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源化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478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TNFα纳米抗体的人源化改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人源化改造的抗TNFα纳米抗体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2;其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FR2区三种关键氨基酸单突变与联合突变,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3,5,7,9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4,6,8,10所示;进一步多重序列对比确定人源化方案;通过上述得到人源化抗TNFα纳米抗体;经酵母表达系统表达。本发明专利技术改造的人源化抗TNFα纳米抗体,能保留较高的抗原亲和力,热稳定性以及生物活性,为今后人源化纳米抗体的疾病治疗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

A humanized nano antibod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源化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抗体,具体涉及一种抗TNFα纳米抗体(NbTNFα)的人源化方法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研究最热门的多效应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同时淋巴细胞、可扑弗氏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黑色素瘤、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也可以分泌。它不仅是炎症反应的关键介质,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信号转导引起细胞的凋亡与坏死。最近有新的研究发现,靶向TNFα的阻断剂在治疗相关疾病时,会引起糖尿病,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症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另外,更多的研究也发现TNFα与肿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低浓度的TNFα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高浓度的TNFα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目前对于TNFα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同时TNFα作为最成熟的靶点。目前已经多种TNFα抗体药物上市,其中包括三个进口(类克、恩利、修美乐),三个国产(益赛普、强克、安百诺)。纳米抗体(nanobody)是一种特殊的小分子抗体,是从骆驼血清中分离出的一种缺失轻链和CH1恒定区的重链抗体,通过克隆其可变区可得到重链单域抗体(variabledomainoftheheavy-chainofheavy-chainantibody,VHH)即纳米抗体。它作为一种小分子抗体,具有传统抗体不具备的优势,1)分子量小,仅为15Kd,是传统单抗的1/10,具有强而快的穿透力,极易于穿过血管或组织到达靶部位,同时由于其能穿透血脑屏障,为脑部给药提供了新方法;2)稳定性好,研究发现,将纳米抗体放置在37℃一周以上,发现其仍然能保持80%以上的抗原结合能力,而单链抗体却发生了聚集与失活;同时有人将纳米抗体与单抗长期放置在90℃以及强变性剂下,发现纳米抗体仍保持很高的活性,而单抗已完全失活,发生不可逆性的聚合,这使得纳米抗体在常温条件下以及恶劣环境下更容易保存与运输;3)与单抗相比,纳米抗体有较长的CDR3区,这个CDR3形成凸出的环状可以特异性的识别隐藏的抗原表位,而这些表位是常规抗体无法识别的;4)纳米抗体结构简单,可以在细菌以及酵母中大量表达。这些优势都是常规抗体以及其他小分子抗体(Fab,Fv,scFv等)不具备的,因此纳米抗体在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机遇。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纳米抗体主要以双价、多价、PEG修饰、Fc融合以及白蛋白融合等多种形式出现,这样做不仅增加药物的治疗疗效,同时也可以延长药物半衰期。但随着分子量的不断增大,纳米抗体的免疫原性也不得不被人们所关注,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的纳米抗体部分为人源化纳米抗体,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方便且对活性影响不大的人源化改造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鼠源抗体一样,纳米抗体人源化的一般原则是在能有效地降低免疫原性的同时,能够保证较高的亲和力、热稳定性、活性和产量等。目前对于纳米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表面氨基酸人源化法: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纳米抗体与人抗体重链可变区结构很相似,且同源性高达80-90%,另外,通过分析骆驼的VHH胚系基因序列,发现其与人源VH基因III家族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通过序列比较,发现其骨架区表面约有十几个氨基酸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FR2骨架区,人源抗体VH的42、49、50、52位氨基酸主要为疏水性残基且相对保守,通常与VL相互作用,参与形成VH-VL界面,而VHH主要为亲水性残基,使得VHH在缺失轻链的情况下仍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并且研究也发现VHHFR2骨架区的这几个残基也与CDR3构象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人源化改造首先研究FR2这几个残基对CDR构象的影响,对影响较大的残基予以保留。其次对FR1,FR3与FR4表面氨基酸进行人源化突变,由于这三个FR区对CDR的构象影响不大,可借助模拟分析或序列对比的方法选择突变位点。VHH人源化通用框架移植法:Vincke等人利用人源VH基因III家族的抗体胚系基因DP-47作为模板,对β-内酰胺酶纳米抗体(NbBcII10)进行人源化改造,得到了最大程度人源化NbBcII10FGLA纳米抗体(h-NbBcII10FGLA)。它在降低免疫原性的基础上,不仅保留抗体的亲和力和溶解性,而且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有相关研究将不同来源的纳米抗体的CDR区嫁接到人源化通用框架h-NbBcII10FGLA的骨架区产生的人源化纳米抗体,通过比较发现移植前后亲和力与热稳定性并没有发生很明显的改变,而且生物活性影响也不明显,因此h-NbBcII10FGLA是目前设计出较理想的一个人源化纳米抗体通用模板。目前,针对TNFα纳米抗体(专利号:CN103333253A)已进行了表达制备及抗乳腺癌肿瘤方面的研究,但该抗TNFα纳米抗体的人源化并无文献报道。本专利技术完成了TNFα的人源化改造并对其TNFα结合活性进行了验证,获得具有高亲和性的TNFα人源化纳米抗体,为进一步开发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的治疗性TNFα纳米抗体药物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TNFα纳米抗体人源化的方法,可以为以后制备人源化纳米抗体奠定一定的基础。本专利技术公开了TNFα纳米抗体FR2区42,50,52位关键氨基酸单突变以及组合突变序列,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3,5,7,9;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4,6,8,1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人源化改造的抗TNFα纳米抗体,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2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抗TNFα纳米抗体的人源化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IMGT抗体CDRs区Numbering方案,对抗TNFα纳米抗体的CDRs与FR进行分区;2)将对CDR3构象有影响的FR2骨架区的第42,50以及52位关键氨基酸进行不同组合突变,已经确定50和52位氨基酸共突变对构象影响不大;3)将抗TNFα纳米抗体的序列通过IgBLAST进行序列相似性搜索,搜索出与其序列同源性较高的人抗体胚系基因序列,并利用MEGA5.0软件对抗TNFα纳米抗体与人抗体胚系基因序列进行多重序列对比;4)人源化方案的制定:根据步骤2)和3)的分析结果,对抗TNFα纳米抗体进行合理的人源化设计,包括以下步骤:4.1)FR骨架区不能替换的氨基酸残基:第42位的苯丙氨酸不能替换;CDR区外侧邻近的残基(一般为邻近的两个氨基酸残基)往往对CDR构象有较大的影响;4.2)FR骨架区不需要替换的残基:在人源抗体序列变化范围之内的残基可不用进行替换;4.3)FR骨架区可以替换的残基:人源抗体序列独有的可以考虑进行替换;4.4)FR骨架区需要考虑的残基:同时替换连续的几个残基可能对CDR构象有一定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人源化改造的TNFα纳米抗体表达及活性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人源化改造的抗TNFα纳米抗体(h-NbTNFα)通过PCR扩增,酶切酶连的方式连接到pPICZαA质粒;2)对上述1)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源化抗TNFα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源化抗TNFα纳米抗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源化抗TNFα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源化抗TNFα纳米抗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源化抗TNFα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编码人源化抗TNFα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源化抗TNFα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IMGT抗体CDRs区Numbering方案,对抗TNFα纳米抗体的CDRs与FR进行分区;
2)将对CDR3构象有影响的FR2骨架区的第42,50以及52位关键氨基酸进行不同组合突变,突变TNFα纳米抗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雪梅刘煜赵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