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益寿专利>正文

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90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涉及管路加热带的温度控制结构,为解决现有管路加热带结构温控精确度低且无法各别灵活调控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至少一球型温控器以及一人机控制装置,该球型温控器组设于各管路加热带之间,该球型温控器具有可调式控温单元,可由人机控制装置加以整合并各别调控;或者各球型温控器结构上直接设有显示操控界面,可直接显示其温度状态和设定其温度及启闭状态;因此可单独调控每一管路加热带的温度启闭状态及设定值的灵活调控性,使每个管路加热带所属加热区段均能达到所需求的温度,因此管路加热带温度控制的精确度及灵活应变性可得到大幅提升而更符合产业所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尤其涉及管路加热带的温度控制结构。技术背景所谓管路加热带又称为"加热夹克"或者"包覆式加热器",主要用来维持半导体产业中 所使用的真空管路、气体管路中的温度,以防止管路内的流体凝结而出现阻塞现象。现有的管路加热带结构组配型态如图i所示,其各组加热带io上组设有一运作显示灯11,其相邻的两加热带之间则通过电路线12 (包含讯号线)相并联,所述电路线12端部再与一 控制器20连接,进而通过该控制器20控制设定加热带10的温度,而当某一加热带10的温 度差过高或过低时,控制器20与相对应的运作显示灯21也将熄灭或者启动其报警器;此种 现有的管路加热带结构型态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仍存在下述问题由于考虑加热带10并联过长时,其温度会有不平均的现象,因此加热带10通常以数组 并联成一个单元共同控制的型态,然而,该单元中的感测点22只能设置在所有并联加热带 IO中的某一区段位置,假如是其它区段位置失温或损坏时,并无法提供任何警示信息,造成 温控精确度不佳的问题,且欲进行修复时,必须拆下每一区段的加热带10进行检测,造成作 业流程极为耗时而效率低下;相对而言,若要设定其内部加热器的温度时,也只能针对该并 联的所有加热带IO统一升温或降温,而无法达到各别调控的灵活性。因此,针对上述现有管路加热带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 新结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精确度 高以及调控灵活性的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包括至少一球型温控器,具有一预定形态的中空壳体,其外部包括有至少两个电源/讯号传输 端,所述球型温控器的内部则组设有可调式控温单元,所述电源/讯号传输端的内端与该可调 式控温单元相连接,外端与管路加热带预设的电源/讯号组接端相连接,所述球型温控器的一 端还预设有一人机控制装置连接端;一人机控制装置,其内部包括一整合控制单元,外部包括有电源/讯号组设端,所述电源 /讯号组设端可供所述球型温控器的一电源/讯号传输端组接以与整合控制单元相连接,该人 机控制装置外部还包括一显示操控界面,该显示操控界面至少包括用于显示各球型温控器 设定温度以及实际温度的温度显示单元,以及用于调整各球型温控器设定温度以及启闭状态 的调控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操控界面还可直接组设于所述球型温控器外部,该显示操控界面至 少包括用于显示该球型温控器设定温度或者实际温度的温度显示单元,以及用于调整该球 型温控器设定温度以及启闭状态的调控单元。可省略人机控制装置的设置,也可与人机控制 装置相结合使用而具有两种操控选择。通过如上述的创新独特设计,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单独调控每一管路 加热带的温度启闭状态及设定值,使每个管路加热带所属加热区段均能达到所需求的温度, 因此可使真空管路、气体管路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以及灵活应变性得到大幅提升,达到更切合 产业所需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管路加热带结构组配型态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技术的球型温控器的立体图; 图5为本技术的球型温控器结构形态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6为本技术的球型温控器的可调式控温单元电路结构平面简示图; 图7为本技术的球型温控器的可调式控温单元电路图一; 图8为本技术的球型温控器的可调式控温单元电路图二; 图9为本技术的球型温控器的可调式控温单元电路图三; 图10为本技术的球型温控器与人机控制装置组接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的人机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图3,图4,图10所示的是本技术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该实施 例仅供说明之用,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所述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用 以控制管路加热带的温度启闭状态及设定值,该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包括至少一球型温控器30,该球型温控器30具有一预定型态的中空壳体31,其外部包括有 至少两个电源/讯号传输端32,球型温控器30的内部则组设有可调式控温单元33,所述电源 /讯号传输端32的内端与该可调式控温单元33相连接,外端则可与管路加热带40所预设的 电源/讯号组接端41相连接;一人机控制装置50,其内部包括一整合控制单元51,其外部包括有电源/讯号组设端52 可供上述球型温控器的其中一电源/讯号传输端32组接,以与整合控制单元51相连接,该人 机控制装置50外部还包括一显示操控界面53,该显示操控界面53至少包括用于显示各球型 温控器设定温度以及实际温度的温度显示单元531,以及用于调整各球型温控器30设定温度 以及启闭状态的调控单元532 (如设成按键或转钮型态)。其中,该温度显示单元531可为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球型温控器30的电源/讯号传输端32与管路加热带40的电源/讯号组接端41 之间可通过公、母端子320、 410相组接方式达成连接状态(如图3所示)。至于本技术更加具体详细的实施型态,首先就该球型温控器30而言,其可调式控温 单元33的电子构件配置如图6所示,其包括一温度量测端J3用于量测所属管路加热带的温 度,其端子J4则与管路加热带的加热器相连接,其端子Jl则对应前述球型温控器30的其中 一电源/讯号传输端32,用于连接人机控制装置50,图中的端子J5用于输入电源,此可调式 控温单元33运作时的原理是经由该温度量测端J3测量所属管路加热带的温度,当所测的 温度低于设定值,则由可调式控温单元33中的继电器35送电给加热器(即端子J4),以使 管路加热带的温度上升至预设的温度,而当管路加热带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则由该继电器 35将供电给加热器(即端子J4)的电路切断,即可使管路加热带的温度下降。而有关该可调 式控温单元33的更具体电路图如图7、图8、图9所示。再如图ll所示,是该人机控制装置50的更具体的控制电路型态,其动作原理是:其操作 界面所输入的讯息先通过解码器54及讯号转换器55之后,传输给一微电脑处理控制器56进 行整合,再将其控制码经一后解码器57转成讯号之后输出至球型温控器。又如图5所示,是本技术结构型态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球型温控器30B的外部直接组设有显示操控界面36,该显示操控界面36至少包括用于显示该球型温控器30B设定温度或者实际温度的温度显示单元361,以及用于调整该球型温控器30B设定温度及启闭状态的调控单元362;本实施例中,由于各球型温控器30B的设定温度及启闭状态可由其本身所设的调控单元362独立调整,且温度的显示也可由其本身所设的温度显示单元361加以显示,因此可省略上述人机控制装置50的设置,但同样可达 到单独调控每一管路加热带的温度启闭状态及设定值的灵活调控性。当然,本实施例所揭示 的球型温控器30B就实际应用面而言,也可与上述人机控制装置50 (如图2、图10所示)相 结合使用,从而能达到可由人机控制装置50调控管路加热带温度,或者是由各球型温控器分 别调控的两种操控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加热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球型温控器,具有一预定形态的中空壳体,其外部包括有至少两个电源/讯号传输端,所述球型温控器的内部则组设有可调式控温单元,所述电源/讯号传输端的内端与该可调式控温单元相连接,外端与管路加热带预设的电源/讯号组接端相连接,所述球型温控器的一端还预设有一人机控制装置连接端;一人机控制装置,其内部包括一整合控制单元,外部包括有电源/讯号组设端,所述电源/讯号组设端可供所述球型温控器的一电源/讯号传输端组接以与整合控制单元相连接,该人机控制装置外部还包括一显示操控界面,该显示操控界面至少包括:用于显示各球型温控器设定温度以及实际温度的温度显示单元,以及用于调整各球型温控器设定温度以及启闭状态的调控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益寿唐世豪
申请(专利权)人:谢益寿唐世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