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及其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PCB板工艺领域。
技术介绍
将多块PCB待打孔板重叠后一次性钻孔会显著提高钻孔效率,但是多块PCB待打孔板重叠后会造成厚度增加,切屑碎屑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孔位形成大量毛刺,精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时对多块PCB板冲孔的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及其工艺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包括左底座和右底座,所述左底座上设置有夹板支撑立柱,所述夹板支撑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的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末端垂直固定连接竖向的左固定夹板;所述右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左端的直线推杆末端垂直固定连接竖向的右活动夹板;所述直线电机能通过直线推杆带动右活动夹板做逐渐远离或逐渐靠近左固定夹板的运动;所述左固定夹板与右活动夹板之间夹设安装有若干上下重叠设置的PCB毛坯板;还包括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能同时对若干上下重叠设置的PCB毛坯板进行打孔 ...
【技术保护点】
1.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底座(1)和右底座(7),所述左底座(1)上设置有夹板支撑立柱(2),所述夹板支撑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的悬臂梁(22),所述悬臂梁(22)的末端垂直固定连接竖向的左固定夹板(21);所述右底座(7)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直线电机(8),所述直线电机(8)左端的直线推杆(9)末端垂直固定连接竖向的右活动夹板(10);所述直线电机(8)能通过直线推杆(9)带动右活动夹板(10)做逐渐远离或逐渐靠近左固定夹板(21)的运动;所述左固定夹板(21)与右活动夹板(10)之间夹设安装有若干上下重叠设置的PCB毛坯板(19);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底座(1)和右底座(7),所述左底座(1)上设置有夹板支撑立柱(2),所述夹板支撑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的悬臂梁(22),所述悬臂梁(22)的末端垂直固定连接竖向的左固定夹板(21);所述右底座(7)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直线电机(8),所述直线电机(8)左端的直线推杆(9)末端垂直固定连接竖向的右活动夹板(10);所述直线电机(8)能通过直线推杆(9)带动右活动夹板(10)做逐渐远离或逐渐靠近左固定夹板(21)的运动;所述左固定夹板(21)与右活动夹板(10)之间夹设安装有若干上下重叠设置的PCB毛坯板(19);还包括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能同时对若干上下重叠设置的PCB毛坯板(19)进行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夹板(21)的右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横向的左卡槽(20),所述右活动夹板(10)的左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横向的右卡槽(11);各所述PCB毛坯板(19)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卡位于所述左卡槽(20)和右卡槽(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上下重叠设置的PCB毛坯板(19)中,相邻两PCB毛坯板(19)之间间距设置,相邻两PCB毛坯板(19)之间形成活动梁活动层(3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包括左底座(1)与右底座(7)之间导轨(3),所述导轨(3)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导轨(3)上的滑槽(40)中滑动设置有滑块(5),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滑块(5)沿所述滑槽(40)的长度方向平动位移;矩形状的所述滑块(5)的顶部的四角处呈矩形阵列布置有四根竖向的支撑柱(6),各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均安装有推杆(14)朝上的升降气缸(13);还包括水平的导轨座(16),四所述升降气缸(13)的推杆(14)顶端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导轨座(16)底部;四所述升降气缸(13)能通过四所述推杆(14)带动所述导轨座(16)上下位移;所述导轨座(1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水平导轨(37),所述第二水平导轨(37)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15),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第二滑块(15)沿所述第二水平导轨(37)方向平动位移;所述第二水平导轨(3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轨(3)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滑块(1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竖向的钻孔机(17),所述钻孔机(17)的旋转钻头(25)竖向朝下设置;所述导轨座(16)的向下位移能使所述旋转钻头(25)对正下方的若干上下重叠设置的PCB毛坯板(19)钻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活动梁活动层(39)内横向穿过有左活动梁(31)和右活动梁(30);所述左活动梁(31)和右活动梁(30)均与第二水平导轨(37)的长度方向平行;
四根竖向的所述支撑柱(6)中,左侧的两根支撑柱(6)为左支撑柱(6.1),右侧的两根支撑柱(6)为右支撑柱(6.2);
各所述左活动梁(31)的两端均通过左连接柱(28)固定连接左支撑柱(6.1),各所述右活动梁(30)的两端均通过右连接柱(29)固定连接右支撑柱(6.2);所述左活动梁(31)、右活动梁(30)、钻孔机(17)、旋转钻头(25)均随所述滑块(5)同步平动位移;
所述左活动梁(31)和右活动梁(30)之间形成排屑风道(42),所述排屑风道(42)的宽度大于所述旋转钻头(25)的钻头外径;所述左活动梁(31)和右活动梁(30)的上端均滑动接触上方PCB毛坯板(19)的下侧面;所述左活动梁(31)和右活动梁(30)的下端均与下方的PCB毛坯板(19)保持间隙;所述旋转钻头(25)的延伸线向下垂直穿过所述排屑风道(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风道(42)的两端连通外部环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示的PCB板前处理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4),所述气泵(4)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27),所述气泵(4)的机壳顶部固定设置两根竖向的筒体(18);还包括两根竖向的导柱(26),两根导柱(26)的下端分别活动向下插入两筒体(18)中;还包括横向的联动梁(23),所述联动梁(23)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所述导柱(26)的上端,所述联动梁(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钻孔机(17)机壳侧部;还包括若干根活塞推杆(24),各所述活塞推杆(2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气泵(4)上,各所述活塞推杆(24)内均设置有导气通道(43),各所述导气通道(43)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气泵(4)的出气端;
所述左活动梁(31)为截面为方形的实心柱结构;所述右活动梁(30)为截面为方形的空心柱结构,所述右活动梁(30)的内部延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塞通道(32),所述右活动梁(30)的左侧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导风槽(41),所述导风槽(41)将所述活塞通道(32)与排屑风道(42)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