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034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风道系统在室内出风的均匀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包括进风口连接部;以及在进风口连接部末端连接的腔体部;以及在腔体部下方连接的出风口部,所述出风口部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腔体部包括呈倾斜结构的混合腔,其中混合腔的一侧与进风口连接部连通,混合腔的另一侧与出风口连通;且混合腔内靠近进风口连接部的一侧纵截面积大于远离进风口连接部一侧的纵截面积。本申请由于采用倾斜结构的混合腔,气流组织体积持续降低,气压压力也持续下降,因此采用渐变体积的混合腔,能够保障气流持续增压效果,进一步提升空调风道系统在室内出风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空调暖通领域内,新风系统设备出风口或其他空调系统设备的出风方式均采用末端管道与出风口设置的风栅口进行直接连接,如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这种结构在使用中由于末端管道内的空气参数与室内空气参数有差异,例如温度、压力的差异,当其末端管道内空气直接经风栅口进入室内后,由于这一过程无气流组织的发散功效,易导致以下问题:气流在通过风栅口后的瞬间流速过快,容易产生气流噪音;例如以末端管径φ125mm,电机电压选择3v,风量:300m3/h为例,在通过风栅口的瞬间风速可达到3.9m/s,其气流噪音高达80分贝以上,严重影响生活起居或工作。其次,现有结构在制冷过程中,由于气流组织直接从风栅口流出,气流组织发散面12265平方毫米,容易导致制冷气流集中,房间整体制冷、降温效果不均匀,同时过于集中制冷气流会引起人体体感较差。

2、以常压状态,进风口风速7.107m/s为例,通过计算机模拟,采用传统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即现有的风栅口结构,其出风口的风速4.551m/s,如附图1所示,冷气流较为集中,并且风速较快导致噪音较大,同时也存在人体体感较差。

3、因此,如何提高空调风道系统在室内的出口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进一步提升空调风道系统在室内出风的均匀性。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包括进风口连接部;以及在进风口连接部末端连接的腔体部;以及在腔体部下方连接的出风口部,所述出风口部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腔体部包括呈倾斜结构的混合腔,其中混合腔的一侧与进风口连接部连通,混合腔的另一侧与出风口连通;且混合腔内靠近进风口连接部的一侧纵截面积大于远离进风口连接部一侧的纵截面积。

3、进一步地,所述腔体部包括倾斜设置的顶板,以及在顶板两侧对称设置的侧板。

4、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部包括呈格栅基板,格栅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出设置有导流板。

5、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与出风口格栅呈倾斜设置,其中倾斜角度在70°-90°。

6、进一步地,所述腔体部上方还连接有吊耳,所述吊耳设置有倾斜的连接单元。

7、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装置,所述防水装置包括设置在进风口连接部与腔体部之间的第一防水单元,和/或腔体部与出风口部之间的第二防水单元。

8、进一步地,所述腔体部还设置有保温单元。

9、本申请在具体使用时,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包括进风口连接部;其中进风口连接部可选择进风总管及与进风总管连接的法兰盘;通过进风总管与空调风道系统的各个风管连接,然后通过法兰盘与腔体部连接;在腔体部下方连接的出风口部,其中出风口部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腔体部可选择钣金结构件,包括呈倾斜结构钣金件,钣金件内形成有混合腔,其中混合腔有两个对外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与与进风口连接部连通,混合腔的另一个开口与出风口连通;且混合腔内靠近进风口连接部的一侧纵截面积大于远离进风口连接部一侧的纵截面积。

10、本申请应用时,进风气流从进风口连接部单侧进风,在制冷气体向房间持续输出气流过程中,由于采用倾斜结构的混合腔,气流组织体积持续降低,气压压力也持续下降,因此采用渐变体积的混合腔,能够保障气流持续增压效果,进一步确保稳定输出制冷气体压力,以此实现进一步提升空调风道系统在室内出风的均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口连接部(110);以及在进风口连接部(110)末端连接的腔体部;以及在腔体部下方连接的出风口部(310),所述出风口部(310)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腔体部包括呈倾斜结构的混合腔(210),其中混合腔(210)的一侧与进风口连接部(110)连通,混合腔(210)的另一侧与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部包括倾斜设置的顶板,以及在顶板两侧对称设置的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部(310)包括呈格栅基板,格栅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出设置有导流板(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12)与出风口格栅呈倾斜设置,其中倾斜角度在70°-90°。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部上方还连接有吊耳(220),所述吊耳(220)设置有倾斜的连接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装置,所述防水装置包括设置在进风口连接部(110)与腔体部之间的第一防水单元(120),和/或腔体部与出风口部(310)之间的第二防水单元(311)。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部还设置有保温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口连接部(110);以及在进风口连接部(110)末端连接的腔体部;以及在腔体部下方连接的出风口部(310),所述出风口部(310)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腔体部包括呈倾斜结构的混合腔(210),其中混合腔(210)的一侧与进风口连接部(110)连通,混合腔(210)的另一侧与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部包括倾斜设置的顶板,以及在顶板两侧对称设置的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部(310)包括呈格栅基板,格栅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出设置有导流板(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伟李明轩郭涛葛华旭刘梦阳崔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