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82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组装负重梁和行走机构;在塔柱顶端横桥向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塔顶门架;在塔顶门架上安装提升装置和横移装置,通过提升装置提升负重梁和行走机构至主缆上方;再通过横移装置和提升装置对行走机构进行位置调节,以使行走机构承载在主缆上;两塔顶门架上的提升装置同步起吊中间桁架至两负重梁之间,完成中间桁架与负重梁的安装。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缆载吊机安装方法节省了负重梁和行走机构空中安装时间,提高了缆载吊机的安装效率。

Installation method of cable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缆载吊机是悬索桥钢梁架设的重要设备,缆载吊机安装效率直接关系到悬索桥钢梁架设工期。通常悬索桥缆载吊机安装是将行走装置、负重梁、中间桁架分开吊装,但因导致吊装频数较多,大大的增加了各构件空中匹配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缆载吊机的安装效率。此外,缆载吊机安装过程中,行走装置与负重梁的安装、负重梁与中间桁架的安装精度要求都较高,但因安装过程都是高空作业,所以安装过程中受到风吹等不稳定因素多,导致各部件装配难度大,而长时间高空装配作业,还会导致卷扬机长时间受力,使得制动装置损坏较大,增加了各构件装配工作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可以提高缆载吊机的安装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组装负重梁和行走机构;在所述负重梁上沿横桥向从内侧到外侧依次设置第一吊点、第三吊点和第二吊点;在塔柱顶端横桥向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塔顶门架;在所述塔顶门架上安装提升装置和横移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绕经横移装置后分别挂接在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提升负重梁和行走机构至主缆上方;通过横移装置和提升装置对行走机构进行位置调节,以使行走机构承载在主缆上;将第二吊钩取下后挂接在第三吊点,所述第一吊钩取下后挂接在中间桁架上;两所述塔顶门架上的提升装置同步起吊中间桁架至两负重梁之间,完成中间桁架与负重梁的安装。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通过横移装置和提升装置对行走机构进行位置调节,以使行走机构承载在主缆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横移装置带动行走机构沿横桥向朝向主缆方向横移至主缆正上方;提升装置下放行走机构并使行走机构承载在主缆上。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提升装置下放行走机构的过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调整行走机构与主缆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行走机构的轴向与所述主缆的中心轴线平行。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行走机构承载在主缆上后,且将第二吊钩取下后挂接在第三吊点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调整行走机构在主缆上的位置,使得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主缆上的索夹相抵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行走机构底部设有抱箍,所述抱箍抱紧所述主缆。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行走机构底部设有承压块,所述主缆上设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与主缆上的索夹相抵接,且所述止动块与所述承压块抵持。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中间桁架上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具有导向槽,所述负重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用于滑设于导向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中间桁架和所述负重梁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个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卷扬机、钢丝绳和滑轮组,所述卷扬机与所述钢丝绳一端相连,两所述提升机构的钢丝绳另一端分别绕过两所述滑轮组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相连,且两所述滑轮组均组设于所述横移装置上,所述横移装置用于带动两所述滑轮组沿横桥向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横移装置包括导轨、导向滑车和驱动器,所述导向滑车设于所述导轨上,两所述滑轮组组设于所述导向滑车上,所述驱动器与所述导向滑车相连,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滑车沿横桥向在导轨上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将负重梁和行走机构组装为一个整体后,通过设置塔顶门架上的提升装置和横移装置将负重梁和行走机构一起提升,再进行后续中间桁架的安装,减小了缆载吊机的安装时间,提高了缆载吊机的安装效率。(2)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少负重梁和行走机构在高空的安装时间,不仅可以避免高空环境的影响,还减轻了提升装置的负重时间,避免提升装置受力时间过长,损伤提升装置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纵桥向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横桥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负重梁和行走机构下放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中间桁架吊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中间桁架安装示意图;图中:1、塔顶门架;2、提升装置;20、卷扬机;21、钢丝绳;22、滑轮组;23、第一吊钩;24、第二吊钩;3、横移装置;30、导轨;31、导向滑车;4、主缆;5、负重梁;51、第一吊点;52、第二吊点;53、第三吊点;6、行走机构;60、抱箍;7、中间桁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组装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将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避免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在空中安装,减少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的高空安装时间。在负重梁5上沿横桥向从靠近桥梁中心线的一侧依次从内侧向外侧依次设置第一吊点51、第三吊点53和第二吊点52;在塔柱顶端横桥向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塔顶门架1;并在在塔顶门架1上安装提升装置2和横移装置3,提升装置2包括第一吊钩23和第二吊钩24,第一吊钩23和第二吊钩24绕经横移装置3后分别挂接在第一吊点51和第二吊点52;通过提升装置2将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提升至主缆4上方;并通过横移装置3带动行走机构6沿横桥向朝向主缆4方向横移至主缆4正上方;再通过提升装置2下放行走机构6并使行走机构6承载在主缆4上,因为主缆4整体并非呈水平直线状态,所以为了保证行走机构6整体同时承载在主缆4上,所以在提升装置2下放行走机构6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辅助吊装设备或者在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之间设置导链来调整行走机构6与主缆4的相对位置,使得行走机构6的轴向与主缆4的中心轴线平行,可以使行走机构6下放时整体同时承载在主缆4上,保证了行走机构6下放到主缆4上时的定位精度。行走机构6承载在主缆4上后,还需要调整行走机构6在主缆4上的位置,使得行走机构6与主缆4上的索夹相抵接,防止行走机构6沿主缆4移动或者下滑,影响后续安装。将第二吊钩24取下后挂接在第三吊点53,通过提升装置2保证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在主缆4上的位置以及稳定性,使得行走机构6和负重梁5在主缆4上保持平衡,再将第一吊钩23取下后挂接在中间桁架7上。通过两塔顶门架1上的提升装置2的第一吊钩23同步起吊中间桁架7至两负重梁5之间,将负重梁5和中间桁架7通过销轴安装,完成中间桁架7与负重梁5的安装。参见图2和图3所示,行走机构6底部设有抱箍60,抱箍60抱紧主缆4,防止行走机构6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行走机构6底部设有承压块,承压块设于抱箍60与主缆4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组装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n在所述负重梁(5)上沿横桥向从内侧到外侧依次设置第一吊点(51)、第三吊点(53)和第二吊点(52);/n在塔柱顶端横桥向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塔顶门架(1);/n在所述塔顶门架(1)上安装提升装置(2)和横移装置(3),所述提升装置(2)包括第一吊钩(23)和第二吊钩(24),所述第一吊钩(23)和第二吊钩(24)绕经横移装置(3)后分别挂接在第一吊点(51)和第二吊点(52);/n提升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至主缆(4)上方;/n通过横移装置(3)和提升装置(2)对行走机构(6)进行位置调节,以使行走机构(6)承载在主缆(4)上;/n将第二吊钩(24)取下后挂接在第三吊点(53),所述第一吊钩(23)取下后挂接在中间桁架(7)上;/n两所述塔顶门架(1)上的提升装置(2)同步起吊中间桁架(7)至两负重梁(5)之间,完成中间桁架(7)与负重梁(5)的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组装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
在所述负重梁(5)上沿横桥向从内侧到外侧依次设置第一吊点(51)、第三吊点(53)和第二吊点(52);
在塔柱顶端横桥向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塔顶门架(1);
在所述塔顶门架(1)上安装提升装置(2)和横移装置(3),所述提升装置(2)包括第一吊钩(23)和第二吊钩(24),所述第一吊钩(23)和第二吊钩(24)绕经横移装置(3)后分别挂接在第一吊点(51)和第二吊点(52);
提升负重梁(5)和行走机构(6)至主缆(4)上方;
通过横移装置(3)和提升装置(2)对行走机构(6)进行位置调节,以使行走机构(6)承载在主缆(4)上;
将第二吊钩(24)取下后挂接在第三吊点(53),所述第一吊钩(23)取下后挂接在中间桁架(7)上;
两所述塔顶门架(1)上的提升装置(2)同步起吊中间桁架(7)至两负重梁(5)之间,完成中间桁架(7)与负重梁(5)的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横移装置(3)和提升装置(2)对行走机构(6)进行位置调节,以使行走机构(6)承载在主缆(4)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横移装置(3)带动行走机构(6)沿横桥向朝向主缆(4)方向横移至主缆(4)正上方;
提升装置(2)下放行走机构(6)并使行走机构(6)承载在主缆(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2)下放行走机构(6)的过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调整行走机构(6)与主缆(4)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行走机构(6)的轴向与所述主缆(4)的中心轴线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载吊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6)承载在主缆(4)上后,且将第二吊钩(24)取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国梁陈宗辉陶俊韦正平陈军洋罗佐乐刘建国黄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