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烈生专利>正文

省心安全轮胎与专用轮毂的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784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省心安全轮胎与专用轮毂的连接方法,每个口子形胎腔(3)内嵌入一个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由弹性体制成,在弹性体中置入二种不同性质的纤维,一种为弹性体纤维,另一种为非弹性体纤维,弹性体纤维的置入围绕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横向一周均匀分布,非弹性体纤维的置入围绕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纵向方向均匀分布,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纵向方向在非弹性体纤维的约束下不会被拉长,横向方向在弹性体纤维的非约束下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会被撑大紧贴口子形胎腔(3)的壁,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和舒适性,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扎破或爆掉无需修补,只需进行更换。

The connection method between the safety tire and the special hub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ion method of a heart-saving safety tire and a special wheel hub. A selective restraint micro air bag (5) is embedded in each tire cavity (3). The selective restraint micro air bag (5) is made of an elastomer, and two kinds of fiber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are placed in the elastomer, one is an elastomer fiber, the other is a non elastomer fiber. The placement of the elastomer fiber surrounds the selective restraint micro air bag\uff08 5) the placement of the non elastic fibers is even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selective restraint microbags (5),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selective restraint microbags (5) filled with high pressure gas will not be elongated under the restraint of the non elastic fibers, and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of the selective restraint microbags (5) will be propped up close to the mouth shaped cavity (3) under the non restraint of the elastic fibers \uff09In this way,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comfort of the tire are greatly improved. The selective restraint micro air bag (5) punctures or bursts without repair and only needs to be repla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省心安全轮胎与专用轮毂的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省心安全轮胎与专用轮毂的连接方法,其功能在于提供一种扎破漏气或爆胎后依然能够长久行驶的安全轮胎,只需将嵌入胎腔内已破损的那个选择性约束微气囊进行更换式维修即可,更换新的轮胎只需利用内六角扳手将轮毂凹槽开口端的固定螺栓旋转出来,轮胎与轮毂就可实现分离。
技术介绍
1888年诞生第一条充气自行车轮胎至今,轮胎工业已历经百年的发展,子午胎、防爆轮胎、防扎子午胎与汽车轮毂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基于自行车轮胎与轮圈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子午胎与轮毂连接固定是靠气压来实现的,一旦扎破漏气或爆胎失去胎压的支撑,轮胎与轮毂就会分离无法正常行驶甚至引发交通事故,防爆轮胎通过加强两侧的胎壁提供支撑,即使扎破或爆胎依然可实现正常行驶,但是一旦扎破漏气再行驶轮胎是要报废的且舒适性较差,必需配上好的悬架系统才能克服舒适性不佳的缺点。1913-1926年,因专利技术了帘线和炭黑技术,为轮胎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轮胎技术一直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如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轿车轮胎由低压轮胎过渡到超低压轮胎,40年代轮胎开始逐步向宽轮辋过渡,40年代末无内胎轮胎出现,50年代低断面轮胎问世。1946年米其林公司为子午线轮胎申请了专利,许多新技术的出现得益于米其林公司首创的子午线结构轮胎,子午线轮胎的专利技术是轮胎工业中的一场革命。子午线轮胎一经面试,就很快占据整个市场,被几乎所有类型的汽车使用,近30年里令其它同行难以望其项背。与斜交线轮胎相比子午线轮胎的优势是:寿命长、接地面大、抓地更好节省燃油消耗、转弯稳定、刺破率低。缺点:恶劣极端条件下仍会爆胎从而引发交通事故,一旦刺破漏气需有专业人员进行修补或更换备胎。RSC防爆轮胎,泄气的情况下仍然可以80公里/小时的车速行驶200公里。相对于子午线轮胎而言,RSC防爆轮胎从安全性划分级别可定位第二代产品。RSC防爆轮胎缺点:舒适性不好、减震偏硬,只适合沥青路面跑,2、修补非常麻烦,一般的卸胎机拆不下来,以至于防爆胎被扎就得换新的,3、轮胎较重胎噪大。二代RSC防爆轮胎仍然不是理想的产品,于是人们开始探索研发第三代免充气轮胎,如:米其林公司推出的TweeL免充气轮胎,尤其是美国公司专利技术的一款无需充气的蜂巢轮胎。该产品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研发,资助金额高达1800万美元,这种仿生轮胎它将原来的充气部分用六角形蜂巢结构来代替,可起到与传统轮胎类似的减震作用。其优点:有能力信封道路危险及节省维修费用,其最大缺陷在于:无法轻量化,外观和燃油经济性无法满足轿车的高要求,承载能力、舒适性、高速行驶产生的胎噪三者无法同时兼顾和性能提升,应用范围受限只能应用于特种车辆。2014年07月16日,本人对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申请了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351174.2),2015年2月至4月28日本人对原始的专利技术构想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采用纯手工方法做出来可用于汽车行驶测试的轮胎样品,测试结果证明,即使轮胎被扎破或爆掉其中的一两个胎囊,其依然能正常行驶,只是会有点颠簸,只需将扎破的胎囊抽出来插入一个新的胎囊就完成维修了!2015年04月29日对优化后的方案又申请了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510228977.3)。2015年8月份本人带着技术尚未成熟的轮胎样品登上了央视创业英雄会寻求融资,由于准备不足和技术的成熟还不够未拿到投资。相对于蜂巢轮胎而言,我方申请的201510228977.3技术方案其重量有了大幅度减轻且胎腔构造得到了极度简化,而相对于子午胎而言,其轻量化、承载能力的提升依然受限且存在较大差距。近两年来跟轮胎厂的高级工程师探讨和交流获知,轻量化、承载能力、舒适性同时提升依靠现有的思路几乎无法克服。而近期近一年的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一种方案可以同时克服轮胎轻量化、承载能力、舒适性不足的问题。省心安全轮胎与专用轮毂连接方法将是一次重大突破,该技术方案使得胎体支撑辐条(或称胎体支撑框架)厚度、硬度不受限制,在胎体支撑辐条中置入纤维布提高其抗撕裂性,其厚度只需0.5-1mm,硬度(指辐条柔韧性所提供的支撑力)可以和帆布一样柔软既毫无支撑力,也可以和蜂巢轮胎的硬度一样均属于应用范围,借助一种选择性约束微气囊来承载重量,胎体支撑辐条主要起隔舱作用,而非承载重量的作用。选择性约束微气囊由弹性体制成,在弹性体中置入二种不同性质的纤维,一种为弹性体纤维,另一种为非弹性体纤维,弹性体纤维的置入围绕选择性约束微气囊的横向一周均匀分布,非弹性体纤维的置入围绕选择性约束微气囊的纵向方向均匀分布,选择性约束微气囊的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纵向方向在非弹性体纤维的约束下不会被拉长,横向方向在弹性体纤维的非约束下选择性约束微气囊会被撑大紧贴口子形胎腔的壁,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和舒适性,选择性约束微气囊扎破或爆掉无需修补,只需进行更换。该专利技术全新的技术方案使得轮胎的整体性能非常具有竞争力,对于海量的乘用车用户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给28个独立的微气囊一个一个充气麻烦的问题,我方已有解决方案,只需借助一个环形的简易充气装置即可,环形简易充气装置上有28个充气针管,针管的间隔距离与选择性约束微胎囊的间隔距离一致即可插入,一次性完成对28个选择性约束微气囊的充气和对胎压的一致性起调节作用)我方申请的201510228977.3专利中轮胎技术方案与日本非空气式轮胎(CN101519022、JP2011-183894A)均属于非充气轮胎与充气轮胎两者的结合体,201510228977.3专利中轮胎与轮毂连接方法又恰巧与日本另一项专利(WO2014/103721A)有相同之处,由于我方申请专利时未做检索,我方的技术方案它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确切的讲两者是不可叠加的,需要创造性技术方案两者才可整合,未做检索的情况下导致很多核心的细节未写入说明书中,目前还在答辩中,能否授权还是个未知数,因此这次说明书的撰写会着重写入每一处的创新和进步。为什么说CN101519022与WO2014/103721A两者是不可简单叠加和整合,CN101519022非空气轮胎兼顾了非充气轮胎的功能和充气轮胎的特点,非充气轮胎拥有绝对的安全性,为什么胎腔内还要插入充气的气袋辅助支撑呢,这样做难道不是在画蛇添足吗?当然不是,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充气胎囊的辅助支撑,从而优化非充气轮胎的构造达到减轻轮胎的整体重量,提高承载能力及满足高速行驶的需要。WO2014/103721A专利文件图1轮毂的构造显示有六道凹槽和六排孔,每排有三个孔,这说明轮毂厚实需打孔来减轻轮毂的重量(或者有助于轮毂电机的安装所以要很厚实),这么厚实的轮毂必然太重无法满足乘用车高速行驶的需要,若太薄其结构强度肯定不够,只能用于特种车辆上。而CN101519022的技术方案是需要满足高速行驶的需要既两者不可整合。传统轿车轮毂的轮辋壁很薄,但其强度却很高,其奥妙在于特殊的构造,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成异形的U形结构,轮辋的内侧壁是轮辐端口径小,另一端口径大的圆锥形壁,轿车轮毂的内侧壁之所以是一个圆锥形是由脱模工艺决定的。我方配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省心安全轮胎与专用轮毂的连接方法,它由胎面(1)、带束层(2)、口子形胎腔(3)、隐形气嘴(4)、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胎凸体(6)、轮毂凹槽(7)、轮胎(8)、轮毂(9)组成,绕轮胎一周360度,胎侧面上设置若干个形状一致的口子形胎腔(3),口子形胎腔(3)的数量以28和30个为最佳,其特征在于:每个口子形胎腔(3)内嵌入一个带隐形气嘴(4)的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组成一阵列,隐形气嘴(4)与篮球、足球的气嘴一致不凸出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凸入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内腔中,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由弹性体制成,在弹性体中置入二种不同性质的纤维,一种为弹性体纤维,另一种为非弹性体纤维,弹性体纤维的置入围绕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横向一周均匀分布既口子形胎腔(3)的四壁一周方向均匀的分布,非弹性体纤维的置入围绕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纵向方向均匀分布既口字形胎腔(3)的两端口方向均匀分布,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纵向方向在非弹性体纤维的约束下不会被拉长,横向方向在弹性体纤维的非约束下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会被撑大紧贴口子形胎腔(3)的壁,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和舒适性,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扎破或爆掉无需修补,只需进行更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省心安全轮胎与专用轮毂的连接方法,它由胎面(1)、带束层(2)、口子形胎腔(3)、隐形气嘴(4)、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胎凸体(6)、轮毂凹槽(7)、轮胎(8)、轮毂(9)组成,绕轮胎一周360度,胎侧面上设置若干个形状一致的口子形胎腔(3),口子形胎腔(3)的数量以28和30个为最佳,其特征在于:每个口子形胎腔(3)内嵌入一个带隐形气嘴(4)的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组成一阵列,隐形气嘴(4)与篮球、足球的气嘴一致不凸出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凸入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内腔中,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由弹性体制成,在弹性体中置入二种不同性质的纤维,一种为弹性体纤维,另一种为非弹性体纤维,弹性体纤维的置入围绕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横向一周均匀分布既口子形胎腔(3)的四壁一周方向均匀的分布,非弹性体纤维的置入围绕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纵向方向均匀分布既口字形胎腔(3)的两端口方向均匀分布,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的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纵向方向在非弹性体纤维的约束下不会被拉长,横向方向在弹性体纤维的非约束下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会被撑大紧贴口子形胎腔(3)的壁,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和舒适性,选择性约束微气囊(5)扎破或爆掉无需修补,只需进行更换。


2.省心安全轮胎与专用轮毂的连接方法,轮毂(9)的轮辋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烈生
申请(专利权)人:汪烈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