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检测装置、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86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和检测模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单元和底壳,背光单元用于给显示面板提供可见光。底壳位于背光单元下方,用于支撑背光单元且用于透过检测光束,其中,所述检测光束和所述可见光的波长不同。检测模组,位于所述底壳下方,所述检测模组用于透过所述底壳、背光单元、以及所述显示面板接收带有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检测光束,并转换所述检测光束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取所述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包括上述光学检测装置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以及具有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Optical detection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tical de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isplay device and a detection module. The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display panel and a backlight module under the display panel. The backlight module includes a backlight unit and a bottom shell. The backlight unit is used to provide visible light for the display panel. The bottom shell is located under the backlight unit for supporting the backlight unit and for passing through the detection beam, wherein the wavelength of the detection beam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visible light. The detection module, which is located under the bottom shell, is used to receive the detection beam with the biometric information of the external object through the bottom shell, the backlight unit and the display panel, and convert the detection beam to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signal to obtain the biometric information of the external objec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optical detection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optical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检测装置、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光电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及具有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电子产品,用户要求具有更多功能和时尚外观。目前,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是具有较高的屏占比同时具有指纹检测或其他生物特征检测功能。为了实现全面屏或接近全面屏效果,使得电子产品具有高的屏占比,屏下的生物特征检测技术应运而生。然而,对于液晶显示屏和其他非自发光类显示器,现有技术还没有合适的屏下检测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现有技术问题的光学检测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及具有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可见光束,所述显示面板用于画面显示;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单元,包括背光灯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灯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一侧,用于提供可见光束给所述光学膜片组,所述光学膜片组用于将来自背光灯的可见光束转换为面光源,并提供转换后的可见光束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画面显示;侧框,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侧方;和底壳,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下方,所述底壳与所述侧框相连接,所述底壳与所述侧框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背光单元,所述底壳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所述底壳面对所述背光单元一侧的表面,所述下表面为所述底壳背对所述背光单元一侧的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光学膜片组直接接触,所述底壳由能够透射检测光束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检测光束和所述可见光束的波长不同;中框,位于所述底壳下方,并与所述底壳之间存在间隙;和检测模组,安装在所述中框上,位于所述底壳下方,所述检测模组用于透过所述底壳、背光单元、以及所述显示面板接收带有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检测光束,并转换所述检测光束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取所述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组具有视场角范围,所述底壳在所述检测模组的视场角范围不具有通孔。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为硬质的显示屏。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与所述侧框为一体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为透明基板;或,所述底壳包括透明基板和光学过滤层,所述光学过滤层用于透射所述检测光束并遮挡可见光,所述光学过滤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过滤层为红外油墨,所述透明基板能够提供硬性支撑。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包括或为玻璃、树脂。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底壳上依次堆叠的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层,所述导光板包括面向所述反射片的底面、面向所述光学膜片层的顶面、位于所述底面和顶面之间的侧面,所述背光灯邻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个侧面设置,所述背光灯发射可见光束,所述可见光束从导光板的侧面进入导光板并能够从导光板的顶面出射,所述反射片用于将从导光板底面透出的可见光束反射回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层用于扩散和/或增亮从导光板顶面出射的可见光束后将所述可见光束提供到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反射片、导光板和光学膜片层能够透射所述检测光束。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包括面对所述背光单元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反射片直接接触。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检测装置还包括发射模组,所述发射模组用于发射检测光束,所述检测光束投射到位于显示装置上方的外部对象上,外部对象透射和/或反射所述检测光束从而形成带有外部对象生物特征信息的检测光束,所述带有外部对象生物特征信息的检测光束能够透过所述显示装置被所述检测模组接收。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光束为近红外光,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指纹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对检测光束的透过率大于60%、70%、80%、90%、或9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在所述检测模组的视场角范围内不开孔,所述底壳用于对所述背光单元提供硬性支撑且能够透射检测光束。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的厚度为0.1毫米,所述检测模组和所述背光模组的底壳的下表面的间距为0.5毫米至1毫米。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检测模组安装在所述通孔中。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方,所述中框与所述保护层的边缘相固定。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底壳的上表面上且与所述上表面直接接触。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组具有视场角范围,所述反射片和光学膜片层在所述检测模组的视场角范围不具有通孔。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中的背光模组。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为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中的显示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背光模组的底壳能够透射检测光束,同时整体具有一定硬度,能够提供可靠的支撑给背光单元。所述底壳无需开孔,检测模组便能够透过所述底壳接收到检测光束,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水汽、灰尘通过开孔进入背光单元。背光单元的光学膜材得到底壳的支撑,不容易发生不良形变,本技术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光学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能够用于实现较好的生物特征检测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学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光学检测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光学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光学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光学检测装置进一步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光学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应当理解,当基板、片、层或图案被称为在另一个基板、另一个片、另一个层或另一个图案“上”或“下”时,它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在另一个基板、另一个片、另一个层或另一个图案上,或者还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为了清楚的目的,可以夸大、省略或者示意性地表示说明书附图中的每一个层的厚度和大小。此外,附图中元件的大小并非完全反映实际大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可见光束,所述显示面板用于画面显示;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n背光单元,包括背光灯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灯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一侧,用于提供可见光束给所述光学膜片组,所述光学膜片组用于将来自背光灯的可见光束转换为面光源,并提供转换后的可见光束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画面显示;/n侧框,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侧方;和/n底壳,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下方,所述底壳与所述侧框相连接,所述底壳与所述侧框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背光单元,所述底壳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所述底壳面对所述背光单元一侧的表面,所述下表面为所述底壳背对所述背光单元一侧的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光学膜片组直接接触,所述底壳由能够透射检测光束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检测光束和所述可见光束的波长不同;/n中框,位于所述底壳下方,并与所述底壳之间存在间隙;和/n检测模组,安装在所述中框上,位于所述底壳下方,所述检测模组用于透过所述底壳、背光单元、以及所述显示面板接收带有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检测光束,并转换所述检测光束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取所述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可见光束,所述显示面板用于画面显示;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光单元,包括背光灯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灯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一侧,用于提供可见光束给所述光学膜片组,所述光学膜片组用于将来自背光灯的可见光束转换为面光源,并提供转换后的可见光束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画面显示;
侧框,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侧方;和
底壳,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下方,所述底壳与所述侧框相连接,所述底壳与所述侧框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背光单元,所述底壳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所述底壳面对所述背光单元一侧的表面,所述下表面为所述底壳背对所述背光单元一侧的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光学膜片组直接接触,所述底壳由能够透射检测光束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检测光束和所述可见光束的波长不同;
中框,位于所述底壳下方,并与所述底壳之间存在间隙;和
检测模组,安装在所述中框上,位于所述底壳下方,所述检测模组用于透过所述底壳、背光单元、以及所述显示面板接收带有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检测光束,并转换所述检测光束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取所述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具有视场角范围,所述底壳在所述检测模组的视场角范围不具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硬质的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与所述侧框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透明基板和光学过滤层,所述光学过滤层用于透射所述检测光束并遮挡可见光,所述光学过滤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玻璃或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在所述底壳上依次堆叠的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层,所述导光板包括面向所述反射片的底面、面向所述光学膜片层的顶面、位于所述底面和顶面之间的侧面,所述背光灯邻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个侧面设置,所述背光灯发射可见光束,所述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峰朱文龙周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