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090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包括:桁架单元、长横梁、短横梁和格栅桥面板,所述桁架单元,所述桁架单元包括上弦杆、下弦杆、直腹杆和斜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采用上述结构,每节桁架桥由两侧桁架构成,中间通过长横梁、短横梁与抗风拉杆连接,并在两侧设有斜撑增加侧向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不但标准化程度高,同时减少了桁架构件种类与构件尺寸,简化了构造细节,能够有效减轻结构重量,可仅依靠人工及小型机械进行施工,该人行桁架桥结构受力明确、构件简单轻巧、节段组合灵活、运输架设方便,降低了建造的成本。

A light assembling pedestrian Bailey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
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
技术介绍
现有的装配式钢桥整体结构主要是由主体结构、连接面、桥面系和桥头系四大部分组成。现有的装配式钢桥的主体结构由桁架单元、桁架销子、加强弦杆、桁架螺栓和弦杆螺栓等构成。目前的装配式钢桥通常作为公路临时性桥梁,结构刚度大、承载力高,其规格和标准远远高于人行桥的要求,超出人行桥功能需求,与人行桥建设规模不相适应,且目前的装配式钢桥对于行桥而言,结构构件种类繁多,构件构造细节复杂,不适合散装运输,并且桁架单元外形尺寸大,组装困难。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用于提供一种轻型标准化设计、运输方便、耐久性好,同时施工难度适中,实现人力装配建造的人行桁架桥。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包括:桁架单元、长横梁、短横梁和格栅桥面板,所述桁架单元,所述桁架单元包括上弦杆、下弦杆、直腹杆和斜腹杆,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上弦杆与上弦杆之间垂直设有直腹杆,所述上弦杆、下弦杆与直腹杆之间组成的框架内设有位于对角线上的斜腹杆,所述若干桁架单元组成一侧桁架,所述贝雷桥设有两侧相互对称的桁架,所述两侧桁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长横梁,所述短横梁两端位于所述下弦杆上且与所述长横梁平行,与下弦杆平行的方向上设有2个分别位于所述短横梁两端的限位角钢,所述2个限位角钢中间设有格栅桥面板,所述下弦杆之间还设有抗风拉杆。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腹杆外侧设有斜撑,所述斜撑分别与长横梁和上弦杆通过螺栓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抗风拉杆两端与长横梁铰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短横梁与所述下弦杆螺栓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长横梁还与所述下弦杆螺栓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角钢与长横梁和短横梁通过螺栓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采用上述结构,每节桁架桥由两侧桁架构成,中间通过长横梁、短横梁与抗风拉杆连接,并在两侧设有斜撑增加侧向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不但标准化程度高,同时减少了桁架构件种类与构件尺寸,简化了构造细节,能够有效减轻结构重量,可仅依靠人工及小型机械进行施工,该人行桁架桥结构受力明确、构件简单轻巧、节段组合灵活、运输架设方便,降低了建造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的主视图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的侧视图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的俯视图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上弦杆2下弦杆3直腹杆4斜腹杆5长横梁6短横梁7限位角钢8格栅桥面板9斜撑10抗风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包括:桁架单元、长横梁5、短横梁6和格栅桥面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单元,所述桁架单元包括上弦杆1、下弦杆2、直腹杆3和斜腹杆4,所述上弦杆1与所述下弦杆2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上弦杆1与上弦杆2之间垂直设有直腹杆3,所述上弦杆1、下弦杆2与直腹杆3之间组成的框架内设有位于对角线上的斜腹杆4,所述若干桁架单元组成一侧桁架,所述贝雷桥设有两侧相互对称的桁架,所述两侧桁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长横梁5,所述短横梁6两端位于所述下弦杆2上且与所述长横梁5平行,与下弦杆2平行的方向上设有2个分别位于所述短横梁6两端的限位角钢7,所述2个限位角钢7中间设有格栅桥面板8,所述下弦杆2之间还设有抗风拉杆10。具体的,所述直腹杆3外侧设有斜撑9,所述斜撑9分别与长横梁5和上弦杆1通过螺栓连接。具体的,所述抗风拉杆10两端与长横梁5铰接。具体的,所述短横梁6与所述下弦杆2螺栓连接。具体的,所述长横梁5还与所述下弦杆2螺栓连接。具体的,所述限位角钢7与长横梁5和短横梁6通过螺栓连接。具体的,所述下弦杆2之间还设有抗风拉杆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其主要受力构件为上弦杆1、下弦杆2、直腹杆3与斜腹杆4组成的桁架单元,次要受力构件为长横梁5、短横梁6、格栅桥面板8,此外斜撑9、抗风拉杆10增加了桁架桥的侧向稳定性。在受荷时,上弦杆1、下弦杆2、直腹杆3与斜腹杆4组成的桁架单元直接承受由于结构自重产生的恒载;桥梁上作用的人群荷载通过格栅桥面板8传递至长横梁5、短横梁6,再由长横梁5、短横梁6传递至桁架单元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采用上述结构,每节桁架桥由两侧桁架构成,中间通过长横梁、短横梁与抗风拉杆连接,并在两侧设有斜撑增加侧向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不但标准化程度高,同时减少了桁架构件种类与构件尺寸,简化了构造细节,能够有效减轻结构重量,可仅依靠人工及小型机械进行施工,该人行桁架桥结构受力明确、构件简单轻巧、节段组合灵活、运输架设方便,降低了建造的成本。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包括:桁架单元、长横梁、短横梁和格栅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单元,所述桁架单元包括上弦杆、下弦杆、直腹杆和斜腹杆,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上弦杆与上弦杆之间垂直设有直腹杆,所述上弦杆、下弦杆与直腹杆之间组成的框架内设有位于对角线上的斜腹杆,所述若干桁架单元组成一侧桁架,所述贝雷桥设有两侧相互对称的桁架,所述两侧桁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长横梁,所述短横梁两端位于所述下弦杆上且与所述长横梁平行,与下弦杆平行的方向上设有2个分别位于所述短横梁两端的限位角钢,所述2个限位角钢中间设有格栅桥面板,所述下弦杆之间还设有抗风拉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装配式人行贝雷桥,包括:桁架单元、长横梁、短横梁和格栅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单元,所述桁架单元包括上弦杆、下弦杆、直腹杆和斜腹杆,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上弦杆与上弦杆之间垂直设有直腹杆,所述上弦杆、下弦杆与直腹杆之间组成的框架内设有位于对角线上的斜腹杆,所述若干桁架单元组成一侧桁架,所述贝雷桥设有两侧相互对称的桁架,所述两侧桁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长横梁,所述短横梁两端位于所述下弦杆上且与所述长横梁平行,与下弦杆平行的方向上设有2个分别位于所述短横梁两端的限位角钢,所述2个限位角钢中间设有格栅桥面板,所述下弦杆之间还设有抗风拉杆。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祺吴迅李昂易道远劳天鹏孙硕黄李观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无止桥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