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挠性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54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伸缩挠性管接头,由第一筒状体、第二筒状体及第三筒状体构成,第一筒状体内周面上形成环状沟,在筒轴线方向前后端上形成与该筒轴线大体垂直的壁,第二筒状体端部附近外周面上形成的凹部内嵌套固定着锁定环,当受外力作用时,锁定环端面与第一筒状体前后端的所述壁成为面接触而限制其移动,同时在第一筒状体、第二筒状体及第三筒状体之间的各滑动部位上插入密封装置。(*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伸缩挠性管接头,详细地说,涉及连接水管等管道的可伸缩有挠性的,在受有过大外力作用时能吸收外力而可防止管线破坏的可伸缩挠性管接头。敷设于地上或地下的长水管道等已设立的管道由于地基下沉或地震等原因往往受有管轴心线方向的压力、拉力或与管轴心线相交方向上的剪力与弯矩等种种外力作用。当这种力很大时,应力往往集中于连接所设管道的管接头上,使管接头部分破坏。因此,能吸收作用于水管道部分上的外力以防止管接头的破坏就十分必要。在过去,已经开发了一种管接头,为了能吸收外力防止破坏,采取了使管接头本身能伸缩的结构(例如,特公昭55-40796,实公昭55-37816)。然而,这种管接头只能伸缩移动,其可动范围是二维的,所以不能充分应付由于地基下沉或地震等原因所引起的外力。于是,就开发出采用相互球面接触并可滑动的结构,具有三维挠性的管接头。然而,迄今这种管接头的伸缩柔性范围仍然很小,尚有改良的余地。由于管接头本身可伸缩有挠性,在使用前进行水压试验时或在运送搬运途中,构成管接头的部件会因振动而移动变位。因此,把管接头连接到管道上之前的处理将很麻烦,这必然会影响使用的方便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现有技术的缺点,能充分应付因地基下沉与地震等引起的过大外力作用,伸缩挠性范围大的管接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维持其原来的伸缩挠性,而且,即使在输送途中也不易使管接头的组装结构变化的,处理极为方便的管接头。通过各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本技术可以实现上述目的。即,本技术的管接头的特征是它由形成部分球面外周面的一对球面环状件构成的第一筒状体,在筒轴线X方向可相对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筒体中的套筒状的第二筒体,以及外套于所述第一筒状体的外周面上具有可相互滑动的球面状内周面的、在两端部上形成连接部的一对外套管的第三筒状体构成;上述第一筒状体的内周面上形成环状沟,在其筒轴线方向的前后端形成大体与筒轴线垂直的壁,所述第二筒状体,锁定环可嵌套固定在形成于端部附近的外周面上的凹槽中,当外力作用时,锁定环的端面与上述第一筒状体前后端的所述壁形成面接触,以限制其移动,并在上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及第三筒体的各滑动部位上分别插入密封装置。使用这样的结构,就能足以应付因地基下沉或地震等引起的过大作用情况,能做三维移动,同时也是使锁定环难于脱落的结构,由于密封装置的密封功能,即使在过大外力作用下也能经常地确保其液密性,能切实防止所接水管等的破坏,保持其连接原来的水管的接头功能。因此,若采用本技术的管接头,就能实现伸缩范围大挠性高的接头结构,从而提供一种能充分应付因地基下沉或地震等引起过大外力作用的情况的可伸缩挠性大的管接头。所述第一筒状体的环状沟最好从扩径限位部的端部起直径成梯形扩大而形成喇叭状面。这样,即使在大的地基下沉力作用下锁定环移动时,也不会在移动途中卡住,能顺利地移动到扩径限位部上。进而,本技术的可伸缩挠性管接头的第一筒状体最好是由球面部分与直管部分构成的,所述球面部分发挥所述第二筒状体功能,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另件数,降低整体造价。还有,本技术的可伸缩挠性管接头中,最好在上述第三筒状体的大直径处的外周面上形成带螺孔的突部,拧入此突部螺孔中的螺杆架设在一对所述第三筒状体的突部之间,以限制管接头的伸缩动作。这样一来,在把本技术的管接头连接到水管等管道上之前,也进行水压试验或输运搬送途中,构成管接头的各部件也不会因振动而脱出,所以把管接头连接到管道之前处理简单容易,从而提供了一种使用性良好的管接头。再者,最好使本技术的可伸缩挠性管接头,其所述的螺杆由在上述相对的突部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上进行连接的一对螺杆构成,这些成对的螺杆分别拧入在长度方向大体中间位置上有切口的长螺母的两端所形成的两开口螺孔中而实现连结,当承受过大外力时,所述开口部首先破坏,从而恢复管接头的伸缩挠性。这样,在作用着过大外力之始,就能发挥本来的可伸缩挠性功能,处理起来更加方便、顺利。另外,在本技术的可伸缩挠性管接头中,最好使所述长螺母两端上形成开口的两螺孔都是有底的。这样可以确保在使用前长螺杆有一定的强度,提高成品合格率,使用起来简单容易。以下对附图作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可伸缩挠性管接头剖视图。图2是表示球面环形件变换例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另一实施例的可伸缩挠性管接头的剖视图。图4是又一实施例的可伸缩挠性管接头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长螺母的使用说明放大图。最佳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可伸缩挠性管接头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可伸缩挠性管接头A的剖面结构,该可伸缩挠性管接头A由第一筒状体1、第二筒状体2及第三筒状体3构成。第一筒状体1是由一对有部分球面状外周面4的铸铁制球面环状件1、1构成的,第二筒状体2则由能在筒轴线X方向上相对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筒状体1中的铸铁制套筒2构成。第三筒体状3由有外套于第一筒状体1的各外周面4上的球面状内周面5,并在两端部形成作为连接部的法兰的一对铸铁套管3、3构成。由于可伸缩挠性管接头A是这样的结构,所以上述套筒2与环面环状件1、1及两个套管3、3可伸缩相对摆动地连接,同时在球面环状件1、1与套筒2及套管3、3之间还插入作为密封装置的橡胶密封环8、9。插入这些密封环8、9,则可确保各部件相互间滑动部分的液密封性,进而,密封环8、9由于其面突出于收容密封环8、9的槽腔之上的凸部而受压。即使管道内部水压高,密封环8、9也不易脱出。密封环8、9最好是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等合成橡胶制成。套管3的外侧端部形成与其它管道B连接用的伸出部6,在伸出部6上所形成的通孔与另外管道B的伸出部上的通孔内插入螺钉10,把螺母11拧在螺钉10的头上固紧,就与另外管道B连结上了。然后,把橡胶制护套7跨装在套筒2及套筒3上,以保护各部件的滑动部分。下面,说明球面环状件1的结构。在球面环状件1的内周面上形成环状沟1a,该环状沟1a的内侧与嵌套固定在套筒2端部附近外周面的凹部内的,断面为多角形的不锈钢锁定环17相接,以限制球面环状件1与套筒2在筒轴线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范围。就是说,球面环状件1与套筒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移动时,嵌套在套筒2外周面上的锁定环17就会与在球面环形件1内周面上所形成的环状沟槽1a左右端部的限位沟1b、1c相接,以阻止超越两者的相对移动,从而确保其液密封性,这些限位沟1b、1c上设有与锁定环17面接触的大体与筒轴线垂直的壁。锁定环17沿圆筒形套筒2外周面成环状,其一部分切去成大体C字形。在保持套筒2插入球面环状件1中的状态下,用夹具(图中未示出)可将锁定环17套在套筒2的外周面上,此外,锁定环17的形状最好是剖面为筒轴心线方向略长的,纵∶横=1∶15-1∶2的长方形。特别是,若为纵∶横=1∶18-1∶2的长方形更好,即使受大的外力也不易脱开。图2示出了球面环形件1′的变形例。图2a、图2b为球面环状件1′与套筒2滑接部分的放大图,示出在外力作用下从图2a位置向图2b位置两者相对移动的情况。此外,为了避免烦杂,省去了套管。该球面环状件1′具有环状沟1′a的形状特征,它形成于其内周面上。即,在外力作用下套筒2从图2a位置移到图2b所示位置时,套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伸缩挠性管接头,它包括:第一筒状体(1),(1′)、(21),由形成部分球面状外周面(4)的一对球面环形件构成;第二筒状体(2),由在筒轴线X方向可相对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筒状体(1),(1′)、(21)的套筒构成;第三筒状 体(3),它外套于所述第一筒状体(1),(1′)、(21)的外周面(4)上具有可相互滑动的球面状内周面(5),在两端部上形成连接部(6)的一对外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筒状体(1),(1′)、(21),在内周面上形成环状沟(1a、1 ′a),在筒轴线方向的前后端形成大体与筒轴线垂直的壁(1b、1′b、1c、1′c);所述第二筒状体(2),锁定环(17)可嵌套固定在形成于端部附近的外周面上的凹槽中,当有外力作用时,锁定环(17)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筒状体(1),(1′)、 (21)的前后端的所述壁(1b、1′b、1c、1′c)能形成面接触,以限制其移动;在所述第一筒状体(1),(1′)、(21)与第二筒状体(2)及第三筒状体(3)的各滑动部位上分别插入密封装置(8、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谷健次北村甲藤田靖
申请(专利权)人:大成机工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