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40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包括至少两个梁体、悬挑架、墩顶、用于进行水平和竖直约束的双向支座、用于进行竖向约束的单向支座;相邻两个所述梁体分别通过所述单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设置于所述悬挑架上,所述墩顶固定于所述悬挑架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滚动构件和格栅,在工字梁两端实现转角约束,释放工字梁一端的纵向约束,使墩顶的受力均匀,该受力力介于简支梁与连续梁之间的受力,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刚度,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A kind of expandable semi simply supported semi continuous assembled bea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calable semi simply supported semi continuous assembled beam,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two beam bodies, a cantilever frame, a pier top, two-way bearings fo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nstraints, and one-way bearings for vertical constraints; two adjacent beam bodi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antilever frame through the one-way bearings and the two-way bearings, and the pier top is fixed on the cantilever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by setting rolling members and grids, the corner constraint is realized at both ends of the I-beam, and the longitudinal constraint at one end of the I-beam is released, so that the stress on the pier top is even, the stress is between the simple supported beam and the continuous beam, and the rigid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increased, which has a wide promo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当先民创造独木桥时,最早的桥便出现了两墩架一梁,成为了人类桥梁史上最简洁、最经典的造型是为“梁桥”。一般梁桥多为简支梁或连续梁。简支梁,即指梁的两端搁置在支座上,支座仅约束梁的垂直位移,梁端可自由转动;为使整个梁不产生水平移动,在一端加设水平约束,该处的支座称为铰支座,另一端不加水平约束的支座称为滚动支座;只有两端支撑在柱子上的梁,主要承受正弯矩,一般为静定结构;体系温变、混凝土收缩徐变、张拉预应力、支座移动等都不会在梁中产生附加内力,受力简单。连续梁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支座的梁,连续梁有中间支座,所以它的变形和内力通常比单跨梁要小,因而在工程结构(如桥梁)和机件中应用很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解决了单一采用简支梁变形较大,且单一采用连续梁时墩柱受力不均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r>一种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包括至少一个梁体、悬挑架、墩顶、用于进行水平和竖直约束的双向支座、用于进行竖向约束的单向支座;相邻两个所述梁体分别通过所述单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设置于所述悬挑架上,所述墩顶固定于所述悬挑架底部;所述单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均为拉压支座。更优地,还包括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设置于所述悬挑架与所述墩顶之间。更优地,两个所述梁体分别为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包括第一上翼板、第一下翼板和第一腹板;所述第二工字钢包括第二上翼板、第二下翼板和第二腹板;所述第一腹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上翼板和所述第一下翼板之间;所述第二腹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之间;所述悬挑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一上翼板和所述第一下翼板之间,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单向支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上,所述悬挑架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二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之间,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双向支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工字钢上。更优地,所述单向支座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所述悬挑架的第一端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所述悬挑架的第一端还包括第二顶板、第二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所述第一顶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翼板上,所述第一底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下翼板上,所述第二顶板通过所述第三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翼板上,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第四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下翼板上。更优地,所述双向支座包括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第三滚轮组和第四滚轮组;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滚轮组、所述第二滚轮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滚轮组、所述第四滚轮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之间。更优地,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一滚轴,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第二滚轮和第二滚轴,所述第三滚轮组包括第三滚轮和第三滚轴,所述第四滚轮组包括第四滚轮和第四滚轴;所述第一滚轴穿过所述第一滚轮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滚轮的顶部紧贴所述第二上翼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滚轴穿过所述第二滚轮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二滚轮的底部紧贴所述第二下翼板的顶部;所述第三滚轴穿过所述第三滚轮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三滚轮的顶部紧贴所述第二上翼板的底部;所述第四滚轴穿过所述第四滚轮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四滚轮的底部紧贴所述第二下翼板的顶部。更优地,所述连接支座包括销轴、立板、水平板、连接螺栓;所述悬挑架的第二端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立板的顶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立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水平板上,所述水平板通过所述连接螺栓固定于所述墩顶上,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立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进行固定。更优地,所述连接支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立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更优地,还包括格栅,所述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与所述第二工字钢之间,且格栅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二工字钢的顶部齐平,所述格栅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上,所述格栅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工字钢上。更优地,所述格栅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上,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工字钢上;所述格栅为菱形格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滚动构件和格栅,在工字梁两端实现转角约束,释放工字梁一端的纵向约束,使墩顶的受力均匀,该受力力介于简支梁与连续梁之间的受力,增加本技术的刚度,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本技术为半简支结构,具有预制拼装的优点,施工简便,节省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的图2的A-A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的图2的B-B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的图2的C-C剖面图。其中:1-梁体、11-第一工字钢、111-第一上翼板、112-第一下翼板、113-第一腹板;12-第二工字钢、121-第二上翼板、122-第二下翼板、123-第二腹板、2-悬挑架、21-第一顶板、22-第一底板、23-第一侧板、24-第二顶板、25-第二底板、26-第二侧板、3-墩顶、4-单向支座、41-第一螺栓、42-第二螺栓、43-第三螺栓、44-第四螺栓、5-双向支座、51-第一滚轮组、511-第一滚轮、512-第一滚轴、52-第二滚轮组、521-第二滚轮、522-第二滚轴、53-第三滚轮组、531-第三滚轮521、532-第三滚轴、54-第四滚轮组、541-第四滚轮、542-第四滚轴、6-连接支座、61-销轴、62-立板、63-水平板、64-连接螺栓、65-加强板、7-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包括至少一个梁体1、悬挑架2、墩顶3、用于进行竖向约束的单向支座4、用于进行水平和竖直约束的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梁体、悬挑架、墩顶、用于进行水平和竖直约束的双向支座、用于进行竖向约束的单向支座;/n相邻两个所述梁体分别通过所述单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设置于所述悬挑架上,所述墩顶固定于所述悬挑架底部;/n所述单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均为拉压支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梁体、悬挑架、墩顶、用于进行水平和竖直约束的双向支座、用于进行竖向约束的单向支座;
相邻两个所述梁体分别通过所述单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设置于所述悬挑架上,所述墩顶固定于所述悬挑架底部;
所述单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均为拉压支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设置于所述悬挑架与所述墩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梁体分别为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包括第一上翼板、第一下翼板和第一腹板;所述第二工字钢包括第二上翼板、第二下翼板和第二腹板;
所述第一腹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上翼板和所述第一下翼板之间;所述第二腹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之间;
所述悬挑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一上翼板和所述第一下翼板之间,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单向支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上,所述悬挑架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二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之间,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双向支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工字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支座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
所述悬挑架的第一端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所述悬挑架的第一端还包括第二顶板、第二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
所述第一顶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翼板上,所述第一底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下翼板上,所述第二顶板通过所述第三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翼板上,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第四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下翼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缩半简支半连续可拼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支座包括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第三滚轮组和第四滚轮组;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滚轮组、所述第二滚轮组滑动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通郭洋洋邱义伟熊安书农兴中史海欧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