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83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端盖和冷却芯组件,冷却器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芯组件设置于冷却器壳体内。冷却器壳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开口端设有法兰部;端盖的内侧端面呈平面状,法兰部的外端面与端盖的内侧端面紧贴,且端盖与法兰部可拆卸连接;端盖的内侧设有凹腔,凹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凹腔分隔成独立的进油腔和回油腔,端盖上设有与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口和与回油腔相通的出油口。冷却芯组件包括与进油腔相对应进油管组和与回油腔相对应的回油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油冷却器可消除密封不严,冷却液泄露的隐患;也可降低油水混合故障率,同时可改善机油的冷却效果。

An oil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冷却器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设计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用的机油冷却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传动系统的齿轮相互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齿轮和齿轮之间也需要机油来提供润滑。如果传动系统的温度过高会使零部件膨胀产生卡死的危险,同时传动系统运行产生的热量都是直接传递给机油,而机油的润滑性同时又与温度有关。因此诞生了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成为了发动机润滑冷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作用是冷却机油,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目前,多数机油冷却器是由带有进、出水口的壳体、冷却芯管、端盖、进油法兰等组成。壳体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端盖和进油法兰,进油法兰上固定安装有进、出油口,冷却芯管安装在壳体内部。近期,市场反馈冷却芯管漏油易造成油水混合、端盖密封不严导致机油冷却器漏水、油水温差大、冷却能力不足等问题。经实验分析获知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1、端盖为插接式T型端盖,密封胶圈为T型结构密封圈。因插接式T型端盖安装时与冷芯端面直接接触,在壳体与端盖接触面之间会存在缝隙,T型密封圈分离冷芯与壳体,随着机器振动、水压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端盖和冷却芯组件,所述冷却器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壳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冷却器壳体的开口端设有法兰部;/n所述端盖的内侧端面呈平面状,所述法兰部的外端面与所述端盖的内侧端面紧贴,且所述端盖与所述法兰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的内侧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凹腔分隔成独立的进油腔和回油腔,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口和与所述回油腔相通的出油口;/n所述冷却芯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油腔相对应进油管组和与所述回油腔相对应的回油管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端盖和冷却芯组件,所述冷却器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壳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冷却器壳体的开口端设有法兰部;
所述端盖的内侧端面呈平面状,所述法兰部的外端面与所述端盖的内侧端面紧贴,且所述端盖与所述法兰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的内侧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凹腔分隔成独立的进油腔和回油腔,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口和与所述回油腔相通的出油口;
所述冷却芯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油腔相对应进油管组和与所述回油腔相对应的回油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芯组件还包括固定板和储油箱,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与所述冷却器壳体密封连接;
所述固定板的外端面设有两个半圆形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形凹槽之间形成分隔部,所述分隔部与所述隔板相对应且紧密接触,用于使两个所述半圆形凹槽分别与相应所述回油腔和所述进油腔连通;
所述进油管组和所述回油管组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应的所述半圆形凹槽的槽底,所述进油管组和所述回油管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储油箱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计划伍永松王沪东王晓锋靳良真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