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以及基于该组合结构的炉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26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包括烧嘴砖、位于所述烧嘴砖内部的SIC套、位于所述SIC套末端的燃烧室、与炉窑相连接的烧嘴本体、与所述烧嘴本体相连接的烧嘴芯以及连通炉窑内部与燃烧室的烟气回收机构;所述烟气回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烧嘴砖上的入气孔和位于所述烧嘴砖上的烟气回流孔,相应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基于该组合结构的炉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通过所述烟气回收机构的设置,将因产品冷却、辊孔漏风等因素导致炉窑内部含氧量超过12%的高温烟气反复回收并燃烧,降低烟气氧含量,一般可控制在6%‑8%的范围内,空气过剩系数下降,废气量及废气带走的热量随之减少,达到节能的效果。

A kind of energy-saving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combination structure and the furnac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以及基于该组合结构的炉窑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加工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以及基于该组合结构的炉窑。
技术介绍
陶瓷产品(包括瓷砖、日用瓷、卫生洁具、电瓷、特种陶瓷等)通过高温炉窑(包括辊道窑、隧道窑、梭式窑等)烧成,加热升温离不开燃烧系统,而烧嘴是为炉窑提供热量的核心零部件。工业化炉窑的燃料以各类燃气(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为主,由空气提供的氧气与燃气在烧嘴燃烧室内进行混合,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喷入窑内加热坯体,其温度往往达到1250℃,有些日用瓷超过了1350℃。为了促进坯体原料中的碳素、有机物、无机盐类(如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镁等)加速分解(避免降温冷却时分才分解为CO2、SO2等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针孔等缺陷)、同时防止坯体中Fe2O3被还原成FeO而导致产品变色,大多数陶瓷为氧化气氛烧成,即在窑内存在富余的氧气,而不允许还原气氛(烟气中含CO、H2等还原性气体)。在实际生产中,烧成、预热区域的氧气严重过剩,一个原因是氧含量难以控制,另一个原因是急冷区冷却产品的空气持续不断流入烧成带增加了烟气中的氧气。经检测,大部分炉窑高温区的氧气含量在12%以上,有些达到了15%。根据常识,空气中的氧含量为20.9%,而烟气中的氧含量高低意味着空气过剩的程度,氧含量越高,证明空气越过剩。当烧成温度为1250℃时,窑内烟气中的所有气体温度也跟随着被加热到1250℃,过剩的空气携带了大量的热量被排放出去,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热源,要排掉这些废气还需要增加风机功率,耗电增加,综合能耗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陶瓷企业、炉窑公司等单位使出浑身解数,通过不断改变烧嘴结构,加强空气和燃气均匀混合等方式,试图在保证产品所需氧化氧气的条件下(一般要保证高温区烟气中的氧含量为6%左右)解决窑内烟气中氧含量过剩的问题,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如每支烧嘴燃烧状况不一、炉窑的孔洞(如事故处理口、观察孔、辊孔、挡火板孔洞等)持续不断漏风、急冷区空气持续不断流入烧成带等,仅仅在烧嘴混合结构方面做文章,效果终究有限,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降低浪费的氧气,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降低浪费的氧气,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包括烧嘴砖、位于所述烧嘴砖内部的SIC套、位于所述SIC套末端的燃烧室、与炉窑相连接的烧嘴本体、与所述烧嘴本体相连接的烧嘴芯以及连通炉窑内部与燃烧室的烟气回收机构;所述烟气回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烧嘴砖上的入气孔和位于所述烧嘴砖上的烟气回流孔,所述入气孔和所述烟气回流孔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喷火口和炉窑内部。优选地,所述烧嘴砖的内部设置有燃烧通道;所述燃烧通道包括平直段、台阶段和发射段,所述台阶段从所述平直段的一端往所述发射段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发射段的直径从与所述台阶段相连接处往远离所述台阶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烟气回流孔位于所述台阶段并与SIC套之间设有间隙。优选地,还包括SIC套安装板,所述SIC套安装板与所述SIC套相连接,并通过第一法兰固定于所述烧嘴本体上;所述SIC套位于所述燃烧通道的平直段和台阶段,在所述SIC套的内部形成燃烧室。优选地,所述烧嘴本体包括烧嘴外壳、第二法兰和安装孔,通过所述第二法兰和所述安装孔与炉窑的侧壁相连接。优选地,还包括陶瓷纸,所述陶瓷纸位于所述烧嘴本体与所述第一法兰之间。优选地,所述烧嘴芯与所述第一法兰之间还设置有石棉垫。优选地,所述烧嘴芯包括助燃风口、空气阀、燃气管、喷风片、喷气头、点火电极、监控电极以及不锈钢套,空气经所述助燃风口进入到所述烧嘴芯内部后,进入到燃烧室内部;所述喷气头位于所述燃气管的端部。优选地,所述燃气管伸入所述烧嘴芯的内部,其外径小于所述烧嘴芯的内径,在所述燃气管与所述不锈钢套之间形成了烧嘴风道;所述烧嘴风道与所述助燃风口相连通,所述喷风片位于所述烧嘴风道的端部;所述喷风片与不锈钢套紧密配合。优选地,所述烧嘴芯还包括观火孔和测压孔,所述观火孔用于观察火焰情况,所述测压孔用于检测烧嘴芯内部的风压。一种基于所述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的炉窑,包括窑体、贯穿窑体侧壁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以及贯穿所述窑体的辊棒;所述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包括烧嘴砖、位于所述烧嘴砖内部的SIC套、位于所述SIC套末端的燃烧室、与炉窑相连接的烧嘴本体、与所述烧嘴本体相连接的烧嘴芯以及连通炉窑内部与燃烧室的烟气回收机构;所述烧嘴本体包括第二法兰,通过所述第二法兰实现所述窑体与所述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通过述烟气回收机构的设置,将因产品冷却、辊孔漏风等因素导致炉窑内部含氧量超过12%的高温烟气反复回收并燃烧,降低烟气中的氧含量,一般可控制在6%-8%的范围内,空气过剩系数下降,废气量及废气带走的热量随之减少,达到节能的效果。2、本技术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为了实现所述烧嘴芯与所述SIC安装板之间的密封连接,所述烧嘴芯与所述SIC安装板之间还设置有石棉垫,防止热量从所述烧嘴芯与SIC安装板之间溢出。3、本技术的基于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的炉窑,窑体内部多余的烟气又被回收到燃烧室内进行二次燃烧,外界即可减少通入窑体内部的空气,从而进一步减少排出多余的空气所携带的能量,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另一方面,空气的排出量减少,则风机的数量也可以相应减少,进一步减少成本,进一步实现节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的炉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10,包括烧嘴砖1、位于所述烧嘴砖1内部的SIC套(碳化硅套)2、位于所述SIC套2末端的燃烧室3、与炉窑相连接的烧嘴本体4、与所述烧嘴本体4相连接的烧嘴芯5以及连通炉窑内部与燃烧室3的烟气回收机构6;所述烟气回收机构6包括位于所述烧嘴砖1上的入气孔61和位于所述烧嘴砖1上的烟气回流孔62;加热时,所述燃烧室3内火焰高速喷出并在其四周形成负压,带动炉窑内部的烟气通过所述入气孔61和烟气回流孔进入燃烧室3的喷火口,烟气与燃烧室3内喷出的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相遇后进行二次燃烧。如图2-3所示,所述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烧嘴砖、位于所述烧嘴砖内部的SIC套、位于所述SIC套末端的燃烧室、与炉窑相连接的烧嘴本体、与所述烧嘴本体相连接的烧嘴芯以及连通炉窑内部与燃烧室的烟气回收机构;/n所述烟气回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烧嘴砖上的入气孔和位于所述烧嘴砖上的烟气回流孔,所述入气孔和所述烟气回流孔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喷火口和炉窑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烧嘴砖、位于所述烧嘴砖内部的SIC套、位于所述SIC套末端的燃烧室、与炉窑相连接的烧嘴本体、与所述烧嘴本体相连接的烧嘴芯以及连通炉窑内部与燃烧室的烟气回收机构;
所述烟气回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烧嘴砖上的入气孔和位于所述烧嘴砖上的烟气回流孔,所述入气孔和所述烟气回流孔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喷火口和炉窑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砖的内部设置有燃烧通道;
所述燃烧通道包括平直段、台阶段和发射段,所述台阶段从所述平直段的一端往所述发射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发射段的直径从与所述台阶段相连接处往远离所述台阶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烟气回流孔位于所述台阶段并与SIC套之间设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IC套安装板,所述SIC套安装板与所述SIC套相连接,并通过第一法兰固定于所述烧嘴本体上;
所述SIC套位于所述燃烧通道的平直段和台阶段,在所述SIC套的内部形成燃烧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本体包括烧嘴外壳、第二法兰和安装孔,通过所述第二法兰和所述安装孔与炉窑的侧壁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蓄热式燃烧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陶瓷纸,所述陶瓷纸位于所述烧嘴本体与所述第一法兰之间。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希如陶志坚梁兴强郑旭东荆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