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艳成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40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其包括把手、支撑管、控制线、拔起组件、剥脱组件;支撑管一端连接把手,另一端连接拔起组件;所述拔起组件包括锥头卡扣,两个锥头卡扣的底端铰接,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剥脱组件包括将偏心锥推出支撑管的推筒;在推筒内安装有复位弹簧;压缩弹簧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的弹力;把手上安装有滑轮;控制线主要包括控制锥头卡扣靠拢内缩的锥头卡扣连线和将推筒向下推出的推筒控制线;推筒控制线的一端连接推筒,另一端顶端绕过滑轮后与锥头卡扣连线连接。该装置既可以将偏心锥拔起,又能快速将偏心锥剥离该装置,而且解决了卡扣和推筒同步动作时容易造成偏心锥被卡住的问题。

A new hook and pull device for replacing eccentric cone of railway turn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轨交通道岔精调作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勾、拔两用装置。
技术介绍
道岔精调作业具有工作重、任务量大和时间紧的特点,参见图10和图11,其中偏心锥7的更换是精调工作中的关键一环。道岔偏心锥7是埋设在轨道基板8的偏心锥孔洞81内的一个部件,道岔精调时需要将其更换。现有的常规作业方法是利用一端带细勾的金属杆,来完成偏心锥7的取出工作,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但是对于粘贴紧密牢固的偏心锥7,勾杆是很难直接将偏心锥7取出的,逼不得已只能通过破坏旧偏心锥7,然后将碎渣一片一片取出的方法来完成更换任务,费时费力。勾杆难以取出牢固的偏心锥7,这是其缺点。公开号为CN107984425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铁道岔偏心锥7起拔器,该装置利用杠杆原理,通过一支撑点并利用带凸出物的装置,抬升杠杆将偏心锥7一并拔出。针对拔出艰难的偏心锥7,确实该装置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针对安装松动的偏心锥7,该装置如进行同样的操作流程则显得有些繁琐,并且该装置不具备对已拔出的旧偏心锥7实施剥脱的功能,故在拔出偏心锥7后需手工将偏心锥7从该装置上剥落,这严重滞后了下一轮的操作进程,操作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够将偏心锥7拔起,又能将偏心锥7快速剥离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其优点既可以将偏心锥拔起,又能快速将偏心锥剥离该装置,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包括把手、支撑管、控制线、拔起组件、剥脱组件;支撑管一端连接把手,另一端连接拔起组件;所述拔起组件包括连接于支撑管底端的两个对称设置的锥头卡扣,两个锥头卡扣的底端铰接,两个锥头卡扣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锥头卡扣的外侧面设置有能够卡入偏心锥底端凹槽的卡接部;剥脱组件包括套设于支撑管外部并能将偏心锥推出支撑管的推筒;在推筒和支撑管形成的夹层中,安装有让推筒恢复原位的复位弹簧;压缩弹簧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的弹力;把手包括相互能上下位移的把手动环和把手定环,以及安装在把手定环上的滑轮;支撑管的顶端固接于把手定环的底端中心处;控制线主要包括控制锥头卡扣靠拢内缩的锥头卡扣连线和将推筒向下推出的推筒控制线;锥头卡扣连线的一端分叉后与两个锥头卡扣的内侧面连接;推筒控制线的一端连接推筒,另一端顶端绕过滑轮后与锥头卡扣连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装置时,手持该装置把手,将支撑管底部伸进待取偏心锥孔洞内,锥头卡扣打开并卡住偏心锥底部边缘凹槽;竖向用力提拉把手,将基板内待更换的偏心锥取出;拉动控制线,锥头卡扣连线控制锥头卡扣靠拢内缩,然后推筒控制线控制推筒将偏心锥从拔起组件上推出,使得偏心锥脱离;由于推筒内部的复位弹簧的弹力远远强于锥头卡扣上压缩弹簧的弹力,所以拉动把手动环时,锥头卡扣先回缩,然后推筒向下运动,避免了锥头卡扣还未完全收回时,推筒已开始向下滑移造成偏心锥被卡,无法顺利脱离的情况的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滑轮的外周面内凹形成供推筒控制线卡入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了推筒控制线从滑轮上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管靠近与把手定环的结合处开设有贯通长条形腔室,滑轮安装在腔室内,腔室的宽度略大于滑轮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腔室内壁的约束,进一步防止了推筒控制线从滑轮上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把手动环与把手定环均为竖立的长方框形,把手定环位于把手动环的框内,把手定环的两根竖向杆上设置有滑槽,把手动环的两根竖向杆位于滑槽内,使得把手动环能够沿把手定环竖向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把手动环与把手定环的滑移配合,从而实现拉动控制线对偏心锥的脱落进行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把手动环的底端中心处设置竖向导向管,支撑管穿过导向管,并能够在导向管内竖直移动;滑轮的直径大于导向管的外径,在导向管的管壁上开设有供滑轮上下移动的竖向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把手动环与把手定环的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锥头卡扣连线的底端穿入支撑管后延伸至锥头卡扣上方,然后分成两个分叉头,两个分叉头分别与两个锥头卡扣的内侧面连接,两个分叉头与两个打开状态的锥头卡扣形成菱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头卡扣连线伸入支撑管内,使两个锥头卡扣受力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推筒控制线为自行车刹车线,推筒控制线包括第一外套管和刹车线内丝。刹车线内丝的底端与锥头上表面连接,顶端绕过滑轮后与锥头卡扣连线连接;第一外套管套设在刹车线内丝的外面,位于导向管的底面与推筒上表面之间。导向管的底端外周面设置第一卡线槽,第一外套管的顶端与第一卡线槽的下表面抵接,刹车线内丝穿过第一卡线槽;第一外套管的底端与推筒环形端盖的上表面抵接,刹车线内丝穿入推筒内部后与锥头的上表面相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筒控制线对推筒进行控制,拉动把手时,推筒对偏心锥进行向下推送,从而实现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助力组件,助力组件包括踏板面和两个设置于支撑管的两侧踏板前肢;踏板面和踏板前肢成90°固接,连接处与支撑管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较难拔出的偏心锥,通过踏板前肢作为支点,脚踩踏板面,通过杠杠原理实现偏心锥的轻松拔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踏板面和踏板前肢间设置踏板后肢,踏板后肢长度大于踏板前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大了助力行程,使偏心锥的拔出更加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踏板前肢和踏板后肢与基板接触的端头处设置有可减少摩擦力的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踏板前肢和踏板后肢与基板的摩擦力,使拔出时更加省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该装置既可以将偏心锥拔起,又能快速将偏心锥剥离该装置,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2.滑轮的设置解决了卡扣和推筒同步动作时容易造成偏心锥被卡住的问题;3.助力装置用于对较难拔出的偏心锥进行助力,使得操作更加高效,节约时间,而且整个装置尺寸小,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装置支撑管、剥脱组件和拔起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该装置把手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2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该装置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
技术介绍
中铁路轨枕基板及偏心锥孔洞结构示意图;图11是偏心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11、把手定环;12、把手动环;13、滑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支撑管(2)、控制线(3)、拔起组件(4)、剥脱组件(5);支撑管(2)一端连接把手(1),另一端连接拔起组件(4);/n所述拔起组件(4)包括连接于支撑管(2)底端的两个对称设置的锥头卡扣(41),两个锥头卡扣(41)的底端铰接,两个锥头卡扣(4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42),锥头卡扣(41)的外侧面设置有能够卡入偏心锥底端边缘凹槽(71)的卡接部(44);/n剥脱组件(5)包括套设于支撑管(2)外部并能将偏心锥(7)推出支撑管(2)的推筒(51);在推筒(51)和支撑管(2)形成的夹层中,安装有让推筒(51)恢复原位的复位弹簧(52);压缩弹簧(42)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52)的弹力;/n把手(1)包括能够相互上下位移的把手动环(12)和把手定环(11),以及安装在把手定环(11)上的滑轮(13);支撑管(2)的顶端固接于把手定环(11)的底端中心处;控制线(3)主要包括控制锥头卡扣(41)靠拢内缩的锥头卡扣连线(31)和将推筒(51)向下推出的推筒控制线(32);锥头卡扣连线(31)的一端分叉后与两个锥头卡扣(41)的内侧面连接;推筒控制线(32)的一端连接推筒(51),另一端顶端绕过滑轮(13)后与锥头卡扣连线(3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支撑管(2)、控制线(3)、拔起组件(4)、剥脱组件(5);支撑管(2)一端连接把手(1),另一端连接拔起组件(4);
所述拔起组件(4)包括连接于支撑管(2)底端的两个对称设置的锥头卡扣(41),两个锥头卡扣(41)的底端铰接,两个锥头卡扣(4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42),锥头卡扣(41)的外侧面设置有能够卡入偏心锥底端边缘凹槽(71)的卡接部(44);
剥脱组件(5)包括套设于支撑管(2)外部并能将偏心锥(7)推出支撑管(2)的推筒(51);在推筒(51)和支撑管(2)形成的夹层中,安装有让推筒(51)恢复原位的复位弹簧(52);压缩弹簧(42)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52)的弹力;
把手(1)包括能够相互上下位移的把手动环(12)和把手定环(11),以及安装在把手定环(11)上的滑轮(13);支撑管(2)的顶端固接于把手定环(11)的底端中心处;控制线(3)主要包括控制锥头卡扣(41)靠拢内缩的锥头卡扣连线(31)和将推筒(51)向下推出的推筒控制线(32);锥头卡扣连线(31)的一端分叉后与两个锥头卡扣(41)的内侧面连接;推筒控制线(32)的一端连接推筒(51),另一端顶端绕过滑轮(13)后与锥头卡扣连线(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13)的外周面内凹形成供推筒控制线(32)卡入的限位槽(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管(2)靠近与把手定环(11)的结合处开设有贯通长条形腔室,滑轮(13)安装在腔室内,腔室的宽度略大于滑轮(13)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勾、拔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手动环(12)与把手定环(11)均为竖立的长方框形,把手定环(11)位于把手动环(12)的框内,把手定环(11)的两根竖向杆上设置有滑槽(14),把手动环(12)的两根竖向杆位于滑槽(14)内,使得把手动环(12)能够沿把手定环(11)竖向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铁路道岔偏心锥更换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艳成张蕊张翅潘浩学吴涛司腾飞孙安涛付艳斌崔晓风严颖
申请(专利权)人:付艳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