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35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冲压模具,包括基座、公模仁和母模仁,所述公模仁固定于基座上,母模仁设置于公模仁上方,并可相对于基座上下移动,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分别设有对应的公模仁接触面和母模仁接触面,所述公模仁设有不少于1个抽板槽和与抽板槽相配合的抽板,所述抽板上设有不少于1个模针孔,所述模针孔的深度与抽板的厚度之比为1:8‑1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上述电子元件冲压模具生产注塑件,注塑件上的金属针的插入深度控制精确,金属针和注塑件连接的稳定性高,生产效率高。

Stamping di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stamp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male die kernel and a female die kernel. The male die kernel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the female die kernel is arranged above the male die kernel, and can move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base. The male die kernel and the female die kerne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orresponding male die kernel contact surface and female die kernel contact surface, and the male die kerne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drawing board slot and drawing board slot The matched drawing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die pinhole, and the ratio of the depth of the die pinhole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drawing board is 1:8-100.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 stamping die to produce the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the insertion depth control of the metal needle on the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is accurate, the connection stability of the metal needle and the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is high,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元件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加工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电子元件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滤波器是电气设备中常用的电子元件,滤波器的构造中通常包含一个绝缘底座,底座的特定位置需要插入金属针用于电导线的固定或连接。现有技术中,底座的生产大多是利用冲压设备冲压成型,底座上预留用于插针的模针孔,底座上的金属针是在后续工序中插入模针孔中。上述生产方式的局限在于金属针与模针孔采用的是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金属针的固定不牢固,经常出现金属针从模针孔中脱落的情况,成品率低。并且,点子元件上的金属针的长度只有几毫米,直径较小,插针的过程操作困难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冲压模具,通过在模具上预留模针孔,将金属针预先设置于模具上,注塑时,金属针直接被软化的底座包裹,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出的电子元件成品率高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子元件冲压模具,包括基座、公模仁和母模仁,所述公模仁固定于基座上,母模仁设置于公模仁上方,并可相对于基座上下移动,母模仁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和基座之间通过液压装置相连,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分别设有对应的公模仁接触面和母模仁接触面,两个接触面之间形成多个注塑腔,注塑腔与进料管相连通,所述公模仁设有不少于1个抽板槽和与抽板槽相配合的抽板,所述抽板上设有不少于1个模针孔。抽板插入抽板槽后,在抽板槽靠近母模仁的一侧形成与公模仁接触面,所述模针孔的深度与抽板的厚度之比为1:8-100。电子元件冲压模具在使用时,每冲压一次,需要在模针孔处进行一次插针动作,公模仁和母模仁二者在顶板和底座上通过液压装置相连接,其本身的操作空间十分局限。本专利技术将一体的公模仁设置成可相对分离或组合的抽板槽和抽板,注塑腔位于抽板上。使用时,将抽板从抽板槽中分离出,转移至插针工作台,配合机械手臂,快速而便捷的完成插针动作。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插针方式,金属针与注塑件之间是过盈配合,金属针插入注塑件的一端应小于或等于注塑件上与金属针相配合的孔的直径。而通过模针孔预先设置金属针的方式,金属针插入注塑件中的一端是暴露在模针孔外的,此端可设置有针帽,针帽的直径可以大于金属针的直径,该设置对于金属针与注塑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述抽板的两侧设有轨道槽。抽板槽上设有与轨道槽相配合的条形凸起,二者配合,抽板的顶面精确的落在公模仁的接触面上,并能承受液压机的压力。所述抽板末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锥台形。锥台形的把手便于将抽板从抽板槽中取出,对于手动转移抽板具有较高的便捷性。所述抽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母模仁上设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和定位孔保证了压模的准确性。所述模针孔中设有限位针,所述限位针的直径与模针孔的直径之比为1:1.1-1.5。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电子元件上金属针凸出注塑件的长度要求不同。限位针的长度与模针孔的深度之比为1:1.1-10。通过在模针孔中设置不同长度的限位针,可调节注塑件上的金属针的凸出高度。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上述电子元件冲压模具生产注塑件,注塑件上的金属针的插入深度控制精确,金属针和注塑件连接的稳定性高,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抽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示意图图中:1、顶板2、基座3、母模仁4、公模仁5、轨道槽6、定位孔31、抽板槽32、抽板321、模针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电子元件冲压模具,包括基座2、公模仁3和母模仁4,所述公模仁3固定于基座上2,母模仁4设置于公模仁3上方,并可相对于基座2上下移动,母模仁4的上方设有顶板1,顶板1和基座2之间通过液压装置相连,所述公模仁3和母模仁4分别设有对应的公模仁接触面和母模仁接触面,两个接触面之间形成多个注塑腔,注塑腔与进料管相连通,所述公模仁3设有不少于2个抽板槽31和与抽板槽31相配合的抽板32,所述抽板32上设有不少于1个模针孔321,所述模针孔321的深度与抽板32的厚度之比为1:8-100。所述抽板32的两侧设有轨道槽5。所述抽板32末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锥台形。所述抽板32上设有定位孔6,所述母模仁4上设有与定位孔6相配合的定位柱。所述模针孔321中设有限位针,所述限位针的直径与模针孔的直径之比为1:1.2。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元件冲压模具,包括基座、公模仁和母模仁,所述公模仁固定于基座上,母模仁设置于公模仁上方,并可相对于基座上下移动,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分别设有对应的公模仁接触面和母模仁接触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设有不少于1个抽板槽和与抽板槽相配合的抽板,所述抽板上设有不少于1个模针孔,所述模针孔的深度与抽板的厚度之比为1:8-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元件冲压模具,包括基座、公模仁和母模仁,所述公模仁固定于基座上,母模仁设置于公模仁上方,并可相对于基座上下移动,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分别设有对应的公模仁接触面和母模仁接触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设有不少于1个抽板槽和与抽板槽相配合的抽板,所述抽板上设有不少于1个模针孔,所述模针孔的深度与抽板的厚度之比为1:8-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板的两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晶马小民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合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