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传锋专利>正文

丁形深口双膜立体培养代料桑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694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桑黄培育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丁形深口双膜立体培养代料桑黄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缩短桑黄栽培周期,实现桑黄子实体采收期提前;提高子实体单产的同时,培养场地单平方利用率高,通过特殊设计的丁字形开口,可以以面作为中心,引导桑黄子实体向丁字形开口的外部面型延伸发育成长,丁字形开口设计对桑黄子实体不具有约束能力,任由桑黄子实体自身发育成长,最终产品必然外观饱满美观,产量高,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The method of solid culture of Mulberry Yellow substitute with two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丁形深口双膜立体培养代料桑黄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桑黄培育
,具体地涉及一种丁形深口双膜立体培养代料桑黄的方法。
技术介绍
桑黄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桑黄属Sanghuangporus,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药性论》、《本草纲目》等均对桑黄及其药效有明确记载。传统中医认为,桑黄味微苦、性寒,多用于治疗痢疾、盗汗、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闭经、脾虚泄泻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保肝、降血脂、抑制尿酸和抗过敏等作用。最新研究表明,桑黄具有独特的抗癌功效,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天然产品中最有效的一种药用真菌,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制剂和保健品行业研究开发的热点。由于受生理状态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桑黄在自然界中形成子实体稀少,特别是形成可用子实体需要多年。天然野生桑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原始森林地区,部分省份只有零星分布,产量十分有限,且近年来随着出口量剧增造成资源日益匮乏。野生桑黄资源已经极其稀少,近乎绝迹。因此,研究桑黄人工栽培技术已迫在眉睫。现有栽培技术普遍存在子实体形成难,成品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导致产业化进展缓慢。中国专利申请201811465768.0公开了一种桑黄栽培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在大棚内再搭建小的培养室,将桑黄菌包割口后放在培养室中进行出菇培养,培养室内湿度保持85-90%,割口后10-15天内不通风,桑黄菌丝体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培养室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使培养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培养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5000ppm,促使桑黄子实体快速形成,且子实体形成率可达95%以上,缩短桑黄栽培周期,实现桑黄子实体采收期提前;提高子实体单产;获得的子实体较厚实,商品性好。但该方法大棚的地面上设置小棚,大棚里面的小棚是单层摆放,培养场地单平方利用率较低;且采用弧形割口,虽然从申请文本的图2中可以看出长出的桑黄子实体较厚实,但是弧形开口,是以线型作为中心向外延伸,弧形开口引导桑黄子实体朝着弧形开口的两侧分散成长,但同时由于弧形开口的长度尺寸为8-10cm也束缚着桑黄子实体发育成长,并不是最理想的培育桑黄的方法。另外,采用弧形割口的方式,在桑黄生长过程中,会对木段培养袋中浇水或者木段培养袋内由于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容易在桑黄生长处存水,这样会影响桑黄生长效率和桑黄质量;而且弧形割口的口子不太容易把控好,如果相对较窄较浅,会导致桑黄不容易撑出袋外,桑黄生长过程中容易形成硬皮菌丝,导致种植失败;如果相对较宽较深,又会导致多处生出桑黄,很难形成一个整块的桑黄,从而反而降低了产量。弧形割口不容易把控好割口的均匀度,如果割口不均匀,则容易形成菌皮,导致桑黄生长缓慢。在批量种植桑黄的时候,通过人工尽可能开设均匀的弧形割口,效率降低,人工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丁形深口双膜立体培养代料桑黄的方法,在缩短桑黄栽培周期,实现桑黄子实体采收期提前;提高子实体单产的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小棚里面设置摆袋架子,菌丝体菌袋立体式多层摆放,层数多,种植的多,则培养场地单平方利用率高,通过特殊设计的丁字形开口,可以以面作为中心,引导桑黄子实体向丁字形开口的外部面型延伸发育成长,丁字形开口设计对桑黄子实体不具有约束能力,任由桑黄子实体自身发育成长,最终产品必然外观饱满美观,产量高,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丁形深口双膜立体培养代料桑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桑黄培养基的配制:按照如下质量分数配料:0.5-0.8cm的颗粒状柞木屑85%、麦麸或米糠或其混合物10%、豆粉4%和石膏1%,将上述混合物干拌均匀,再加入水搅拌均匀,保证水分含量为58~60%;用10%NaOH或稀盐酸调节pH值至7-7.5得到分散均匀的桑黄培养基;0.5-0.8cm的颗粒状柞木屑可以提高最终桑黄颗粒的大小,过细或者过粗的颗粒都会影响桑黄生长,豆粉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可以促进菌种的生长,使得最终产物更健康壮大,同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能够延长桑黄生长周期,从而进一步地让桑黄生长地更大,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2)将分散均匀的桑黄培养基用自动装袋机装入菌袋内,每个菌袋内装入培养基的重量为1-2kg;所述的菌袋尺寸为16.2×36或16.2×38,菌袋重量为7.5g/个。(3)灭菌:对步骤(2)得到的菌袋采用高压灭菌或者常压灭菌,所述的高压灭菌为保持温度为121~126℃,压力0.05-0.1Mpa,灭菌4.5~5h;所述的常压灭菌为保持温度为102℃,常压灭菌18~20h;(4)接菌:灭菌后待菌袋料温降低至30℃以下,采用接种箱或无菌接种器将桑黄母菌接种到菌袋内,每个菌袋内接种15-20g桑黄母菌,得到接菌好的桑黄菌包。桑黄母菌的制作方法是:对采自长白山区野生桑黄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处理,钩取一小块桑黄子实体放于斜面母种培养基上;置于27℃-30℃恒温箱内培养,待子实体组织块周围长出乳黄色菌丝,在菌落边缘挑取先端菌丝体移植到新的试管移植母种培养基斜面上,27℃-30℃恒温培养,10天菌丝即可长满试管,如此反复移植2-3次,所得菌株作为母菌;所述的母菌培养基是:葡萄糖20g,大豆蛋白胨2g,琼脂18g,磷酸二氢钾0.46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水1000ml。(5)菌丝体培养:将上述接菌好的桑黄菌包转移至菌室的菌架或者菌筐中发菌,所述菌室至少3.5m高,所述的菌室的均容积量为≤250袋菌包/平方米;所述菌室内的温度按照以下条件控制:5~10天温度为26℃,10~20天温度为25℃,20~35天温度为22~24℃,待菌丝体长满后温度为18~22℃;所述的菌室的湿度为45-50%,前10天每天中午通风半小时,之后延长通风时间到1小时,直至菌丝体长满菌袋,再保持19~20℃菌室温度培养至少20天;(6)子实体培养:搭建培养大棚,在培养大棚内再搭建小棚,大棚内用遮阳网或草帘子覆盖遮光70%以上,所述的大棚采用钢结构高拱,长20-30米,宽8-10米,高3-3.5米,大棚外侧桑柱高2米以上,所述的小棚高度不超过1.2米,小棚内安装摆袋架子,将步骤(5)最后得到的菌丝体菌袋置于架子上,按照每平方米放50袋的密度排布,在每袋的袋体中部通过“丁”型模具刀刺穿袋体开设“丁”字形口,其中“丁”字形口的尺寸为:水平长度为5-6cm,垂直长度为4-5cm,口深为1.5-2cm,口宽0.5-0.7cm;开口后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8-28℃,湿度保持在85-95%,并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散射光,保持地面存有水迹象,每天向小棚喷水3-5次,每天上午7点前、下午5点后开小棚通风换气,小棚内温度高时喷水降温或开大棚降温;“丁”形模具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丁形深口双膜立体培养代料桑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桑黄培养基的配制:/n按照如下质量分数配料:锯末屑85%、麦麸10%、豆粉4%和石膏1%,将上述混合物干拌均匀,再加入水搅拌均匀,保证水分含量为58~60%;用10%NaOH或稀盐酸调节pH值至7-7.5得到分散均匀的桑黄培养基;/n(2)将分散均匀的桑黄培养基用自动装袋机装入菌袋内,每个菌袋内装入培养基的重量为1~1.5kg;/n(3)灭菌:/n对步骤(2)得到的菌袋采用高压灭菌或者常压灭菌,所述的高压灭菌为保持温度为121~126℃,压力0.05-0.1Mpa,灭菌4.5~5h;所述的常压灭菌为保持温度为102℃,常压灭菌18~20h;/n(4)接菌:/n灭菌后待菌袋料温降低至30℃以下,采用接种箱或无菌接种器将桑黄母菌接种到菌袋内,每个菌袋内接种15-20g桑黄母菌,得到接菌好的桑黄菌包;/n(5)菌丝体培养:/n将上述接菌好的桑黄菌包转移至菌室的菌架或者菌筐中发菌,所述菌室至少3.5m高,所述的菌室的均容积量为≤250袋菌包/平方米;所述菌室内的温度按照以下条件控制:5~10天温度为26℃,10~20天温度为25℃,20~35天温度为22~24℃,待菌丝体长满后温度为18~22℃;所述的菌室的湿度为45-50%,前10天每天中午通风半小时,之后延长通风时间到1小时,直至菌丝体长满菌袋,再保持19~20℃菌室温度培养至少20天;/n(6)子实体培养:/n搭建培养大棚,在培养大棚内再搭建小棚,大棚内用遮阳网或草帘子覆盖遮光70%以上,所述的大棚采用钢结构高拱,长20-30米,宽8-10米,高3-3.5米,大棚外侧桑柱高2米以上,所述的小棚高度不超过1.2米,小棚内安装摆袋架子,将步骤(5)最后得到的菌丝体菌袋置于架子上,按照每平方米放50袋的密度排布,在每袋的袋体中部通过“丁”型模具刀刺穿袋体开设“丁”字形口,其中“丁”字形口的尺寸为:水平长度为5-6cm,垂直长度为4-5cm,口深为1.5-2cm,口宽0.5-0.7cm;开口后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8-28℃,湿度保持在85-95%,并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散射光,保持地面存有水迹象,每天向小棚喷水3-5次,每天上午7点前、下午5点后开小棚通风换气,小棚内温度高时喷水降温或开大棚降温;/n(7)采收桑黄:/n在开口后8-12天形成桑黄,桑黄在18-22天长出口外,34-38天形成菌盖,持续培养至菌盖颜色由浅黄变成黄褐色,菌盖边缘浅黄变为黄色时,菌盖开始革质化,菌盖背面弹射黄褐色雾状孢子,此时采收桑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丁形深口双膜立体培养代料桑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桑黄培养基的配制:
按照如下质量分数配料:锯末屑85%、麦麸10%、豆粉4%和石膏1%,将上述混合物干拌均匀,再加入水搅拌均匀,保证水分含量为58~60%;用10%NaOH或稀盐酸调节pH值至7-7.5得到分散均匀的桑黄培养基;
(2)将分散均匀的桑黄培养基用自动装袋机装入菌袋内,每个菌袋内装入培养基的重量为1~1.5kg;
(3)灭菌:
对步骤(2)得到的菌袋采用高压灭菌或者常压灭菌,所述的高压灭菌为保持温度为121~126℃,压力0.05-0.1Mpa,灭菌4.5~5h;所述的常压灭菌为保持温度为102℃,常压灭菌18~20h;
(4)接菌:
灭菌后待菌袋料温降低至30℃以下,采用接种箱或无菌接种器将桑黄母菌接种到菌袋内,每个菌袋内接种15-20g桑黄母菌,得到接菌好的桑黄菌包;
(5)菌丝体培养:
将上述接菌好的桑黄菌包转移至菌室的菌架或者菌筐中发菌,所述菌室至少3.5m高,所述的菌室的均容积量为≤250袋菌包/平方米;所述菌室内的温度按照以下条件控制:5~10天温度为26℃,10~20天温度为25℃,20~35天温度为22~24℃,待菌丝体长满后温度为18~22℃;所述的菌室的湿度为45-50%,前10天每天中午通风半小时,之后延长通风时间到1小时,直至菌丝体长满菌袋,再保持19~20℃菌室温度培养至少20天;
(6)子实体培养:
搭建培养大棚,在培养大棚内再搭建小棚,大棚内用遮阳网或草帘子覆盖遮光70%以上,所述的大棚采用钢结构高拱,长20-30米,宽8-10米,高3-3.5米,大棚外侧桑柱高2米以上,所述的小棚高度不超过1.2米,小棚内安装摆袋架子,将步骤(5)最后得到的菌丝体菌袋置于架子上,按照每平方米放50袋的密度排布,在每袋的袋体中部通过“丁”型模具刀刺穿袋体开设“丁”字形口,其中“丁”字形口的尺寸为:水平长度为5-6cm,垂直长度为4-5cm,口深为1.5-2cm,口宽0.5-0.7cm;开口后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8-28℃,湿度保持在85-95%,并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散射光,保持地面存有水迹象,每天向小棚喷水3-5次,每天上午7点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传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传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