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樟芝固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涉及一种真菌的新的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牛樟芝固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牛樟芝(Antrodiacinnanonea),又名樟芝、樟菇、血灵芝、灵芝之王等,现代药理学试验研究表明,樟芝具有抗癌、保肝、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目前,从樟芝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已超过200种,包括烷醛、芳香烃、羧酸、脂肪酸酯、腺苷、精油、多糖、三萜等,其中,三萜类为樟芝的主要活性成分。牛樟树的稀缺和牛樟芝生长缓慢且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引起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人工培养牛樟芝。常见的牛樟芝人工培养技术有:椴木培养法,固态发酵培养法和液态发酵培养法。这三种人工培养方法得到的牛樟芝中,椴木法培养的牛樟芝最接近野生牛樟芝的品质。固态发酵法包括袋料培养法和培养皿培养法,代料培养法由于培养基吸水后松散的特性导致牛樟芝很难长出子实体,导致产出的牛樟芝主要活性成分的部分缺失。培养皿培养法则是由于培养基的养分被快速消耗同样导致只有菌丝体的生长,难以长处牛樟芝子实体。液态发酵培养法,可以大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樟芝固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粉碎牛樟树下角料至颗粒度在5mm到10mm,与营养成分混合均匀,再加水调整混合物的湿度至8%-12%;/n(2)上步的产物采用机制木炭机进行制棒,制棒温度300-400℃;/n(3)用抛光麻布轮打磨上步所得木棒的表层炭化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樟芝固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牛樟树下角料至颗粒度在5mm到10mm,与营养成分混合均匀,再加水调整混合物的湿度至8%-12%;
(2)上步的产物采用机制木炭机进行制棒,制棒温度300-400℃;
(3)用抛光麻布轮打磨上步所得木棒的表层炭化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固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营养成分为:以牛樟树下角料颗粒的重量比例计,米粉10%-15%,葡萄糖5%、蔗糖5%、MgSO40.15%、KH2PO40.3%。
3.一种牛樟芝固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以直径15cm以上的壳斗科青冈属、栲属或栎属树种整木,截取为高度15cm以上的树段作为基材,在横截面上用直径5cm的钻头钻若干个孔,各个孔之间不得相通,且距离边缘不少于2cm,孔底部距离另一横截面2cm以上;
2)粉碎牛樟树下角料至颗粒度在5mm到10mm,与营养成分混合均匀,再加水调整混合物的湿度至8%-12%;
3)上步的产物采用机制木炭机进行制棒,制棒温度300-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荣军,许鹏,吾凯翔,苏为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