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03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属于立体停车技术领域。本立体停车塔包括一钢结构框架,钢结构框架纵向分布有若干停车载板,位于最底部的停车载板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高度,每个停车载板配备有一活动载板,活动载板横向滑动在对应的停车载板上,钢结构框架横向一侧连接有一举升载板,举升载板由一个设置在钢结构框架上的升降机构控制,举升载板在升降机构的控制下能够对接对面和各停车载板,每个停车载板上均设置有能够推动与停车载板对应的活动载板横向滑动的推拉机构,推拉机构能够推动活动载板在停车载板和举升载板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等优点。

A kind of roadside single multi-layer stereo park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
本技术属于立体停车
,涉及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
技术介绍
立体停车设施及其智能管理系统对于立体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言无疑是极其重要和紧迫的。目前比较多见的立体停车设备主要有升降横移式和垂直升降式,这两种设备均需要留出专门的升降通道,每个单元存车架呈对称布置,占很大空间。现有大型立体停车库基本是呈散点分布在城市特定位置的一种停车设施,因其数量相对较少且位置固定,实际是一种“车找库”的模式,对于车主而言,由于城市道路拥堵,使得找车库停车也变成了一种时间消耗,而对于车库运营商而言,由于大型立体车库均是多层复合体,内部结构复杂,管理维护成本较高,商业风险必然很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643629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路边平行停车式立体停车库,该专利存取车是通过移动存取车装置控制载车板在轨道上移动来实现的,然而其运移传动机构较为复杂,且受到层位限制(只适合两层),空间利用率不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979262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路边立体停车装置,该专利设计了旋转升降机构和交叉折叠升降机构来实现车辆的升降和存取,但也存在层位限制的问题,并且只适合安装在路边划定的停车道上。要根本解决城市停车难和随意停车导致道路拥堵的问题,仅靠有限的大型立体车库是无法实现的,而城市交通系统立体化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真正使城市交通系统立体化、无限化,必须在数量上实现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转变,因此需要有一种全新的立体停车设备,它与道路系统紧密结合,既方便停车取车,又不影响交通流,还能与城市绿化系统融为一体。这种设施不应占多少空间,是一种单体多层结构,结构简单易维护,存车取车快速便捷,可以实现即停即走,同时可采用物联网远程控制,为车主提供移动端APP各种应用服务,可极大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商业运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城市停车难以及路边随意停车造成交通拥塞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其特征在于,本立体停车塔包括一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纵向分布有若干停车载板,位于最底部的停车载板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高度,每个停车载板配备有一活动载板,所述活动载板横向滑动在对应的停车载板上,所述钢结构框架横向一侧连接有一举升载板,所述举升载板由一个设置在钢结构框架上的升降机构控制,所述举升载板在升降机构的控制下能够对接对面和各停车载板,每个停车载板上均设置有能够推动与停车载板对应的活动载板横向滑动的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能够推动活动载板在停车载板和举升载板之间切换。举升载板降至与地面平齐时,举升载板位于道路缘部,待停车辆驾驶至活动载板上,控制升降机构使举升载板和待停车辆移动至活动载板对应的停车载板附近,推拉机构驱使活动载板承接车辆后,然后通过推拉机构回拉活动载板,控制活动载板归位,实现停车;重复操作使已停车的活动载板置于钢结构框架外侧的地面上,实现取车。钢结构框架因适宜于平行道路布置,既可架设于路边绿化带上或两树之间,也可架设于人行道上,最底层高于地面一定高度,行人可通过,还可架设于有行车通道的楼房侧面空地,有利于充分利用了城市用地空间,使停车真正实现了城市交通立体化和无限化。单套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易维护。其底部空间足够与充电桩相结合,将来可为电动车临时停车充电提供极大便利。其钢结构框架的外框可攀附藤本植物从而与城市绿地和小区路边空地相融合为一体,可保持城市道路景观的完整性、多样性。同时车辆隐藏于绿架中,使城市不再淹没在车海中,而车辆避免了受到风吹日晒、水淹和人为侵害。在上述的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曳引机、滑轮、复位滑块、配重滑块和钢绞线,所述举升载板包括本体和与本体铰接的滑板,所述本体的内侧与滑板的下端之间通过一限位铰链铰接,所述本体与滑板之间的最大摆动倾角为90°,所述滑板纵向滑动连接在钢结构框架上,所述滑轮转动连接在钢结构框架的顶部,所述钢绞线的一端依次滑动通过滑轮、复位滑块、配重滑块后固定在钢结构框架的顶部,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连接曳引机的输出滚筒;所述滑板的下端开设有与滑板平行的第一导向孔,所述本体的外侧端开设有与本体平行的第二导向孔,所述复位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孔内;所述配重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孔内,所述第二导向孔与复位滑块之间连接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导向孔的外端内壁和复位滑块的外端部。举升载板空载情况下的本体折叠:曳引机拉动钢绞线,使钢绞线张紧力增大,复位弹簧、复位滑块和配重滑块均受拉,配重滑块位于第一导向孔的最上端,使本体的外端受到向滑板一侧摆动的预紧力,从而实现本体向滑板方向折叠的目的,使活动载板不会占用路面,避免其对路面造成阻碍和对交通主体造成安全隐患。举升载板载车后上移:在载车情况下,曳引机拉动钢绞线,使钢绞线张紧力增大,复位弹簧因复位滑块受到第二导向孔空间的限制而不在受拉,配重滑块已经到达极限位置而使拉力作用的滑板上,虽然本体的外端仍然受到向滑板一侧摆动的预紧力,但是这一预紧力不足以驱使载重后的本体翻转,而是提供避免本体受重向外侧倾斜的预紧力,复位滑块和配重滑块达到各自的极限位置,继续使曳引机拉动钢绞线,滑板受到向上的拉力而上移,实现举升载板的上升,反向操作实现举升载板的下移。在举升载板空载下移过程中,本体一直处于折叠状态,直至复位弹簧不受拉力为止,本体才向滑板的外侧翻转至与其垂直,复位弹簧不受拉力后,由于配重滑块受重会滑移至第一导向孔的最下端,使位于举升载板附近的钢绞线与举升载板平行,不会影响车辆入位或离开举升载板。在上述的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中,所述活动载板包括一根第一纵梁和若干根第一横梁,所述活动载板滑动连接在停车载板上,各第一横梁的外端与第一纵梁垂直固连;所述本体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根第二纵梁和若干根第二横梁,各第二横梁的内端与第二纵梁垂直固连,相邻第二横梁之间预留允许第一横梁通过的缝隙,相邻第一横梁之间预留允许第二横梁通过的缝隙,各第一横梁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处于同一纵向直线上的滚轮。滚轮的设置方式具体如下:每根第一横梁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各第一横梁上同一位置对应的各滚轮处于同一直线上,滚轮的组数可以为两组,分别位于第一横梁靠近横向两端的部位。举升载板的本体上端设置有和活动载板对应的呈梳齿状结构,且两者配合能够实现在活动载板位于停车载板上方时具有最大的支撑强度,而且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能够被相互导向,实现精准滑动。在上述的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中,每一个所述滚轮均转动连接在一摆臂上,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滚轮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梁铰接,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各组滚轮一一对应的凸筋,所述凸筋设置在相邻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与滚轮一一对应的、位于摆臂与第一横梁之间的铰接点内侧的避让凹口,所述滚轮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其特征在于,本立体停车塔包括一钢结构框架(1),所述钢结构框架(1)纵向分布有若干停车载板(2),位于最底部的停车载板(2)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高度,每个停车载板(2)配备有一活动载板(3),所述活动载板(3)横向滑动在对应的停车载板(2)上,所述钢结构框架(1)横向一侧连接有一举升载板(4),所述举升载板(4)由一个设置在钢结构框架(1)上的升降机构控制,所述举升载板(4)在升降机构的控制下能够对接对面和各停车载板(2),每个停车载板(2)上均设置有能够推动与停车载板(2)对应的活动载板(3)横向滑动的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能够推动活动载板(3)在停车载板(2)和举升载板(4)之间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其特征在于,本立体停车塔包括一钢结构框架(1),所述钢结构框架(1)纵向分布有若干停车载板(2),位于最底部的停车载板(2)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高度,每个停车载板(2)配备有一活动载板(3),所述活动载板(3)横向滑动在对应的停车载板(2)上,所述钢结构框架(1)横向一侧连接有一举升载板(4),所述举升载板(4)由一个设置在钢结构框架(1)上的升降机构控制,所述举升载板(4)在升降机构的控制下能够对接对面和各停车载板(2),每个停车载板(2)上均设置有能够推动与停车载板(2)对应的活动载板(3)横向滑动的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能够推动活动载板(3)在停车载板(2)和举升载板(4)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曳引机(51)、滑轮(52)、复位滑块(53)、配重滑块(54)和钢绞线(55),所述举升载板(4)包括本体(41)和与本体(41)铰接的滑板(42),所述本体(41)的内侧与滑板(42)的下端之间通过一限位铰链铰接,所述本体(41)与滑板(42)之间的最大摆动倾角为90°,所述滑板(42)纵向滑动连接在钢结构框架(1)上,所述滑轮(52)转动连接在钢结构框架(1)的顶部,所述钢绞线(55)的一端依次滑动通过滑轮(52)、复位滑块(53)、配重滑块(54)后固定在钢结构框架(1)的顶部,所述钢绞线(55)的另一端连接曳引机(51)的输出滚筒;
所述滑板(42)的下端开设有与滑板(42)平行的第一导向孔(56),所述本体(41)的外侧端开设有与本体(41)平行的第二导向孔(57),所述复位滑块(53)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孔(57)内;所述配重滑块(54)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孔(56)内,所述第二导向孔(57)与复位滑块(53)之间连接有一复位弹簧(58);所述复位弹簧(58)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导向孔(57)的外端内壁和复位滑块(53)的外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载板(3)包括一根第一纵梁(32)和若干根第一横梁(31),所述活动载板(3)滑动连接在停车载板(2)上,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学斌李东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