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75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优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直读光谱仪定量分析其化学成分,其中面积比为铝合金型材的裸露基体面积与阳极氧化膜面积之比;S2、制定新的封孔工艺对阳极氧化膜封孔;S3、绘制不同封孔工艺对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结果图;S4、绘制常温条件下对不同面积比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使用不同酸浸蚀失重法的失重差关系曲线图;绘制中温条件下对不同面积比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使用不同酸浸蚀失重法的失重差关系曲线图;S5、分析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经过常温封孔和中温封孔后的表面宏观形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开发出能够替代磷铬酸法对阳极氧化膜封孔的酸浸失重法、不污染环境、不造成人体危害。

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sealing quality of anodized aluminum alloy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阳极氧化是铝合金最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之一,然而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结构属于蜂窝型多孔型结构,具有很高的孔隙率和较强的吸附性,容易受外界的污染和腐蚀介质的侵蚀,因此需要对阳极氧化膜进行适当的封孔处理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封孔质量是反映阳极氧化膜耐腐蚀性的重要指标,其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封孔质量是铝合金阳极氧化产品的关键检测项目。目前封孔质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酸浸蚀失重法、导纳法和酸处理后的染色斑点法。导纳法是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法,但是其结果受铝合金材质、封孔工艺、陈化时间、存放条件等多方面影响,局限性较大,因此在我国很少使用。染色斑点法快速、简单,但是结果重复性较差,不能对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因此多用于生产控制中。最常用封孔质量检测方法为酸浸蚀失重法,先采用磷铬酸法对阳极氧化膜进行封孔,最后测量样品的失重质量,通过失重质量来评价封孔质量。而磷铬酸法对阳极氧化膜封孔的步骤为:先将待封孔的铝合金型材放入在温度为18~19℃的HNO3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S1、选用至少8组具有不同表面比的铝合金型材,通过ARL-MA-283直读光谱仪定量分析其化学成分,其中面积比为铝合金型材的裸露基体面积与阳极氧化膜面积之比;/nS2、制定新的封孔工艺对阳极氧化膜封孔,新的封孔工艺包括磷酸法和磷酸钼酸钠法,所述磷酸法对阳极氧化膜封孔的步骤为:先将待封孔的铝合金型材放入在温度为18~19℃的H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至少8组具有不同表面比的铝合金型材,通过ARL-MA-283直读光谱仪定量分析其化学成分,其中面积比为铝合金型材的裸露基体面积与阳极氧化膜面积之比;
S2、制定新的封孔工艺对阳极氧化膜封孔,新的封孔工艺包括磷酸法和磷酸钼酸钠法,所述磷酸法对阳极氧化膜封孔的步骤为:先将待封孔的铝合金型材放入在温度为18~19℃的HNO3溶液中,浸泡9~10min,浸泡后,用去离子清洗铝合金型材,最后将铝合金型材放入温度为37~38℃的磷酸溶液中,浸泡12~13min后,用去离子水清洗铝合金型材;所述磷酸钼酸钠法对阳极氧化膜封孔的步骤为:先将待封孔的铝合金型材放入在温度为18~19℃的HNO3溶液中,浸泡9~10min,浸泡后,用去离子清洗铝合金型材,最后将铝合金型材放入温度为37~38℃的磷酸钼酸钠溶液中,浸泡14~15min后,用去离子水清洗铝合金型材;
S3、取用三个具有相同面积比的铝合金型材样品,在常温下,温度为室温,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