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96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包括:摩擦材料;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消音片;所述摩擦材料、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和所述消音片依次水平设置,固定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通过多层组合式结构实现摩擦片背板的可调节性,从而实现对制动NVH的优化。

Multilayer combined friction plate back plat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layer combined friction plate back plate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friction material; at least two friction plate back plates; muffler plate; the friction material, at least two friction plate back plates and the muffler plate are successively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fixed as a whole. The multilayer combined friction plate back plat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djustability of the friction plate back plate through the multilayer combined structure, thus realiz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brake NV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涉及一种摩擦片背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
技术介绍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车辆的NVH问题是国际汽车业各大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关注的问题之一。有统计资料显示,整车约有1/3的故障问题是和车辆的NVH问题有关系。制动噪声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汽车制动时的尖叫声既产生噪声污染,又严重影响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损害人们的健康。现有技术中,摩擦材料通过底料粘结在摩擦片背板上,当进行制动时活塞通过摩擦片夹紧制动盘,容易产生振动而导致制动异响。现有的摩擦片背板结构导致摩擦片在工作中的制动噪声较大,尤其是高频转弯的制动噪声,严重影响驾驶员及乘客的乘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通过多层组合式结构实现摩擦片背板的可调节性,从而实现对制动NVH的优化。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包括:摩擦材料;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消音片;所述摩擦材料、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和所述消音片依次水平设置,固定为一体。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摩擦材料表面设置有第一预设数量的凸台,所述摩擦片背板上设置第一预设数量的开孔,所述凸台与所述开孔相适配,所述摩擦材料粘结在相邻的摩擦片背板上。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为3-6个。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靠近所述消音片的摩擦片背板上设置有卡扣机构,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和所述摩擦材料固定在一起。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背板上设置有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消音片上设置有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适配,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螺钉将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和所述消音片相固定。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为3-6个。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包括一种或多种材质的摩擦片背板。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当包括多种材质的摩擦片背板时,同一材质的摩擦片背板相邻设置。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材质的摩擦片背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材质的摩擦片背板。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材质为钢板,所述第二材质为铁板。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多层组合式结构实现摩擦片背板的可调节性,实现对制动的减震与降噪效果,从而实现对制动NVH的优化;(2)通过组合背板选择来改变背板总体厚度,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于一实施例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于一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摩擦材料11凸台2摩擦片背板21第一材质的摩擦片背板22第二材质的摩擦片背板23开孔24卡扣机构25第一安装孔3消音片31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通过多层组合式结构实现摩擦片背板的可调节设置,既可以实现车辆制动时的NVH优化,又可以满足摩擦片背板厚度的不同需求,极具实用性。如图1和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包括:摩擦材料1,是一种应用在动力机械上,依靠摩擦作用来执行制动和传动功能的部件材料。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2,可包括一种或多种材质的摩擦片背板。其中,摩擦片背板的数量可调,摩擦片背板的材质可选,从而满足摩擦片厚度和性能的特定需求。当包括不同材质的摩擦片背板时,同一材质的摩擦片背板相邻设置。如图1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第一材质的摩擦片背板21和一个第二材质的摩擦片背板22。其中,第一材质的摩擦片背板21相邻设置,再与第二材质的摩擦片背板22相接触。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材质的摩擦片背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材质的摩擦片背板,从而基于不同材质的性能实现制动NVH的进一步优化。需要说明的是,摩擦片背板可以采用不同材质,不限于某一种材质。考虑到固有频率的不同可以选择,钢板,铁板,铜板等。考虑到不同的压缩变性量也可以用不同的材质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材质为钢板,所述第二材质为铁板。消音片3,用于在车辆制动时进行减振和降噪,通常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摩擦材料1、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2和所述消音片3依次水平设置,固定为一体。具体地,同一方向上,所述摩擦材料1、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2和所述消音片3依次叠放,并相互固定,成为一体,从而构成本技术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摩擦材料1表面设置有第一预设数量的凸台11,所述摩擦片背板2上设置第一预设数量的开孔23,所述凸台11与所述开孔23在位置上和大小上均相适配,所述摩擦材料2粘结在相邻的摩擦片背板2上,从而实现了所述摩擦材料1与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2之间的固定连接。优选地,靠近所述消音片的摩擦片背板上设置有卡扣机构24,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和所述摩擦材料1固定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所述摩擦材料1与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2之间的固定连接。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为3-6个。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为4个。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背板2上设置有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安装孔25,所述消音片3上设置有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二安装孔31,所述第一安装孔25与所述第二安装孔31在位置和大小上均相适配,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25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1的螺钉将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2和所述消音片3相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25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1为螺纹孔。于本技术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摩擦材料;/n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n消音片;/n所述摩擦材料、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和所述消音片依次水平设置,固定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摩擦材料;
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
消音片;
所述摩擦材料、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和所述消音片依次水平设置,固定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表面设置有第一预设数量的凸台,所述摩擦片背板上设置第一预设数量的开孔,所述凸台与所述开孔相适配,所述摩擦材料粘结在相邻的摩擦片背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为3-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消音片的摩擦片背板上设置有卡扣机构,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摩擦片背板和所述摩擦材料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摩擦片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背板上设置有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安装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赋超
申请(专利权)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