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力弹簧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629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弹性伸缩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恒力弹簧吊架,包括壳体和载荷拉杆,所述壳体中空,载荷拉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载荷拉杆下端从壳体的底盖上伸出壳体外,载荷拉杆上端固定有一拉板,所述拉板和壳体底盖之间设有若干碟形弹簧组,各碟形弹簧组由一个碟形弹簧或若干个碟形弹簧叠合而成,相邻两碟形弹簧组之间反向设置,所述碟形弹簧的内锥高度与其厚度之比为1.5-2.0,对合设置的两碟形弹簧组之间设有防止碟形弹簧翻边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碟形弹簧的零刚度特性,制成了恒力弹簧吊架,其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制造成本低,使用可靠;可应用在各种需要悬吊和支撑的场所。(*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伸縮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恒力弹簧吊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伞型结构恒力弹簧吊架,其公开号为CN1648504A, 其主要包括外壳、弹簧、载荷拉杆、载荷拉板、拉板轴、拉板轴轨道、压轴、 回转框架、载荷轴、吊杆轴、拉板、主轴、固定框架、压板、载荷轴滑道; 固定框架与外壳成整体结构,固定框架中心垂线处设有载荷轴滑道,载荷轴 滑道两侧各设有一向下的平面;两支回转框架通过共用的载荷轴,两支拉板 的一端通过共用的拉板轴,拉板的另一端与各自的压轴相连接,形成可以变 换角度的等边四边形;载荷拉板上端与载荷轴相连,中部的拉板滑道放置拉 板轴,拉板轴可在拉板滑道内滑移,同时拉动拉板和两回转框架作相应运动; 固定框架上的载荷滑道通过共用的载荷轴将两支回转框架和载荷拉板连接成 可滑动的整体,两支主轴在平面上可进行相对或相背的线位移;两支回转框 架上的两支压轴,压在同一压板上,压板的另一面设置有弹簧,压轴在压板 上可进行相对或相背的线位移。其工作时,当载荷拉杆受向下拉力时,压轴 承受向下的力,主轴承受向上的力,随载荷拉杆位移量的变化,弹簧在压轴 和压板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载荷拉杆、压轴与主轴的中心距离同时发生 变化,并达到力矩平衡,该装置可以在狭小空间使用,可以用标准弹簧制造 任意刚度的可变弹簧吊架,具有小载荷、大位移的物理特性,可满足电气化 铁路接触网张力补偿器的特殊要求。但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力弹簧吊架,使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恒力弹簧吊架,包括壳体和载荷 拉杆,所述壳体中空,载荷拉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载荷拉杆下端从壳体的 底盖上伸出壳体外,载荷拉杆上端固定有一拉板,所述拉板和壳体底盖之间 设有若干碟形弹簧组,各碟形弹簧组由一个碟形弹簧或若干个碟形弹簧叠合 而成,相邻两碟形弹簧组之间反向设置,所述碟形弹簧的内锥高度与其厚度 之比为1.5 — 2.0,对合设置的两碟形弹簧组之间设有防止碟形弹簧翻边的限 位块。当碟形弹簧的内锥高度与其厚度比大于1.3时,这样的碟形弹簧在使用 中容易翻边,在机械领域内,这样的碟形弹簧习惯上是不能作为弹簧使用的, 但是这样的弹簧又恰好具有零刚度特性,即在碟形弹簧达到一定的负荷时, 即使碟形弹簧的变形继续增大,其负荷也基本不再变化,尤其是内锥高度与其厚度之比为1.5—2.0的碟形弹簧,其零刚度特性很好,同时其强度也不至于太低,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成在一定载荷下具有大位移特性的恒力吊架, 但必须要同时解决碟形弹簧突然翻边和突然压平的问题,本技术采用限 位块来填充对合设置的两碟形弹簧组之间的部分空间,使碟形弹簧既有变形 的余地,又不至于翻边或压平,本技术克服了技术偏见,达到了意想不 到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更加简单,装配容易,制造成本低,使用可靠;恒定度可达到JB/T8130.1 — 1999 "恒力弹簧吊架"的6% 以下的技术要求,可应用在各种需要减少位移应力的地方,如电站锅炉本体、 发电厂的汽、水、烟、风管及燃烧器等悬吊部分,以及石油、化学工业中需 要此类悬吊和支撑的场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碟形弹簧结构示意图。其中,l拉板、2碟形弹簧、3载荷拉杆、4壳体、5限位块,6弹簧座,7底盖。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为恒力弹簧吊架,包括壳体4和载荷拉杆3,壳体4中空,载荷拉杆3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载荷拉杆3下端从壳体4的底盖上伸出壳体4 外,载荷拉杆3上端固定有一拉板1,所述拉板1和壳体4的底盖7之间设 有若干碟形弹簧组,所述每一碟形弹簧组均有两片相同的碟形弹簧2叠合而 成(叠合是指若干碟形弹簧同向叠加在一起);相邻两碟形弹簧组之间反向设 置,所述碟形弹簧2的内锥高度ho与其厚度t之比为1.5 —2.0,其最佳取值 为1.75,对合设置的两碟形弹簧组之间设有防止碟形弹簧2翻边的限位块5 (对合设置是指碟形弹簧的大径端相向设置);限位块5与碟形弹簧2之间留 有间隙,以保证碟形弹簧2有一定的变形余地,同时又不至于翻边或压平; 所述底盖7与最接近的碟形弹簧组之间设有弹簧座6。工作时,壳体4上端与载荷拉杆3下端分别与外界装置相连接,当载荷 拉杆3受预载安装力的作用下,碟形弹簧2变形进入零刚度特性区域,此时, 尽管载荷拉杆3伸长量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其受力也基本保持不变,保持横 张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各碟形弹簧组可以由一个碟形弹簧 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碟形弹簧叠合而成,通过改变每组中碟形弹簧的结构 参数和数目,来改变载荷拉杆上的载荷的大小。权利要求1、一种恒力弹簧吊架,包括壳体和载荷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空,载荷拉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载荷拉杆下端从壳体的底盖上伸出壳体外,载荷拉杆上端固定有一拉板,所述拉板和壳体底盖之间设有若干碟形弹簧组,各碟形弹簧组由一个碟形弹簧或若干个碟形弹簧叠合而成,相邻两碟形弹簧组之间反向设置,所述碟形弹簧的内锥高度与其厚度之比为1.5-2.0,对合设置的两碟形弹簧组之间设有防止碟形弹簧翻边的限位块。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恒力弹簧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碟 形弹簧组均有两片相同的碟形弹簧构成。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恒力弹簧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与 最接近的碟形弹簧组之间设有弹簧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弹性伸缩机械装置
内的一种恒力弹簧吊架,包括壳体和载荷拉杆,所述壳体中空,载荷拉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载荷拉杆下端从壳体的底盖上伸出壳体外,载荷拉杆上端固定有一拉板,所述拉板和壳体底盖之间设有若干碟形弹簧组,各碟形弹簧组由一个碟形弹簧或若干个碟形弹簧叠合而成,相邻两碟形弹簧组之间反向设置,所述碟形弹簧的内锥高度与其厚度之比为1.5-2.0,对合设置的两碟形弹簧组之间设有防止碟形弹簧翻边的限位块。本技术利用碟形弹簧的零刚度特性,制成了恒力弹簧吊架,其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制造成本低,使用可靠;可应用在各种需要悬吊和支撑的场所。文档编号F16L3/21GK201162888SQ200820031529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徐一鸣, 斌 郭 申请人:扬州核威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力弹簧吊架,包括壳体和载荷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空,载荷拉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载荷拉杆下端从壳体的底盖上伸出壳体外,载荷拉杆上端固定有一拉板,所述拉板和壳体底盖之间设有若干碟形弹簧组,各碟形弹簧组由一个碟形弹簧或若干个碟形弹簧叠合而成,相邻两碟形弹簧组之间反向设置,所述碟形弹簧的内锥高度与其厚度之比为1.5-2.0,对合设置的两碟形弹簧组之间设有防止碟形弹簧翻边的限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斌徐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核威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