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9506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是一类具有D‑A‑D结构的扭曲结构,以3,3'‑二吲哚啉亚基‑2,2'‑二酮作为电子受体,4,4'‑二甲氧基三苯胺为电子给体,通过π桥相连接,形成具有较强的D‑A相互作用,使得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得到有效的延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射的近红外二区分子,其原料廉价、合成路线较为简单、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中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和良好的光热转化效率,与血管阻断剂索拉菲尼联合使用可用于多模态成像导航的光热介导的血管阻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涉及一种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尽管在治疗效率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癌症仍然是世界范围之内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鉴于传统方法各自的缺点,开发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光治疗学由于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高选择性、低毒副作用、良好的疗效以及突出的可控性和无创性,正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一个前沿手段。光学治疗是指在光激发下将光学成像和光学治疗巧妙地整合到一个单一的配方中。光热疗法是光敏剂利用光能产生局部热疗以消融肿瘤的方法之一,由于其与光动力疗法、光声成像和光热成像功能相比具有较高的治疗效率,以及光疗固有特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光热疗法的实际应用仍存在一些障碍。高温可激活细胞保护通路,产生热休克蛋白(如hsp70和hsp90),导致严重的热阻,降低治疗效果。此外,通常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来实现高效的治疗,但高温可能引起炎症和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显然,迫切需要开发协同治疗方案,以克服单一光热疗法的缺点。此外,由于辐射衰变和非辐射衰变的能量耗散具有极强的竞争性,构建具有诊断荧光成像能力的光热转换剂以实现高性能光疗仍然具有挑战性。因此,迫切要求新型的治疗系统将药物突出的光学治疗行为与协同治疗方式相结合,以达到超越光学治疗的超级治疗。

2、具有aie性能的发光物质被认为是提供高性能多模态光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板,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性能,通过调节分子内运动来微妙地调节辐射和非辐射能量耗散之间的平衡。具有d-a-d类型结构的nir-ii aiegens由于其光稳定性好,因而备受关注。与被广泛研究的可见光和nir-i aiegens相比,nir-ii aiegens的设计与合成仍然是个挑战。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给体选择性有限、最大发射波长很难突破1000nm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以丰富现有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近红外二区分子的储备库。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其特征为:所述发光材料是以3,3'-二吲哚啉亚基-2,2'-二酮作为电子受体的、具有d-a-d类型结构的nir-ii aiegens,所述发光材料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3、其中,r1选自中的一种,r2选自中的一种。

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将化合物1、化合物2、[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2m碳酸钾水溶液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进行搅拌回流过夜,得到产物溶液;所述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通式为:r2选自中的一种。化合物2的化学结构通式为:r1选自中的一种。。

6、反应结束后,向所述反应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得到粗产物;对所述粗产物进行纯化,得到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新型近红外二区材料;

7、以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对所述粗产物进行纯化,得到新型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

8、可选地,搅拌回流的温度为80~120℃,所述搅拌回流的时间为8~16h。

9、可选地,化合物1与化合物2的物质的量比为1:2.4~3。

10、可选地,所反应溶液中化合物1的浓度为1~2m。

11、可选地,化合物1与所述[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物质的量比为30~100:1。

12、可选地,对所述反应溶液加入二氯甲烷后,用饱和食盐水萃取并合并有机相后,进行干燥及减压浓缩处理,得到粗产物的步骤包括:

13、向所述反应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0.2~0.5h;

14、利用二氯甲烷和饱和食盐水对反应溶液进行萃取,并对萃取后的反应溶液中的有机相进行合并;

15、使用无水硫酸钠对合并有机相后的反应溶液进行干燥,并对干燥后的反应溶液进行减压浓缩处理,得到粗产物。

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将上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用于制备光热协同血管阻断诊疗一体化试剂。

1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分子为具有新型d-a-d结构的聚集诱导发光材料,该类材料以不同取代的r1结构单元作为分子体系中的给体,以r2结构单元作为电子受体来构建具有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新型光热材料;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660nm激光照射下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凋亡,其与血管阻断剂索拉菲尼联合使用构建血管阻断-光热协同治疗,可有效的抑制乳腺癌的复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是以3,3'-二吲哚啉亚基-2,2'-二酮作为电子受体的、具有D-A-D类型结构的NIR-IIAIEgens,其结构通式如下: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回流的温度控制在80~120℃之间,搅拌回流的时间控制在8~16h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与所述[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物质的量比为30~10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与2M碳酸钾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以得到粗产物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粗产物进行纯化,得到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近红外二区材料的步骤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剂中石油醚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8:1~1:1。

9.一种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应用于光热协同血管阻断诊疗一体化试剂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是以3,3'-二吲哚啉亚基-2,2'-二酮作为电子受体的、具有d-a-d类型结构的nir-iiaiegens,其结构通式如下: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回流的温度控制在80~120℃之间,搅拌回流的时间控制在8~16h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与所述[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物质的量比为30~10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范宝磊王东唐本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