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结构及安装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4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用以将换气扇安装于集成吊顶上。集成吊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龙骨及多个吊杆。安装结构包括水平件、第一垂直件、第二垂直件及两弯折件。第一垂直件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及第一连结部。第二垂直件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二延伸部及第二连结部,第一垂直件及第二垂直件以垂直于水平件中心的平面为基准,镜像对称设置于水平件的两端,且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分别与各吊杆连结。各弯折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相连,第二端分别与各龙骨连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安装框架包括两个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结构及安装框架
本技术关于一种安装结构,特别关于一种将换气扇安装于集成吊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室内装潢的协调性成了重要的课题。为此,已有业者发展出集成吊顶,将安装在天花板的其他设备或管线隐藏在集成吊顶中,例如换气扇、电气管线、通风空调、防火层等,以利于安装、更换及维修,同时兼具美观的效果,因而受到市场喜爱。然而,集成吊顶具有龙骨及吊杆,其宽度及高度可能不同,公知的换气扇安装结构是换气扇本身的组件,其可能因规格不符而无法安装至不同的集成吊顶上,需重新设计换气扇以符合集成吊顶的规格,进而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在不变更换气扇规格的前提下,将换气扇安装至不同的集成吊顶的安装结构,实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安装结构,此安装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集成吊顶的规格进行调整,以将换气扇安装至不同的集成吊顶上,而不需改变换气扇本身的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安装结构用以将一换气扇安装于一集成吊顶上,集成吊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龙骨及多个吊杆。安装结构包括水平件、第一垂直件、第二垂直件以及两个弯折件。第一垂直件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及第一连结部。第二垂直件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二延伸部及第二连结部,第一垂直件及第二垂直件以垂直于水平件中心的平面为基准,镜像对称设置于水平件的两端,且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分别与各吊杆连结。各弯折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相连,第二端分别与各龙骨连结。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水平件、第一垂直件及第二垂直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的延伸方向与水平件、第一垂直件及第二垂直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与各吊杆通过螺帽锁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各具有多个破孔,各弯折件具有多个安装孔。在一实施例中,安装结构还包括多个螺丝,穿设于各破孔与各安装孔,并抵接于龙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安装框架包括两个如前所述的安装结构,用以将换气扇安装于集成吊顶上,集成吊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龙骨及多个吊杆。换气扇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多个卡勾。两个安装结构对称设置于集成吊顶上,壳体通过多个卡勾与各安装结构的水平件连结。在一实施例中,各安装结构的水平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壳体的长度。在一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多个开孔,各安装结构的水平件还包括至少一固定孔。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框架还包括多个螺丝,穿设于各开孔与各固定孔。承上所述,本技术的安装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集成吊顶的规格进行调整,不需改变换气扇本身的结构,即可将换气扇安装至不同的集成吊顶上。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一种安装结构与吊杆及龙骨的配合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1C为图1B所示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A及2B为应用上述安装结构的换气扇的安装示意图。图2C及图2D为图2B所示的换气扇及安装结构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结构11:水平件111:固定孔12:第一垂直件12’:第二垂直件121:第一延伸部121’:第二延伸部122:第一连结部122’:第二连结部122a:破孔13:弯折件131、132:安装孔13a:第一端13b:第二端2:换气扇21:壳体211:卡勾212:开孔A:区域K:龙骨N:螺帽P:平面R:吊杆S:螺丝X、Y、Z: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框架,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组件附图标记加以说明。请同时参照图1A至图1C,图1A为本技术的一种安装结构1与吊杆R及龙骨K的配合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安装结构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C为图1B所示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安装结构1可用以将一换气扇2安装于一集成吊顶上。集成吊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龙骨K及多个吊杆R。龙骨K大致为一中空的三角柱体。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结构1包括一水平件11、一第一垂直件12、一第二垂直件12’及两弯折件13。第一垂直件12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第一延伸部121及一第一连结部122。第二垂直件12’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第二延伸部121’及一第二连结部122’。第一垂直件12及第二垂直件12’是以垂直于水平件11中心的一平面P为基准,镜像对称设置于水平件11的两端。即,第一垂直件12及第二垂直件12’互为镜像对称的结构,并分别设置于水平件11的两端。第一垂直件12及第二垂直件12’例如但不限于通过铆接或螺丝锁固等方式设置于水平件11的两端,本实施例虽然是以铆接为例,但非本技术据以实施的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21及第二延伸部121’分别与各吊杆R连结。举例而言,第一延伸部121及第二延伸部121’与各吊杆R可以通过螺帽N锁固。特别地,图中虽显示第一延伸部121及第二延伸部121’与吊杆R是通过两个螺帽进行锁固,然而,第一延伸部121及第二延伸部121’与吊杆R也可以通过一个螺帽进行锁固,只要将第一延伸部121及第二延伸部121’与吊杆R妥善固定即可。另外,吊杆R可具有螺纹,如图2C及2D所示,以加强与螺帽之间的锁固,进一步固定第一延伸部121及第二延伸部121’。再者,第一延伸部121及第二延伸部121’可以通过螺帽调整锁固于吊杆R的位置,进一步调整安装结构1相对于吊杆R以及集成吊顶的高度(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各弯折件13的第一端13a分别与第一连结部122及第二连结部122’相连,各弯折件13的第二端13b分别与各龙骨K连结。详细而言,安装结构1是通过第一延伸部121及第二延伸部121’与各吊杆R连结,并通过两个弯折件分别与各龙骨K连结,而设置于集成吊顶上。继续参照图1A及图1C,第一垂直件12具有第一连结部122且第二垂直件12’具有第二连结部122’。第一连结部122与第二连结部122’都具有破孔122a。弯折件13的第一端13a及第二端13b分别具有安装孔131及安装孔132。安装结构1可还包括多个螺丝S,分别穿设各破孔122a与各安装孔131,可使第一垂直件12及第二垂直件12’分别与弯折件13连接。螺丝S穿设安装孔132抵接龙骨K,可使弯折件13与龙骨K结合。即,第一垂直件12通过弯折件13连接龙骨K,且第二垂直件12’也通过弯折件13连接龙骨K。请参照图2C至2D并搭配图1C,举例而言,第一连结部122及第二连结部122’可各具有多个破孔122a,在此虽以两个破孔122a为例说明,破孔122a的数量可依据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用以将一换气扇安装于一集成吊顶上,该集成吊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龙骨及多个吊杆,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包括:/n一水平件;/n一第一垂直件,该第一垂直件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一连结部;/n一第二垂直件,该第二垂直件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连结部,该第一垂直件及该第二垂直件以垂直于该水平件中心的一平面为基准,镜像对称设置于该水平件的两端,且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分别与各该吊杆连结;以及/n两弯折件,各该弯折件的第一端分别与该第一连结部及该第二连结部相连,各该弯折件的第二端分别与各该龙骨连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用以将一换气扇安装于一集成吊顶上,该集成吊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龙骨及多个吊杆,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包括:
一水平件;
一第一垂直件,该第一垂直件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一连结部;
一第二垂直件,该第二垂直件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连结部,该第一垂直件及该第二垂直件以垂直于该水平件中心的一平面为基准,镜像对称设置于该水平件的两端,且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分别与各该吊杆连结;以及
两弯折件,各该弯折件的第一端分别与该第一连结部及该第二连结部相连,各该弯折件的第二端分别与各该龙骨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该水平件、该第一垂直件及该第二垂直件的延伸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该第一连结部及该第二连结部的延伸方向与该水平件、该第一垂直件及该第二垂直件的延伸方向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瑾达郭椿亿李继瑜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