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隔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99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板隔声结构,包括有顶板、双道隔声板组件、U型抗震卡、膨胀螺栓、围护墙、减振板;所述顶板下方30‑100mm处设有双道隔声板组件,该双道隔声板组件的端部设有U型抗震卡;所述U型抗震卡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围护墙上;所述双道隔声板组件由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道隔声板、减振垫、第二道隔声板;所述减振垫设于第一道隔声板与第二道隔声板之间,相邻减振垫之间的距离为600‑1200mm;所述双道隔声板组件与U型抗震卡之间设有减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顶板隔声结构有效隔绝了噪音的传递,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A roof sound insu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板隔声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板隔声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下楼层传来的振动声、电梯房曳引机的噪音等声音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顶板隔声结构,该顶板隔声结构有效隔绝了噪音的传递,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板隔声结构,包括有顶板、双道隔声板组件、U型抗震卡、膨胀螺栓、围护墙、减振板;所述顶板下方30-100mm处设有双道隔声板组件,该双道隔声板组件的端部设有U型抗震卡;所述U型抗震卡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围护墙上;所述双道隔声板组件由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道隔声板、减振垫、第二道隔声板;所述减振垫设于第一道隔声板与第二道隔声板之间,相邻减振垫之间的距离为600-1200mm;所述双道隔声板组件与U型抗震卡之间设有减振板。作为优选,所述减振垫的厚度为20-50m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道隔声板与第二道隔声板的厚度相同且均为20-5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顶板隔声结构有效隔绝了噪音的传递,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顶板隔声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顶板,2为双道隔声板组件,21为第一道隔声板,22为减振垫,23为第二道隔声板,3为U型抗震卡,4为膨胀螺栓,5为围护墙,6为减振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顶板隔声结构,包括有顶板1、双道隔声板组件2、U型抗震卡3、膨胀螺栓4、围护墙5、减振板6;所述顶板1下方50mm处设有双道隔声板组件2,该双道隔声板组件2的端部设有U型抗震卡3;所述U型抗震卡3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在围护墙5上;所述双道隔声板组件2由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道隔声板21、减振垫22、第二道隔声板23;所述减振垫6设于第一道隔声板21与第二道隔声板23之间,相邻减振垫6之间的距离为750mm;所述双道隔声板组件2与U型抗震卡3之间设有减振板6。具体实施时,所述减振垫22的厚度为20mm。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道隔声板21与第二道隔声板23的厚度相同且均为3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板隔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顶板、双道隔声板组件、U型抗震卡、膨胀螺栓、围护墙、减振板;所述顶板下方30-100mm处设有双道隔声板组件,该双道隔声板组件的端部设有U型抗震卡;所述U型抗震卡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围护墙上;所述双道隔声板组件由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道隔声板、减振垫、第二道隔声板;所述减振垫设于第一道隔声板与第二道隔声板之间,相邻减振垫之间的距离为600-1200mm;所述双道隔声板组件与U型抗震卡之间设有减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板隔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顶板、双道隔声板组件、U型抗震卡、膨胀螺栓、围护墙、减振板;所述顶板下方30-100mm处设有双道隔声板组件,该双道隔声板组件的端部设有U型抗震卡;所述U型抗震卡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围护墙上;所述双道隔声板组件由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道隔声板、减振垫、第二道隔声板;所述减振垫设于第一道隔声板与第二道隔声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施朗龙山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