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61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属于汽车领域。包括汽车车身,汽车车身包括车身壳体、车门以及车窗;车身壳体中的顶盖、地板、前壁板、行李舱隔板的内侧均贴有真空绝热板,各车门的内侧也贴有真空绝热板。通过将真空绝热板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可显著减少车内与车外的热交换,从而减少电力消耗,通过节流的方式增加汽车续航能力。

A new energy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energy vehicle, which belongs to the automobile field. Including the car body, the car body includes the body shell, the door and the window; the top cover, the floor, the front wall plat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partition in the body shell are all pasted with vacuum heat insulation plates, and the inner side of each door is also pasted with vacuum heat insulation plates. By applying the vacuum heat insulation board to the new energy vehicle, the heat exchang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vehicle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 as to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and increase the vehicle's endurance through thrott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了真空绝热板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该类车具有环保、节能、清洁等优点,在未来的汽车发展中,属于新兴的主力军。新能源车因不像传统燃料动力车那样普及,没有遍布街巷的加油站,因此续航能力常常作为新能源车评价的主要指标。续航能力提升,一方面需要开源,如常见的增加电池容量、增加气瓶容积等手段,另一方面需要节流,如减少空调耗能、减少汽车内部其他电子产品的耗电量等手段。本技术将从其他方向入手,提出一种应用了真空绝热板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了真空绝热板的新能源汽车,通过节流的方式增加汽车续航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汽车车身,汽车车身包括车身壳体、车门以及车窗;车身壳体中的顶盖、地板、前壁板、行李舱隔板的内侧均贴有真空绝热板,各车门的内侧也贴有真空绝热板。进一步,真空绝热板的板厚为5~20mm,导热系数为1.0~8.0mW(m.K),由包覆在外的阻隔袋以及设置在阻隔袋内的芯材、吸气剂构成。进一步,真空绝热板中的芯材由玻璃微纤维、玻璃短纤、无机矿物棉、无机矿物粉或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制成。进一步,真空绝热板为单片或多片层叠。进一步,真空绝热板通过中间连接体对应粘贴在车身壳体及车门上,中间连接体为双面胶、热熔胶或扣件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真空绝热板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可显著减少车内与车外的热交换,从而减少电力消耗,通过节流的方式增加汽车续航能力。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汽车车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俯视图(顶盖内装真空绝热板);图4为真空绝热板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车门—1、车窗—2、顶盖—3、地板—4、前壁板—5、行李舱隔板—6、真空绝热板—7、阻隔袋—701、芯材—702、吸气剂—70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4,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汽车车身,汽车车身包括车身壳体、车门1以及车窗2;车身壳体中的顶盖3、地板4、前壁板5、行李舱隔板6的内侧均贴有真空绝热板7,各车门的内侧也贴有真空绝热板7。新能源汽车在车辆高速移动过程中,车体与外部会进行大量的能量交换。新能源汽车只要开空调就会减少续航里程,而车身壳体中的顶盖3、地板4、前壁板5、行李舱隔板6与车门1、车窗2共同围成驾驶舱、乘员舱的封闭式舱体,通过在除车窗2外的其余部分上增加真空绝热板,可以有效的减少内外热交换,降低耗电量,进而达到提高续航里程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真空绝热板7通过中间连接体对应粘贴在各部分的内侧。中间连接体可为双面胶、热熔胶或扣件中的一种。具体的,对于双层、中空的车门而言,其铺设在双层结构中间;对于顶盖3、地板4而言,其铺设在车架与顶盖3、地板4的板体之间;对于前壁板5、行李舱隔板6而言,其铺设在上两种板体的内侧面(靠近驾驶舱、乘员舱的内舱一侧面)上。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真空绝热板7的板厚为5~20mm,导热系数为1.0~8.0mW(m.K),由包覆在外的阻隔袋701以及设置在阻隔袋701内的芯材702、吸气剂703构成。其中,芯材702由玻璃微纤维、玻璃短纤、无机矿物棉、无机矿物粉或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制成。真空绝热板7为单片或多片层叠。为多片时,几片真空绝热板相互贴合在一起后再与顶盖3、地板4等部分相贴合。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汽车车身,汽车车身包括车身壳体、车门以及车窗;其特征在于:车身壳体中的顶盖、地板、前壁板、行李舱隔板的内侧均贴有真空绝热板,各车门的内侧也贴有真空绝热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汽车车身,汽车车身包括车身壳体、车门以及车窗;其特征在于:车身壳体中的顶盖、地板、前壁板、行李舱隔板的内侧均贴有真空绝热板,各车门的内侧也贴有真空绝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真空绝热板的板厚为5~20mm,导热系数为1.0~8.0mW(m.K),由包覆在外的阻隔袋以及设置在阻隔袋内的芯材、吸气剂构成。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智曾影郭思含颜孟赵俊平杨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