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03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散热装置,本装置通过冷却液、散热片以及散热风机对充电桩进行降温。冷却液通过蒸发来降低自身温度,然后通过热传导降低充电桩的温度。吸风装置通过吸力降低冷却液表面气态冷却液的浓度,加快冷却液的蒸发速度。气态冷却液通过吸风装置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其压缩为液态,冷凝液通过连接管流回连接框。固定框设有调节装置,用来自动调节冷却液降低充电桩温度的效率。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根据充电桩的温度自动调节工作效率,在保证充分降低充电桩温度的前提下,不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在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组成包括充电模块、辅源及控制系统,因为充电模块及辅源存在一个工作效率问题,一部分热损转化为热能集合在充电桩箱体内部,如果内部环境温度过高,充电系统就容易出故障,因而就要对其进行散热。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在设备内部增加大功率风机组,利用风机组强迫风冷,以达到散热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传统散热理念,散热效率低,不能有效地对充电模块内部散热,且设备成本高。而且上述散热装置不能智能地根据充电桩的温度高低,自动进行调整散热强度,风机组工作强度设低,无法达到充分散热的目的,风机组工作强度设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根据充电桩温度,自动调节工作强度的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散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框。支撑框内设有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外套设有上方开口的固定框,固定框外套设有上方开口的连接框,充电桩本体与固定框之间填充有受热膨胀材料,固定框与连接框之间填充有冷却液,固定框连接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滑动框、以及设置在滑动框内的滑块,滑动框与固定框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滑块包括滑动部分与突出部分,突出部分顶部设有调节块,固定框上设有变量泵,调节块通过移动改变变量泵的流量。吸风装置上方连接有冷凝器,吸风装置与连接框连通,吸风装置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与连接框之间设有用于将冷凝液流回连接框的连接管。作为优选,调节装置的滑动框出口处设有阻止滑块滑动部分滑出滑动框的挡板。作为优选,支撑框与连接框之间、支撑框与吸风装置和支撑框与冷凝器均设有散热片。作为优选,冷凝器周围设有散热风机一。作为优选,支撑框外套设有外框,支撑框与外框之间设有散热风机二,外框上设有若干散热孔。作为优选,散热孔内镶嵌有防尘网。作为优选,外框外表面涂有反射紫外线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冷却液通过蒸发来降低自身温度,然后通过热传导降低充电桩的温度。吸风装置通过吸力降低冷却液表面气态冷却液的浓度,加快冷却液的蒸发速度。气态冷却液通过吸风装置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其压缩为液态,冷凝液通过连接管流回连接框。当冷却液的冷却速度低于充电桩的产热速度,导致充电桩温度过高时,充电桩本体与固定框之间的受热膨胀材料受热体积变大,受热膨胀材料推动滑块滑动,滑块上的调节块将变量泵的流量调高。变量泵与吸风装置电连接,变量泵的流量被调高后,吸风装置的流量也随之调高,冷却液冷却充电桩的速度加快,因此本技术实现了自动调节充电桩温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框;11、散热风机一;12、散热风机二;2、支撑框;21、散热片;3、连接框;31、冷却液;4、固定框;41、受热膨胀材料;5、调节装置;51、滑动框;52、滑块;521、滑动部分;522、突出部分;523、调节块;53、挡板;54、变量泵;6、吸风装置;7、冷凝器;8、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框2。支撑框2内设有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外套设有上方开口的固定框4,固定框4外套设有上方开口的连接框3,充电桩本体与固定框4之间填充有受热膨胀材料41,固定框4与连接框3之间填充有冷却液31,固定框4连接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包括滑动框51、以及设置在滑动框51内的滑块52,滑动框51与固定框4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滑块52包括滑动部分521与突出部分522,突出部分522顶部设有调节块523,固定框上设有变量泵54,调节块通过移动改变变量泵54的流量。吸风装置6上方连接有冷凝器7,吸风装置6与连接框3连通,吸风装置6与冷凝器7连通,冷凝器7与连接框3之间设有用于将冷凝液流回连接框3的连接管8。冷却液31通过蒸发来降低自身温度,然后通过热传导降低充电桩的温度。吸风装置6通过吸力降低冷却液31表面气态冷却液31的浓度,加快冷却液31的蒸发速度。气态冷却液31通过吸风装置6进入冷凝器7,冷凝器7将其压缩为液态,冷凝液通过连接管8流回连接框3。当冷却液31的冷却速度低于充电桩的产热速度,导致充电桩温度过高时,充电桩本体与固定框4之间的受热膨胀材料41受热体积变大,受热膨胀材料41推动滑块52滑动,滑块52上的调节块523将变量泵54的流量调高。变量泵54与吸风装置6电连接,变量泵54的流量被调高后,吸风装置6的流量也随之调高,冷却液31冷却充电桩的速度加快,因此本技术实现了自动调节充电桩温度的目的。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的滑动框51出口处设有阻止滑块52滑动部分521滑出滑动框51的挡板53。上述挡板53的设置可防止滑块52滑动部分521滑出滑动框51,保证了调节装置的可靠性。如图1所示,支撑框2与连接框3之间、支撑框2与吸风装置6和支撑框2与冷凝器7均设有散热片21。散热片21将上述空间集聚的热量扩散到外界,与通过冷却液31冷却充电桩的结构相配合,加快本技术装置对充电桩的冷却效率。如图1所示,冷凝器7周围设有散热风机一11。冷凝器7周围的温度一般都偏高,散热风机一11将其周围的热空气排放到外界,降低其周围的温度。如图1所示,支撑框2外套设有外框1,支撑框2与外框1之间设有散热风机二12,外框1上设有若干散热孔。散热风机二12将支撑框2与外框1之间集聚的热量排放到外界,降低本技术装置的温度。散热孔内镶嵌有防尘网。防尘网能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散热风机一11和散热风机二12中,保持其内清洁,延长其寿命。外框1外表面涂有反射紫外线材料。夏季电动车露天停放,很容易达到高温,上述反射紫外线材料能很好地反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降低电动车吸收紫外线增温的速度。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冷却液31通过蒸发来降低自身温度,然后通过热传导降低充电桩的温度。吸风装置6通过吸力降低冷却液31表面气态冷却液31的浓度,加快冷却液31的蒸发速度。气态冷却液31通过吸风装置6进入冷凝器7,冷凝器7将其压缩为液态,冷凝液通过连接管8流回连接框3。当冷却液31的冷却速度低于充电桩的产热速度,导致充电桩温度过高时,充电桩本体与固定框4之间的受热膨胀材料41受热体积变大,受热膨胀材料41推动滑块52向上滑动,滑块52上的调节块523将变量泵54的流量调高。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内设有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外套设有上方开口的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外套设有上方开口的连接框(3),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固定框(4)之间填充有受热膨胀材料(41),所述固定框(4)与所述连接框(3)之间填充有冷却液(31),所述固定框(4)连接有调节装置(5),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框(51)、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框(51)内的滑块(52),所述滑动框(51)与所述固定框(4)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所述滑块(52)包括滑动部分(521)与突出部分(522),所述突出部分(522)顶部设有调节块(523),所述固定框(4)上设有变量泵(54),所述调节块通过移动改变变量泵(54)的流量,所述连接框(3)上方连接有吸风装置(6),所述吸风装置(6)上方连接有冷凝器(7),所述吸风装置(6)与所述连接框(3)连通,所述吸风装置(6)与所述冷凝器(7)连通,所述冷凝器(7)与连接框(3)之间设有用于将冷凝液流回连接框(3)的连接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内设有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外套设有上方开口的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外套设有上方开口的连接框(3),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固定框(4)之间填充有受热膨胀材料(41),所述固定框(4)与所述连接框(3)之间填充有冷却液(31),所述固定框(4)连接有调节装置(5),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框(51)、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框(51)内的滑块(52),所述滑动框(51)与所述固定框(4)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所述滑块(52)包括滑动部分(521)与突出部分(522),所述突出部分(522)顶部设有调节块(523),所述固定框(4)上设有变量泵(54),所述调节块通过移动改变变量泵(54)的流量,所述连接框(3)上方连接有吸风装置(6),所述吸风装置(6)上方连接有冷凝器(7),所述吸风装置(6)与所述连接框(3)连通,所述吸风装置(6)与所述冷凝器(7)连通,所述冷凝器(7)与连接框(3)之间设有用于将冷凝液流回连接框(3)的连接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树新周爱新周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晶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