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6858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6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该电路包括一输入电源V

A lossless buffered single-stage buck type LED driver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ossless buffering type single-stage step-down type LED driving circuit. The circuit includes an input power 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LED驱动领域,特别是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Flyback电路具有元件数目少,结构简单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反激变压器必须开气隙以存储能量,所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大的漏感。一方面漏感中存储的能量无法通过变压器传递到负载,造成能量损耗,进而降低了电路的转换效率。另一方面,反激电路在功率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的漏感会与功率开关管的寄生电容发生谐振,在开关管两端产生电压尖峰,增加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现有的反激电路大多数采用RCD电路对漏感能量进行吸收,这种方式会将漏感能量通过电阻以热的形式消耗掉,降低了电路的转换效率。两级电路至少需要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关管,多个开关管就会产生较大的开关损耗,不利于提高电路的转换效率。另外,多级电路将带来更多的转换损耗,同时提高了控制电路复杂性和成本。本技术实现了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将前级Buck电路与后级反激电路集成为单级变换电路,在电路开关管关断期间,将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回馈至LCD网络,当开关管再次导通时,漏感能量再次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减小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减小了损耗,同时也改善了电路的EMI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交流电压源Vin,所述输入交流电压源Vin的一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3的阴极,输入交流电压源Vin的另一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功率二极管D5的阴极、电感L1的一端、输入电容Cin的一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4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6的阳极、输入电容Cin的另一端、功率MOS管Q1的源极、功率二极管D10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至电感L2的一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5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7的阳极、中间电容C1的负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至功率MOS管Q1的漏极、电容C2的一端、变压器Tr初级侧的异名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8的阳极、电感L2的另一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至电感L1的另一端、中间电容C1的正端、漏感Lk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r初级侧的同名端连接至漏感Lk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Tr次级侧的异名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9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电容CO的正端、LED灯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r次级侧的同名端连接至输出电容CO的负端、LED灯的另一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Tr是单端激磁高频变压器,其初级侧与次级侧的同名端是反方向激磁。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功率二极管D1、功率二极管D2、功率二极管D3、功率二极管D4是整流功率二极管;功率二极管D5、功率二极管D6、功率二极管D7、功率二极管D8、功率二极管D9、功率二极管D10是快恢复功率二极管。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电容C1是电解电容;所述输出电容CO是电解电容;所述输入电容Cin和电容C2均是高频电容。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漏感Lk的感量、电感L2的感量均小于电感L1的感量。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感L1、功率二极管D5、功率二极管D7、中间电容C1、功率MOS管Q1构成LED驱动电路的AC-DC部分,即前级Buck电路;所述变压器Tr及其漏感Lk、功率二极管D9、输出电容CO、功率MOS管Q1构成LED驱动电路的DC-DC部分,即后级反激电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一般电路相比,本技术为反激变压器的漏感增加了LCD无损缓冲电路,不仅减小了由漏感引起的电压尖峰,而且对漏感能量进行有效的利用,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减小损耗,提高电路的转换效率;2.本技术将两级电路集成为单级电路,只需要一套控制方案,减小了控制电路的复杂性,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电路的转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工作模态1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工作模态2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工作模态3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工作模态4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工作模态5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工作模态6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交流电压源Vin,所述输入交流电压源Vin的一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3的阴极,输入交流电压源Vin的另一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功率二极管D5的阴极、电感L1的一端、输入电容Cin的一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4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6的阳极、输入电容Cin的另一端、功率MOS管Q1的源极、功率二极管D10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至电感L2的一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5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7的阳极、中间电容C1的负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至功率MOS管Q1的漏极、电容C2的一端、变压器Tr初级侧的异名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8的阳极、电感L2的另一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至电感L1的另一端、中间电容C1的正端、漏感Lk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r初级侧的同名端连接至漏感Lk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Tr次级侧的异名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9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电容CO的正端、LED灯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r次级侧的同名端连接至输出电容CO的负端、LED灯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Tr是单端激磁高频变压器,其初级侧与次级侧的同名端是反方向激磁。所述功率二极管D1、功率二极管D2、功率二极管D3、功率二极管D4是整流功率二极管;功率二极管D5、功率二极管D6、功率二极管D7、功率二极管D8、功率二极管D9、功率二极管D10是快恢复功率二极管。所述中间电容C1是电解电容;所述输出电容CO是电解电容;所述输入电容Cin和电容C2均是高频电容。所述漏感Lk的感量、电感L2的感量均小于电感L1的感量。所述电感L1、功率二极管D5、功率二极管D7、中间电容C1、功率MOS管Q1构成LED驱动电路的AC-DC部分,即前级Buck电路;所述变压器Tr及其漏感Lk、功率二极管D9、输出电容CO、功率MOS管Q1构成LED驱动电路的DC-DC部分,即后级反激电路。以下为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交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交流电压源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损缓冲的单级降压式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交流电压源Vin,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交流电压源Vin的一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3的阴极,输入交流电压源Vin的另一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功率二极管D5的阴极、电感L1的一端、输入电容Cin的一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4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6的阳极、输入电容Cin的另一端、功率MOS管Q1的源极、功率二极管D10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至电感L2的一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5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7的阳极、中间电容C1的负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至功率MOS管Q1的漏极、电容C2的一端、变压器Tr初级侧的异名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8的阳极、电感L2的另一端;所述功率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至电感L1的另一端、中间电容C1的正端、漏感Lk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r初级侧的同名端连接至漏感Lk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Tr次级侧的异名端连接至功率二极管D9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电容CO的正端、LED灯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r次级侧的同名端连接至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维明方允程林鋆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