大功率应用场合使用的要求。

A driv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开关电源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反激式开关电源具有电路简单、可靠性高、输入电压范围宽的特点,很轻松就可以实现交流100V~264V的宽电压范围工作,即使如此,也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各种应用,如工业配电系统中的仪表电源,经常需要一种标称输入电压85VAC~528VAC的小功率开关电源,实际上可以在64VAC~660VAC超宽范围稳定工作的电源,同时要求体积小,甚至还要求兼顾直流输入,兼顾三相交流电四线的输入,俗称三相四线制,即3条相线,1条零线。为了提高电源输入电压,一般采用源极驱动方案,现有技术方案参见专利ZL200810028422.4,名为《一种源极驱动的反激变换电路》,图1为现有技术源极驱动的反激变换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现有技术源极驱动的反激变换电路的原理图,如图所示:电路启动时电流一路通过电阻R1后一路给辅电源电路的电容C2充电,另一路给电源管理芯片PWMIC供电。当电压上升到电源管理芯片PWMIC工作电压时,电源管理芯片PWMIC开始驱动MOS管Q2。在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源Vs、第二电压源VCC、MOS管Q1、MOS管Q2、MOS管Q3、二极管D5、分压电容C2和电容C4,第二电压源VCC电联接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MOS管Q3的漏极,MOS管Q3的源极连接MOS管Q1的栅极,电容C4连接于MOS管Q3的漏极和MOS管Q1的源极之间,第一电压源Vs通过电容C2连接于MOS管Q3的栅极,MOS管Q2的漏极连接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接参考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源Vs、第二电压源VCC、MOS管Q1、MOS管Q2、MOS管Q3、二极管D5、分压电容C2和电容C4,第二电压源VCC电联接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MOS管Q3的漏极,MOS管Q3的源极连接MOS管Q1的栅极,电容C4连接于MOS管Q3的漏极和MOS管Q1的源极之间,第一电压源Vs通过电容C2连接于MOS管Q3的栅极,MOS管Q2的漏极连接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接参考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点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含电阻R2,电阻R2的一端作为分压电路的分压点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2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压源V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宇锋蔡嘉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