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加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713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包括:裁切外弧定型模板和内弧定型模板、多块外模单元的制作、多块内模单元制作、模板控制线绘制、模板安装和加固、模板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固工艺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拆装方便,采用木胶合板作为模板的主体结构,具有重量轻、施工工业化的优点、由于本方法模板覆设面积大、拼接少、不用在胶合板内设置套管,保证了板面的平整,有效防止了混凝土泄漏的问题,采用钢筋进行多圈围箍,代替传统的钢架结构,有效降低了了本施工方法的施工成本、在内模板采用交叉支撑楞支撑得到的模板耐冲击、强度高、可以多次反复使用。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rc concrete structure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加固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环保工程的重视,在尾气处理、污水处理领域,经常会遇见钢筋混土结构施工中,经常会遇见弧形、圆形钢筋混土水池、筒仓等构筑物,在这些圆形或异形构筑物模板施工,主要有定型钢模板、组合钢模板,但此类模板造价较高、周转利用率小,特别是在遇到较高大构筑物或预埋管较多的构筑物时操作更加困难,危险性系数较大;此外现有的圆弧形模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模板上钻多个孔,以固定模板;但是得到的弧形混凝土容易留有缝隙,表面不平整,需要后期再加工,延长了施工时间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加固工艺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拆装方便,另外由于采用木胶合板作为模板的主体结构,具有重量轻、施工工业化的优点、由于本工艺模板覆面面积大、拼接少、不用在胶合板内设置套管,保证了板面的平整,有效防止了混凝土泄漏的问题,因此得到的施工混凝土表面光滑,使得得到的弧形混凝土结构防水性能、保温性能、耐腐蚀性能都能够达到国内优质水平。采用具有韧性的钢筋进行多圈围箍,代替传统的钢架结构,有效降低了本施工方法的施工成本、在内模板采用交叉支撑楞支撑得到的模板耐冲击、强度高、表面硬度强、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组装时不占用施工机械、由2-3人即可组装操作。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活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外弧定型模板和内弧定型模板的曲率的大小,裁切得到多对外弧定型模板和内弧定型模板;步骤二、多块外模单元的制作: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背楞的高度,将一对外弧定型模板水平叠放,将多条等大的背楞竖直固设在一对外弧定型模板之间,所述背楞的截面短边与外所述弧定型模板弧线相切,得到外模单元骨架,在所述外模板骨架的内弧面覆设面板,得到外模单元,外模单元的外弧面短边边沿处设有边方,边方长边与所述外模板的短边平齐;步骤三、多块内模单元制作: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背楞的高度,将一对内弧定型模板水平叠放,将多条等大的背楞竖直固设在一对内弧定型模板之间,所述背楞的截面短边与内弧定型模板的弧线相切,每相邻的两背楞之间设有十字交叉的支撑楞,支撑楞的四角与所述背楞相抵接,得到内模单元骨架,在所述内模单元骨架的外弧面覆设面板,得到内模单元,内模单元的内弧面短边边沿处设有边方,边方长边与所述内模板的短边平齐;其中,所述支撑楞紧贴所述面板;步骤四、模板控制线绘制、模板安装和加固;按构筑物施工图计算出圆心坐标,并在预制的底板上绘制模板控制线;在规定的模板控制线的位置放置预制的环梁钢筋,所述环梁钢筋上安装有定位钢筋,将多块外模单元和多块内模单元分别按照所述定位钢筋的位置进行吊装,用镰刀卡分别将相邻的两外模单元、相邻的两内模单元上的边方卡死,使多块外模单元拼接成外模板,多块内模单元拼接成内模板;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安装完成后在外模板和内模板的上口边沿处和下口边沿处沿周向各设置一排对拉螺杆,在两排对拉螺杆之间设置多圈水平设置的钢筋,每圈钢筋呈捆绑状捆紧外模板,所述钢筋接头接焊在花篮螺栓的两端;步骤五、模板校正;所述底板表面预埋有一圈竖直的钢筋头,所述钢筋头露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用作固定外模板和内模板下口;入模完毕后,在相邻的两块外模板下口处,在背楞与所述钢筋头之间打入木楔,直到外模板位置准确,完成校正。优选的是,所述面板为胶合板。优选的是,步骤一中,环梁钢筋弧面上铺设有PVC保护层垫片。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楞采用十字榫卯方式进行拼接。优选的是,步骤四中,在相邻模板上口的接缝处,固设两层与外弧定型模板或内弧定型模板曲率相同的短定型模板,使短定型模板与对应的第一弧形定型模板或第二弧形定型模板上口圆弧平齐。优选的是,在相邻外模单元、相邻内模单元拼缝处均粘贴有海绵条。优选的是,在浇筑底板的混凝土时,埋设多个地锚,地锚两端带弯钩,一端埋于所述底板内,一端外露;内模板和外模板均用多根钢丝绳进行斜拉,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外模板或内模板上口,一端固定于对应的地锚上,钢丝绳中间设置花篮螺栓,相邻的钢丝绳之间呈90°。优选的是,步骤四中,对拉螺杆在同一水平面内间隔均匀设置,且间距不大于480mm。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加固工艺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拆装方便,采用木胶合板作为模板的主体结构,具有重量轻、施工工业化的优点;第二、由于本工艺模板覆面面积大、拼接少、不用在胶合板内设置套管,保证了板面的平整,有效防止了混凝土泄漏的问题,因此得到的施工混凝土表面光滑,使得得到的弧形混凝土结构防水性能、保温性能、耐腐蚀性能都能够达到国内优质水平;第三、采用具有韧性的钢筋进行多圈围箍,代替传统的钢架结构,有效降低了了本施工方法的施工成本、在内模板采用交叉支撑楞支撑得到的模板耐冲击、强度高、表面硬度强、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组装时不占用施工机械、由2-3人即可组装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部分结构水平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部分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外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外模单元的竖直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内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5所示,一种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构筑物半径、弧长确定外模板弧度、内模板弧度,按照该弧度对外模单元的外弧定型模板1、内模单元的内弧定型模板4进行制作,具体为采用方木按照该尺度进行裁切,得到多对圆弧形的外弧定型模板1和内弧定型模板4,提前在绑扎好的环梁钢筋8的外周和内周上放好PVC保护层垫片;将胶合板按墙线放置,使板长边的两角点位于弧线上,圆心不变,以构筑物半径用记号笔在面板10上画弧线;步骤二、多块外模单元的制作;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背楞2的高度,将一对外弧定型模板1水平叠放,将多条等大的背楞2竖直固设在一对外弧定型模板1之间,其中,所述背楞2为多条等长的长方形方木,所述背楞2的截面短边与所述外弧定型模板1弧线相切;得到外模单元骨架,在所述外模板骨架的内弧面覆设面板10,得到外模单元,外模单元的外弧面短边边沿处设有边方3,边方3长边与所述外模板的短边平齐;其中,吊装前每块模板两边各加一根方木,方木长边与模板平齐,称为边方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外弧定型模板和内弧定型模板的曲率的大小,裁切得到多对外弧定型模板和内弧定型模板;/n步骤二、多块外模单元的制作: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背楞的高度,将一对外弧定型模板水平叠放,将多条等大的背楞竖直固设在一对外弧定型模板之间,所述背楞的截面短边与外所述弧定型模板弧线相切,得到外模单元骨架,在所述外模板骨架的内弧面覆设面板,得到外模单元,外模单元的外弧面短边边沿处设有边方,边方长边与所述外模板的短边平齐;/n步骤三、多块内模单元制作: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背楞的高度,将一对内弧定型模板水平叠放,将多条等大的背楞竖直固设在一对内弧定型模板之间,所述背楞的截面短边与内弧定型模板的弧线相切,每相邻的两背楞之间设有十字交叉的支撑楞,支撑楞的四角与所述背楞相抵接,得到内模单元骨架,在所述内模单元骨架的外弧面覆设面板,得到内模单元,内模单元的内弧面短边边沿处设有边方,边方长边与所述内模板的短边平齐;其中,所述支撑楞紧贴所述面板;/n步骤四、模板控制线绘制、模板安装和加固;按构筑物施工图计算出圆心坐标,并在预制的底板上绘制模板控制线;在规定的模板控制线的位置放置预制的环梁钢筋,所述环梁钢筋上安装有定位钢筋,将多块外模单元和多块内模单元分别按照所述定位钢筋的位置进行吊装,用镰刀卡分别将相邻的两外模单元、相邻的两内模单元上的边方卡死,使多块外模单元拼接成外模板,多块内模单元拼接成内模板;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安装完成后在外模板和内模板的上口边沿处和下口边沿处沿周向各设置一排对拉螺杆,在两排对拉螺杆之间设置多圈水平设置的钢筋,每圈钢筋呈捆绑状捆紧外模板,所述钢筋接头接焊在花篮螺栓的两端;/n步骤五、模板校正;所述底板表面预埋有一圈竖直的钢筋头,所述钢筋头露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用作固定外模板和内模板下口;入模完毕后,在相邻的两块外模板下口处,在背楞与所述钢筋头之间打入木楔,直到外模板位置准确,完成校正。/n...

【技术特征摘要】
1.弧形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外弧定型模板和内弧定型模板的曲率的大小,裁切得到多对外弧定型模板和内弧定型模板;
步骤二、多块外模单元的制作: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背楞的高度,将一对外弧定型模板水平叠放,将多条等大的背楞竖直固设在一对外弧定型模板之间,所述背楞的截面短边与外所述弧定型模板弧线相切,得到外模单元骨架,在所述外模板骨架的内弧面覆设面板,得到外模单元,外模单元的外弧面短边边沿处设有边方,边方长边与所述外模板的短边平齐;
步骤三、多块内模单元制作:按构筑物施工图纸确定背楞的高度,将一对内弧定型模板水平叠放,将多条等大的背楞竖直固设在一对内弧定型模板之间,所述背楞的截面短边与内弧定型模板的弧线相切,每相邻的两背楞之间设有十字交叉的支撑楞,支撑楞的四角与所述背楞相抵接,得到内模单元骨架,在所述内模单元骨架的外弧面覆设面板,得到内模单元,内模单元的内弧面短边边沿处设有边方,边方长边与所述内模板的短边平齐;其中,所述支撑楞紧贴所述面板;
步骤四、模板控制线绘制、模板安装和加固;按构筑物施工图计算出圆心坐标,并在预制的底板上绘制模板控制线;在规定的模板控制线的位置放置预制的环梁钢筋,所述环梁钢筋上安装有定位钢筋,将多块外模单元和多块内模单元分别按照所述定位钢筋的位置进行吊装,用镰刀卡分别将相邻的两外模单元、相邻的两内模单元上的边方卡死,使多块外模单元拼接成外模板,多块内模单元拼接成内模板;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安装完成后在外模板和内模板的上口边沿处和下口边沿处沿周向各设置一排对拉螺杆,在两排对拉螺杆之间设置多圈水平设置的钢筋,每圈钢筋呈捆绑状捆紧外模板,所述钢筋接头接焊在花篮螺栓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立刚于海波李乾坤周立新王东陈浩高天龙高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