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路试模拟运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71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举升路试模拟运行平台,包括前轮滚筒装置、后轮滚筒装置、举升装置、中间支撑架体和盖板;举升装置包括左剪式举升机和右剪式举升机;所述左剪式举升机和所述右剪式举升机左右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架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前轮滚筒装置和所述后轮滚筒装置前后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架体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举升路试模拟运行平台,将举升装置与路试模拟平台进行了综合运用,在一个场地内同时实现了汽车举升降落功能以及汽车模拟路面运行功能,便于在车辆实训过程中,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实训教学,提高教学实训效果,而且占用教学空间小,使用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举升路试模拟运行平台
本技术属于汽车专业教学或培训
,具体涉及一种举升路试模拟运行平台。
技术介绍
汽车行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随之带动了汽车专业教学的发展。汽车整车实训教学,是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实训教学工作的不断开展,整车实训的局限性愈发凸显。如果采用静态教学方式,由于车辆没有被启动和挪动,因此,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则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整体工作状态;如果采用着车或者车辆运行状态的动态教学方式,即:需要分别购置路试模拟平台和举升机,路试模拟平台和举升机相对独立,通过举升机将车辆举升,从而方便学生观察底盘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路试模拟平台,进行车辆在路面的运行模拟展示。上述动态教学方式,由于举升机的应用与路试模拟平台的应用相互脱离,相互独立,因此,具有以下不足:(1)当前的举升机一般只用于观察底盘的结构及保养维修等,置于地面后无法进行车辆运转状态的展示。(2)路试模拟平台需要单独设置场地,占用大量教学空间。所以,举升机与路试模拟平台相互独立,各自占用大量教学空间,不便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多角度实训教学,操作不便捷,影响了教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举升路试模拟运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滚筒装置(1)、后轮滚筒装置(2)、举升装置(3)、中间支撑架体(4)和盖板(5);/n所述举升装置(3)包括左剪式举升机(3.1)和右剪式举升机(3.2);所述左剪式举升机(3.1)和所述右剪式举升机(3.2)左右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架体(4)的左右两侧;/n所述前轮滚筒装置(1)和所述后轮滚筒装置(2)前后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架体(4)的前后两侧;/n其中,所述前轮滚筒装置(1)包括支撑框架(1.1)、左前轮滚筒组和右前轮滚筒组;所述左前轮滚筒组包括第一左前轮滚筒(1.2)和第二左前轮滚筒(1.3);所述右前轮滚筒组包括第一右前轮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举升路试模拟运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滚筒装置(1)、后轮滚筒装置(2)、举升装置(3)、中间支撑架体(4)和盖板(5);
所述举升装置(3)包括左剪式举升机(3.1)和右剪式举升机(3.2);所述左剪式举升机(3.1)和所述右剪式举升机(3.2)左右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架体(4)的左右两侧;
所述前轮滚筒装置(1)和所述后轮滚筒装置(2)前后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架体(4)的前后两侧;
其中,所述前轮滚筒装置(1)包括支撑框架(1.1)、左前轮滚筒组和右前轮滚筒组;所述左前轮滚筒组包括第一左前轮滚筒(1.2)和第二左前轮滚筒(1.3);所述右前轮滚筒组包括第一右前轮滚筒(1.4)和第一右前轮滚筒(1.5);所述支撑框架(1.1)的左侧按前后方向,平行安装所述第一左前轮滚筒(1.2)和所述第二左前轮滚筒(1.3),所述第一左前轮滚筒(1.2)和所述第二左前轮滚筒(1.3)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支撑框架(1.1)的右侧按前后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瑞李文波张莹杜洪泽刘春丽王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竞业达沃凯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