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侧悬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093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器侧悬置系统,包括内管、包裹在内管外的橡胶主簧、包裹在橡胶主簧外的外管,橡胶主簧包括相对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在上端面间隔一定间隙设有上限位块,在下端面间隔一定间隙设有下限位块,上端面或上限位块上设有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上凸起和第二上凸起,下端面或下限位块上设有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下凸起和第二下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速器侧悬置系统在汽车遇到冲击路况时,能有效限制橡胶主簧的振动,减小变速器在发动机舱内的晃动。

A transmission side mou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侧悬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器侧悬置系统。
技术介绍
悬置系统是用于减少并控制汽车动力总成振动的传递,并对动力总成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结构。悬置系统通常为三点式,包括位于车身左右两侧的变速器侧悬置系统和发动机侧悬置系统、以及位于车身后侧的抗扭拉杆。对于变速器侧悬置系统,其通常包括内管、包裹在内管外的橡胶主簧、包裹在橡胶主簧外的外管。内管和变速器连接,外管和车身或副车架连接。汽车在行驶中遇到冲击路况如减速带、过坎工况时,轮胎的振动会通过悬架系统传递至车身和副车架,车身和副车架的振动再传递至悬置系统,并最终传递至动力总成,导致动力总成在发动机舱内晃动。为了减小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的晃动,通常会在变速器侧悬置系统的橡胶主簧的上侧和下侧额外设置限位块,以限制橡胶主簧的上下振动,但是现有的变速器侧悬置系统的上侧和下侧的限位块都是单限位块,即上侧及下侧的限位块和橡胶主簧之间均只发生一级碰撞,而该单限位块又设计得较软,使得汽车在遇到冲击路况而振动时,橡胶主簧仍会有较大的振动,从而使得变速器在发动机舱内产生较大的晃动,并且该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侧悬置系统,包括内管(2)、包裹在所述内管(2)外的橡胶主簧(3)、包裹在所述橡胶主簧(3)外的外管(5),所述橡胶主簧(3)包括相对的上端面(31)和下端面(32),在所述上端面(31)间隔一定间隙设有上限位块(6),在所述下端面(32)间隔一定间隙设有下限位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31)或所述上限位块(6)上设有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上凸起(11)和第二上凸起(12),所述下端面(32)或所述下限位块(7)上设有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下凸起(14)和第二下凸起(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侧悬置系统,包括内管(2)、包裹在所述内管(2)外的橡胶主簧(3)、包裹在所述橡胶主簧(3)外的外管(5),所述橡胶主簧(3)包括相对的上端面(31)和下端面(32),在所述上端面(31)间隔一定间隙设有上限位块(6),在所述下端面(32)间隔一定间隙设有下限位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31)或所述上限位块(6)上设有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上凸起(11)和第二上凸起(12),所述下端面(32)或所述下限位块(7)上设有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下凸起(14)和第二下凸起(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侧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31)或所述上限位块(6)上还设有第三上凸起(13),所述第三上凸起(13)凸出的距离和所述第二上凸起(12)凸出的距离相等,且小于所述第一上凸起(11)凸出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侧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面(32)或所述下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泰凯胡培龙邓雄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