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86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包括胶框、铁框、凸台、直段、台阶、破孔、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所述胶框与铁框通过注塑连接,所述胶框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胶框的一侧,所述直段设置在胶框的内侧,所述铁框包括台阶、破孔、第一圆角、第二圆角和伸出段,所述台阶设置在铁框的一侧,若干组所述破孔等距离设置在铁框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圆角设置在台阶的一侧,所述第二圆角设置在第一圆角的另一侧,所述伸出段设置在铁框的外侧,所述伸出段与铁框呈九十度角,将铁框放入到注塑模具中,和铁框一体注塑成型,这样结构强度更佳,减少背光源组装工序,减少因为卡合扣位而产生粉尘。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glue iron for backligh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 light source glue iron integrated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glue frame, an iron frame, a boss, a straight section, a step, a broken hole, a first round corner and a second round corner. The glue frame and the iron frame are connected by injection molding, the glue frame includes a boss, the boss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glue frame, the straight s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glue frame, the iron frame includes a step, a broken hole, a first round corner The second fillet and extension section, the step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iron frame, several groups of holes are se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iron frame, the first fillet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step, the second fillet is se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fillet, the extension section is set on the outside of the iron frame, the extension section and the iron frame are 90 degrees, the iron frame is put into the injection mold, and The iron frame is integrally injection molded, so that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is better, the assembly process of backlight is reduced, and the dust generated due to the clasp position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液晶屏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际IT行业迅速发展,使得相关LCD行业不断推陈出新,LCD产品尺寸朝多元化和轻便化方高发展,背光源作为LCD产品的核心组件之一势必配合此发展趋势,致力于产品的多元化和轻便化。目前市面背光源产品,结构件主要由下铁框,胶框,导光板,光学膜片组成,其中胶框和铁框是分开的两个结构件,通过卡扣将两个结构件卡合在一起。有鉴于此设计一种一体注塑成型的,减少背光源组装工序的产品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将铁框放入到注塑模具中,和铁框一体注塑成型,这样结构强度更佳,减少背光源组装工序,减少因为卡合扣位而产生粉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包括胶框、铁框和直段,所述胶框与铁框通过注塑连接,所述胶框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胶框的一侧,所述直段设置在胶框的内侧,所述铁框包括台阶、破孔、第一圆角、第二圆角和伸出段,所述台阶设置在铁框的一侧,若干组所述破孔等距离设置在铁框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圆角设置在台阶的一侧,所述第二圆角设置在第一圆角的另一侧,所述伸出段设置在铁框的外侧,所述伸出段与铁框呈九十度角。优选的,所述破孔包括第一内圆角和第二内圆角,所述第一内圆角设置在破孔的一侧,所述第二内圆角设置在破孔的另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的半径均为0.5MM。优选的,所述直段两侧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优选的,所述铁框的外侧设有半径为0.5MM的圆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铁框放入到注塑模具中,和铁框一体注塑成型,这样结构强度更佳,减少背光源组装工序,减少因为卡合扣位而产生粉尘。2、铁框和胶框的接触面为圆角,在注塑时胶框内侧不会形成尖角,不易裂开。3、通过若干组破孔将铁框和塑胶一体成型,这样铁框和和胶框的成型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注塑前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注塑后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成型后示意图。图中:1、胶框;2、铁框;3、凸台;4、直段;5、台阶;6、破孔;601、第一内圆角;602、第二内圆角;7、第一圆角;8、第二圆角;9、伸出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包括胶框1、铁框2和直段4,所述胶框1与铁框2通过注塑连接,所述胶框1包括凸台3,所述凸台3设置在胶框1的一侧,所述直段4设置在胶框1的内侧,所述铁框2包括台阶5、破孔6、第一圆角7、第二圆角8和伸出段9,所述台阶5设置在铁框2的一侧,若干组所述破孔6等距离设置在铁框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圆角7设置在台阶5的一侧,所述第二圆角8设置在第一圆角7的另一侧,所述伸出段9设置在铁框2的外侧,所述伸出段9与铁框2呈九十度角。具体的,所述破孔6包括第一内圆角601和第二内圆角602,所述第一内圆角601设置在破孔6的一侧,所述第二内圆角602设置在破孔6的另一侧,通过若干组破孔6将铁框和塑胶一体成型,注塑效果更好,胶体能牢牢固定在铁框2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圆角7和第二圆角8的半径均为0.5MM,铁框和胶框的接触面设有圆角,使得注塑时,胶框内部不会形成尖角,不易产生断裂。具体的,所述直段4两侧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具体的,所述铁框2的外侧设有半径为0.5MM的圆角。结构原理:通过注塑将胶框1和铁框2合为一体,胶框1上的凸台3和铁框2的伸出段9配合,同时设置若干组破孔6在注塑时胶框1和铁框2抓紧更牢固,胶框1和铁框2的接触面设有第一圆角7和第二圆角8,在注塑时不会形成尖角,稳定性更好,不容易裂开。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包括胶框(1)、铁框(2)和直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1)与铁框(2)通过注塑连接,所述胶框(1)包括凸台(3),所述凸台(3)设置在胶框(1)的一侧,所述直段(4)设置在胶框(1)的内侧,所述铁框(2)包括台阶(5)、破孔(6)、第一圆角(7)、第二圆角(8)和伸出段(9),所述台阶(5)设置在铁框(2)的一侧,若干组所述破孔(6)等距离设置在铁框(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圆角(7)设置在台阶(5)的一侧,所述第二圆角(8)设置在第一圆角(7)的另一侧,所述伸出段(9)设置在铁框(2)的外侧,所述伸出段(9)与铁框(2)呈九十度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包括胶框(1)、铁框(2)和直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1)与铁框(2)通过注塑连接,所述胶框(1)包括凸台(3),所述凸台(3)设置在胶框(1)的一侧,所述直段(4)设置在胶框(1)的内侧,所述铁框(2)包括台阶(5)、破孔(6)、第一圆角(7)、第二圆角(8)和伸出段(9),所述台阶(5)设置在铁框(2)的一侧,若干组所述破孔(6)等距离设置在铁框(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圆角(7)设置在台阶(5)的一侧,所述第二圆角(8)设置在第一圆角(7)的另一侧,所述伸出段(9)设置在铁框(2)的外侧,所述伸出段(9)与铁框(2)呈九十度角。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刚李虹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