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芳基丁内酯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专利法第31条提出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年9月13日,申请号为201710823479.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肝纤维药物中的应用。原申请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全文被本专利技术引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产物化学药物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芳基丁内酯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肝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所致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肝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异常地沉积,而影响肝脏的功能,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必经阶段。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尚有逆转至正常的可能,若进展至肝硬化则无逆转可能,因此寻找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虽在诊治肝纤维化方面有一些进展,但仍缺乏确定有效的药物。而富含木脂素的药材和木脂素的单体在抗肝纤维化的方面都有较好的药效活性。可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思路。木脂素是一类天然酚类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其结构是两个苯丙素单元(C6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芳基丁内酯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二芳基丁内酯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式2所示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芳基丁内酯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二芳基丁内酯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式2所示的结构:
R1
R2
R3
R4
R5
化合物2a
OCH3
O
OCH3
OH
OCH3
化合物2b
H
H2
OCH3
OCH3
O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芳基丁内酯类木脂素类化合物自天然竹叶柴胡提取分离而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芳基丁内酯类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取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成粗粉,用8-10倍量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搅拌加水稀释,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收集萃取液,旋转蒸发,得到各个萃取部分;
2)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溶于乙酸乙酯中使其浓度达到20-50mg/ml,过200-300目的硅胶柱色谱,按照体积比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以4:1,1:1,1:8,1:20,纯甲醇系统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旋转蒸发,得到1:20的洗脱部分;
3)将1:20的洗脱部分溶于乙酸乙酯中使其浓度达到30-80mg/ml,过200-300目的硅胶柱色谱,按照体积比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以2:1等度洗脱;每个馏分收集50ml,记第一个馏分为1#,依次编号,旋转蒸发后按馏分极性合并,得到待分离的洗脱馏分94-109#和110-128#;
4)将待分离的洗脱馏分94-109#溶于乙腈中使其浓度达到30-80mg/ml,采用反相C18柱经行60%乙腈的等度洗脱,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30-280nm,收集41-43min出现的化合物吸收峰;馏分命名为化合物4b;
5)将待分离的洗脱馏分110-128#溶于乙腈中使其浓度达到30-80mg/ml,采用反相C18柱经行50%乙腈的等度洗脱,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30-280nm,收集12-14min出现的化合物吸收峰;馏分命名为化合物1a,收集22-25min出现的化合物吸收峰;馏分命名为化合物4a;
6)正丁醇萃取部分按3倍量丙酮溶液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0min。收集提取液,旋转蒸发,得到正丁醇萃取的丙酮可溶部分和正丁醇萃取的丙酮不可溶部分;
7)将正丁醇萃取的丙酮可溶部分溶于丙酮中使其浓度达到20-50mg/ml,过200-300目的硅胶柱色谱,按照体积比采用乙酸乙酯-甲醇系统以100:1,75:1,25:1,纯甲醇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荣继,刘秀洁,邓玉林,孟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