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713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所述剪力墙分为左右两栋,两栋所述剪力墙的中间部分为所述沉降缝,此装置包括:钢木结合模板;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一侧;吊钩,实现塔吊对所述钢木结合模板的吊运;搁置装置,用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在固定前的临时搁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安装所述搁置钢筋,固定所述钢木结合模板,混凝土浇筑后,利用所述模板定位筋,将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与所述混凝土分离;最后进行另一栋所述剪力墙的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效率,降低成本;本方法确保了混凝土质量,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A steel wood combined formwork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settlement joint of shear wall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住宅建筑中,由于楼座长度尺寸较大,在其中间部位一般设置了220mm宽的沉降缝,进行剪力墙模板施工时,由于两道剪力墙之间空间较小,无法进行模板支设和拆除。常规施工方法是两剪力墙在顺序上分开施工,也就是先施工完一侧的剪力墙后再施工另一侧的剪力墙。先施工的剪力墙按常规方法进行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完并拆除模板后,在剪力墙沉降缝侧粘贴厚度同沉降缝宽度相同的泡沫板,以此作为后施工剪力墙沉降缝侧模板,然后绑扎钢筋、支设内模。这种施工方法后支模墙体由于无法设置对拉螺栓,内侧模板加固相对较困难,易出现胀模现象;由于泡沫板替代了模板使用,在混凝土振捣时,容易将泡沫板振捣碎,碎的泡沫板容易进入墙体内而混凝土易流入沉降缝内,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且沉降缝内进入混凝土,无法清理;剪力墙施工完后清理沉降缝内泡沫板困难,投入人工会较大,施工成本也会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所述剪力墙分为左右两栋,两栋剪力墙的中间部分为所述沉降缝,包括:钢木结合模板,所述钢木结合模板设置在所述剪力墙一侧,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包括一木模板和一钢板,所述木模板与所述钢模板相贴合;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一侧,包括与所述木模板连接的背楞,以及与所述背楞连接的水平加固筋;吊钩,所述吊钩设置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上,用于塔吊通过所述吊钩对所述钢木结合模板的吊运;搁置装置,所述搁置装置为一搁置钢筋,所述搁置钢筋设置于两栋所述剪力墙之间,用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在固定前的临时搁置;模板定位筋,所述模板定位筋垂直设置于楼层板上,所述模板定位筋通过一拆模顶丝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连接,用于将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与所述剪力墙处浇筑的混凝土分离。进一步地,所述钢木结合模板顶部高于所述剪力墙,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底部低于所述剪力墙。进一步地,所述钢木结合模板顶部高出所述剪力墙200mm,方便拆除所述钢木结合模板。进一步地,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底部低于所述剪力墙300mm,防止所述剪力墙灌浆过程中出现底部漏浆。进一步地,所述背楞竖向设置于所述木模板上,相邻所述背楞间隔为500mm。进一步地,所述背楞上横向设置所述水平加固筋,两根所述水平加固筋为一组,每组所述水平加固筋间隔450mm。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墙体钢筋绑扎完后,安装所述搁置钢筋,吊起已制作好的所述钢木结合模板搁置于所述搁置钢筋上;然后,支设所述剪力墙内侧木模板,将所述钢木结合模板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进行加固;接下来,混凝土浇筑后,具备拆模条件时,利用预埋的所述模板定位筋,安装所述拆模顶丝,将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与所述混凝土分离;最后,用塔吊吊起所述钢木结合模板进行另一侧所述剪力墙的安装。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钢木结合模板周转次数,提高了效率;本方法简单方便,无需清理沉降缝内泡沫板,降低人工成本;本方法不会出现混凝土进入沉降缝内,也不会有如泡沫板杂物进入剪力墙内,确保了混凝土质量;由于没有采用泡沫板,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满足环保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顶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剪力墙2、楼层板3、对拉螺栓4、背楞5、搁置钢筋6、拆模顶丝7、模板定位筋8、钢木结合模板9、水平加固筋10、对拉螺帽11、调节螺母12、吊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出说明。在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时,将图1的视角定义为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的正面图。在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剪力墙1分为左右两栋,两栋剪力墙1中间部分为沉降缝,包括:钢木结合模板8、固定装置、吊钩12、搁置装置以及模板定位筋7。本专利技术采取两栋剪力墙1顺序上先后施工,钢木结合模板8首先设置在右边一栋剪力墙1上,钢木结合模板8顶部高于剪力墙1,钢木结合模板8顶部高出剪力墙200mm,方便拆除钢木结合模板8,具体拆除方式在下文详细进行描述。钢木结合模板8底部低于剪力墙1,钢木结合模板8底部低于剪力墙300mm,防止剪力墙1灌浆过程中出现底部漏浆。具体来说钢木结合模板8包括一木模板和一钢板,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采用1.5mm厚的铁皮板作为钢木结合模板8上的钢板。固定装置,此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木模板连接的背楞4,背楞4在所述木模板上间隔500mm竖向设置,还包括与背楞4连接的水平加固筋9,水平加固筋9横向设置于背楞4上,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水平加固筋9采用18螺纹钢,每450mm设置两根水平加固筋9,钢木结合模板8的木模板通过对拉螺栓3与所述固定装置进行连接,在需要安装对拉螺栓3处焊接对拉螺栓帽10。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设置于钢木结合模板8顶端,包括一吊钩12,实现当塔吊吊起进行另一栋剪力墙安装时,对钢木结合模板8的吊运;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于钢木结合模板8顶端设置两个吊钩12。搁置装置,所述搁置装置为一搁置钢筋5,搁置钢筋5设置于剪力墙1之间,用于钢木结合模板8在固定前的临时搁置。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的局部放大图,楼层板2上设置一模板定位筋7,模板定位筋7与钢木结合模板8之间设置一拆模顶丝6,用于将钢木结合模板8与剪力墙1处浇筑的混凝土分离,需要拆除钢木结合模板8时,调节螺母11保持不动,转动螺杆,实现将钢木结合模板8与混凝土分离。下面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的使用方法。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先按照剪力墙尺寸制作钢木结合模板8,将钢木结合模板8与背楞4以及水平加固筋9固定,在需要安装对拉螺栓3处焊接对拉螺帽10,顶部设置两个吊钩12,支模前在钢木结合模板8的铁皮板面上涂刷脱模剂,方便钢木结合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所述剪力墙分为左右两栋,两栋剪力墙的中间部分为所述沉降缝,包括:/n钢木结合模板,所述钢木结合模板设置在所述剪力墙一侧,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包括一木模板和一钢板,所述木模板与所述钢模板相贴合;/n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一侧,包括与所述木模板连接的背楞,以及与所述背楞连接的水平加固筋;/n吊钩,所述吊钩设置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上,用于塔吊通过所述吊钩对所述钢木结合模板的吊运;/n搁置装置,所述搁置装置为一搁置钢筋,所述搁置钢筋设置于两栋所述剪力墙之间,用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在固定前的临时搁置;/n模板定位筋,所述模板定位筋垂直设置于楼层板上,所述模板定位筋通过一拆模顶丝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连接,用于将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与所述剪力墙处浇筑的混凝土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所述剪力墙分为左右两栋,两栋剪力墙的中间部分为所述沉降缝,包括:
钢木结合模板,所述钢木结合模板设置在所述剪力墙一侧,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包括一木模板和一钢板,所述木模板与所述钢模板相贴合;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一侧,包括与所述木模板连接的背楞,以及与所述背楞连接的水平加固筋;
吊钩,所述吊钩设置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上,用于塔吊通过所述吊钩对所述钢木结合模板的吊运;
搁置装置,所述搁置装置为一搁置钢筋,所述搁置钢筋设置于两栋所述剪力墙之间,用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在固定前的临时搁置;
模板定位筋,所述模板定位筋垂直设置于楼层板上,所述模板定位筋通过一拆模顶丝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连接,用于将所述钢木结合模板与所述剪力墙处浇筑的混凝土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顶部高于所述剪力墙,所述钢木结合模板底部低于所述剪力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木结合模板顶部高出所述剪力墙200mm,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齐春郝建晋王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