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23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其使得副箱的拨叉轴无需使用位置传感器即可精确调整拨叉轴的位置,进而获得对应的一挡、二挡或空挡,满足了更多车辆的使用需求。主箱的第一输出轴即为所述副箱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内伸于所述副箱的内腔内,所述输入轴位于内腔的长度部分分别套装有副箱主轴齿轮、副箱齿圈,所述副箱内还设置有和输入轴同轴不连接布置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分别通过轴承套装有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所述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副箱齿圈的内齿圈,所述副箱第二换挡齿轮通过一组中间传动齿轮、中间传动轴连接所述主轴齿轮,所述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间设置有轴向换挡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传动系统的
,具体为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的传动系统,变速箱在带有副箱的情况下,副箱的二挡变速均通过气动结构来完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气动结构需要动过位置传感器来获得拨叉轴的精确位置,且气动结构仅能够进行一挡或二挡的切换,无法进行空挡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其使得副箱的拨叉轴无需使用位置传感器即可精确调整拨叉轴的位置,进而获得对应的一挡、二挡或空挡,满足了更多车辆的使用需求。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副箱,所述主箱的第一输出轴即为所述副箱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内伸于所述副箱的内腔内,所述输入轴位于内腔的长度部分分别套装有副箱主轴齿轮、副箱齿圈,所述副箱内还设置有和输入轴同轴不连接布置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分别通过轴承套装有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所述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副箱齿圈的内齿圈,所述副箱第二换挡齿轮通过一组中间传动齿轮、中间传动轴连接所述主轴齿轮,所述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间设置有轴向换挡结构,所述轴向换挡结构的中心固套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轴向换挡机构的外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向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的啮合面的啮合端面,所述轴向换挡机构的外圈的外环面设置有内凹导向槽,换挡拨叉的拨叉端卡装于所述内凹导向槽内布置,所述换挡拨叉的连接杆上设置有直线传动轴,所述直线传动轴上设置有直线齿条,所述直线传动轴的两端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向孔,其还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直线齿条设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预先获得轴向换挡结构处于空挡、一挡、二挡状态下所对应的换挡拨叉各自的位置关系和间距,根据驱动电机和输出齿轮的传动比、以及输出齿轮转动一圈直线齿条的直线进给量设定驱动电机正反转特定圈数所对应的挡位状态;所述传动装置具体为两级行星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一级太阳轮的输入轴,所述一级太阳轮的外周啮合有若干环布的一级行星轮,所有的一级行星轮分别安装于一级行星轮架的对应位置,所述一级行星轮架的第一中心侧凸输出轴固套有二级太阳轮,所述二级太阳轮的外周啮合有若干环布的二级行星轮,所有的二级行星轮分别安装于二级行星轮架的对应位置,所述二级行星轮架的第二中心侧凸输出轴贯穿固定齿圈的中心避让孔后固接有所述输出齿轮,所述固定齿圈的第一内齿圈、第二内齿圈分别啮合对应位置的所述一级行星轮的外圈位置齿、二级行星轮的外圈位置齿,两级行星轮的设置使得速比大、驱动力大,进而使得挡位切换更可靠;所述驱动电机具体为24V直流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常闭式制动器连接所述一级太阳轮的输入轴,可以有效避免异常脱挡;所述中间传动齿轮具体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主轴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所述中间传动轴连接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副箱第二换挡齿轮;所述轴向换挡机构具体为啮合套或同步器,为现有的成熟换挡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副箱的挡位切换动力源为电机,使用电机后,能够精确控制副箱换挡拨叉位置,可以控制副箱处于空挡位置,高速行驶时,控制空挡滑行,有效减少变速箱搅油阻力,提高经济性;且使用电机转动圈数,驱动电机和输出齿轮的传动比、以及输出齿轮转动一圈直线齿条的直线进给量,可以计算出当前拨叉位置,相比于传统模式,节省位置传感器,且挡位位置获取更准确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变速箱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驱动电机和传动装置、输出齿轮、齿条的连接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技术的副箱驱动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主箱1、副箱2、输入轴201、第二输出轴202、副箱主轴齿轮3、副箱齿圈4、内齿圈41、轴承5、副箱第一换挡齿轮6、副箱第二换挡齿轮7、轴向换挡结构8、内凹导向槽81、换挡拨叉9、拨叉端91、连接杆92、直线传动轴93、直线齿条10、驱动电机11、输出轴12、输出齿轮13、一级太阳轮14、一级行星轮15、一级行星轮架16、第一中心侧凸输出轴17、二级太阳轮18、二级行星轮19、二级行星轮架20、第二中心侧凸输出轴21、固定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1、第二内齿圈222、中心避让孔23、常闭式制动器24、第一传动齿轮25、中间传动轴26、第二传动齿轮27。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见图1~图3:其包括主箱1、副箱2,主箱1的第一输出轴即为副箱2的输入轴201,输入轴201内伸于副箱2的内腔内,输入轴201位于内腔的长度部分分别套装有副箱主轴齿轮3、副箱齿圈4,副箱2内还设置有和输入轴201同轴、但不连接布置的第二输出轴202,第二输出轴202上分别通过轴承5套装有副箱第一换挡齿轮6、副箱第二换挡齿轮7,副箱第一换挡齿轮6啮合连接副箱齿圈4的内齿圈41,副箱第二换挡齿轮7通过一组中间传动齿轮、中间传动轴连接主轴齿轮3,副箱第一换挡齿轮6、副箱第二换挡齿轮7间设置有轴向换挡结构8,轴向换挡结构8的中心固套于第二输出轴202上,轴向换挡机构8的外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向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的啮合面的啮合端面,轴向换挡机构8的外圈的外环面设置有内凹导向槽81,换挡拨叉9的拨叉端91卡装于内凹导向槽81内布置,换挡拨叉9的连接杆92上设置有直线传动轴93,直线传动轴93上设置有直线齿条10,直线传动轴93的两端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向孔,其还包括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12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输出齿轮13,输出齿轮13啮合连接直线齿条10。预先获得轴向换挡结构8处于空挡、一挡、二挡状态下所对应的换挡拨叉9各自的位置关系和间距,根据驱动电机11和输出齿轮13的传动比、以及输出齿轮13转动一圈直线齿条10的直线进给量设定驱动电机11正反转特定圈数所对应的挡位状态;传动装置具体为两级行星齿轮,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12连接一级太阳轮14的输入轴,一级太阳轮14的外周啮合有若干环布的一级行星轮15,所有的一级行星轮15分别安装于一级行星轮架16的对应位置,一级行星轮架16的第一中心侧凸输出轴17固套有二级太阳轮18,二级太阳轮18的外周啮合有若干环布的二级行星轮19,所有的二级行星轮19分别安装于二级行星轮架20的对应位置,二级行星轮架20的第二中心侧凸输出轴21贯穿固定齿圈22的中心避让孔23后固接有输出齿轮13,固定齿圈22的第一内齿圈221、第二内齿圈222分别啮合对应位置的一级行星轮15的外圈位置齿、二级行星轮19的外圈位置齿,两级行星轮的设置使得速比大、驱动力大,进而使得挡位切换更可靠;驱动电机11具体为24V直流电机;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12通过常闭式制动器24连接一级太阳轮14的输入轴,可以有效避免异常脱挡。中间传动齿轮具体包括第一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副箱,所述主箱的第一输出轴即为所述副箱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内伸于所述副箱的内腔内,所述输入轴位于内腔的长度部分分别套装有副箱主轴齿轮、副箱齿圈,所述副箱内还设置有和输入轴同轴不连接布置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分别通过轴承套装有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所述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副箱齿圈的内齿圈,所述副箱第二换挡齿轮通过一组中间传动齿轮、中间传动轴连接所述主轴齿轮,所述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间设置有轴向换挡结构,所述轴向换挡结构的中心固套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轴向换挡机构的外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向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的啮合面的啮合端面,所述轴向换挡机构的外圈的外环面设置有内凹导向槽,换挡拨叉的拨叉端卡装于所述内凹导向槽内布置,所述换挡拨叉的连接杆上设置有直线传动轴,所述直线传动轴上设置有直线齿条,所述直线传动轴的两端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向孔,其还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直线齿条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副箱,所述主箱的第一输出轴即为所述副箱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内伸于所述副箱的内腔内,所述输入轴位于内腔的长度部分分别套装有副箱主轴齿轮、副箱齿圈,所述副箱内还设置有和输入轴同轴不连接布置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分别通过轴承套装有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所述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副箱齿圈的内齿圈,所述副箱第二换挡齿轮通过一组中间传动齿轮、中间传动轴连接所述主轴齿轮,所述副箱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间设置有轴向换挡结构,所述轴向换挡结构的中心固套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轴向换挡机构的外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向第一换挡齿轮、副箱第二换挡齿轮的啮合面的啮合端面,所述轴向换挡机构的外圈的外环面设置有内凹导向槽,换挡拨叉的拨叉端卡装于所述内凹导向槽内布置,所述换挡拨叉的连接杆上设置有直线传动轴,所述直线传动轴上设置有直线齿条,所述直线传动轴的两端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向孔,其还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直线齿条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的副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具体为两级行星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一级太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朱泳树李红志高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