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327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设置有出油端的端盖以及与端盖螺纹连接并设置有进油端的外壳体,所述端盖与外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O型圈,所述外壳体内抵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内插接有阀芯,所述阀芯套接有两端分别与端盖内侧和活塞连接的弹簧,所述活塞设置有连通进油端和出油端的流量孔,所述流量孔的一侧设置有与流量孔连通且一并成型的边留孔,在所述阀芯与活塞抵接时,所述流量孔封闭但边流孔持续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弹簧的形变以及活塞的运动而达到启闭流量孔的目的;与此同时,一体加工而成的流量孔与边流孔将起到缩短加工过程、节约加工成本的作用,显著提升该流量控制装置的经济效益。

A flow control device for lubrication system of double clutch gear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润滑系统控制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变速箱主动润滑系统作为一款具有润滑效率高,受高低温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的汽车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公开号为CN10590977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流量阀本体,所述的流量阀为设有端盖、外壳体和密封部件围成的腔体;所述的腔体内设有活塞和阀芯,活塞连接弹性部件,所述的活塞设有至少两条流量孔。但是该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复杂,且效果单一,导致加工制造的周期长且成本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该流量控制装置具有缩短加工过程,节约加工成本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有出油端的端盖以及与所述端盖螺纹连接并设置有进油端的外壳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有出油端(12)的端盖(1)以及与所述端盖(1)螺纹连接并设置有进油端(11)的外壳体(2),所述端盖(1)与所述外壳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O型圈(6),所述外壳体(2)内抵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内插接有阀芯(4),所述阀芯(4)套接有两端分别与端盖(1)内侧和活塞(3)连接的弹簧(5),所述活塞(3)设置有连通进油端(11)和出油端(12)的流量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孔(9)的一侧设置有与流量孔(9)连通且一并成型的边流孔(10),在所述阀芯(4)与所述活塞(3)抵接时,所述流量孔(9)封闭但所述边流孔(10)持续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有出油端(12)的端盖(1)以及与所述端盖(1)螺纹连接并设置有进油端(11)的外壳体(2),所述端盖(1)与所述外壳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O型圈(6),所述外壳体(2)内抵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内插接有阀芯(4),所述阀芯(4)套接有两端分别与端盖(1)内侧和活塞(3)连接的弹簧(5),所述活塞(3)设置有连通进油端(11)和出油端(12)的流量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孔(9)的一侧设置有与流量孔(9)连通且一并成型的边流孔(10),在所述阀芯(4)与所述活塞(3)抵接时,所述流量孔(9)封闭但所述边流孔(10)持续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阿能郑志军杜玉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名古屋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