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及运用该转向装置的牵引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310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及运用该转向装置的牵引车,其包括车架、转向操作机构和转向执行机构,该车架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围板,围板上端设置有管柱连接架,转向操作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管柱连接架上;转向执行机构设置于转向操作机构的下方,其包括转向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涨紧轮,第一链轮固定连接转向电机,其随转向电机同步转动;第二链轮转动设置于车架底部,其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连接,且其随第一链轮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传动,同时用涨紧轮调节链条的松紧,相较于传统的大小齿轮啮合的方式,此链条传动配合简单,降低了加工精度。

A steering device of tractor and the tractor using the ste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eering device of a tractor and a tractor using the ste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steering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a steering actuator. The frame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placed horizontally and a coaming plate fixed vertically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coam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ipe column connecting frame, and the steering operating mechanism is rotationally arranged on the pipe column connecting frame; the steering actuator is arrange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eering oper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teering motor, a first sprocket, a second sprocket and a tension wheel. The first spro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teering motor and rotates synchronously with the steering motor; the second sprocket rotates at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procket through a chain and rotates synchronously with the first sprocket; the first sprocket and the second sprocket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hain in the utility model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shing method of big and small gears, the chain transmission is simple to match and reduces the machin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及运用该转向装置的牵引车
本技术涉及牵引车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及运用该转向装置的牵引车。
技术介绍
牵引车是车站、港口、机场、工地等场所货物运输的重要设备,牵引车转向性的好坏是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关键;传统的牵引车采用的是机械转向结构,使用过程中,容易对转向结构造成磨损,减少转向结构的寿命,同时,磨损的转向结构会增加其转向难度,加重劳动力。申请号为CN201410807402.2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手柄式电子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手柄、转向管柱、连接管、电位计、电位计齿轮、主动齿轮、电位计转轴、轴承座;所述转向手柄设在转向管柱的顶部;所述连接管上端与转向管柱通过转轴铰接式连接,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轴承座底部设有电位计支板,其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座下端穿过轴承座、阻尼盘、第一通孔、主动齿轮,并用卡簧固定;所述电位计转套和电位计转轴穿过第二通孔;所述电位计转轴的上端与电位计的轴相连,下端设有和主动齿轮啮合的电位计齿轮,并用螺钉锁紧;所述本专利技术在转动转向手柄时,间接带动电位计的轴旋转,电位计得到方向旋转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控制车辆转向,转向操作更轻便,控制更精确。但是该技术在执行机构上还是采用的传统的大小齿轮配合转动的方式,加工精度要求高,齿轮配合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及运用该转向装置的牵引车,通过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传动,同时用涨紧轮调节链条的松紧,相较于传统的大小齿轮啮合的方式,此链条传动的结构配合要求低,装配简单,解决了传统大小齿轮配合时要求精度高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加工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其包括车架,该车架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围板,所述围板上端固定设置有管柱连接架,该管柱连接架上对称平行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还包括:转向操作机构,所述转向操作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管柱连接架上,其位于所述管柱连接架的上端;转向执行机构,所述转向执行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向操作机构的下方,其包括转向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涨紧轮,该转向电机竖直向下贯穿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链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机,其随转向电机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链轮转动设置于所述车架底部,其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连接,且其随第一链轮同步转动;所述涨紧轮设置于所述车架底部,且其与所述链条卡合,其用于涨紧所述链条。作为改进,该转向操作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设置于所述管柱连接架上;管柱,所述管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架;转向传感齿轮箱,所述转向传感齿轮箱位于所述管柱的下方,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内;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向传感齿轮箱上,且其贯穿所述管柱设置于所述管柱内,其位于所述管柱的上方;以及尼龙阻尼块,所述尼龙阻尼块与所述操作组件套合,且其位于所述管柱内。作为改进,所述支架底部平行设置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通过销轴和开口销的配合连接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轴套内设置有螺栓,该螺栓带动所述第二轴套沿所述销轴的转动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作为改进,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方向盘和方向盘导杆,所述方向盘设置于所述管柱的上端,其固定连接所述方向盘导杆的一端,该方向盘导杆贯穿所述管柱设置于所述管柱内,其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向传感齿轮箱上,该方向盘导杆与所述尼龙阻尼块套合。作为改进,所述尼龙阻尼块有两块,该尼龙阻尼块相互配合与所述操作组件套合,其用于阻碍所述操作组件转向。作为改进,所述转向传感齿轮箱与所述转向电机通过线路电连接设置。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链轮下方固定连接有轮胎,该轮胎位于所述第二链轮的轴心,且其跟随所述第二链轮的转动而同步转向。作为改进,所述涨紧轮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所述链条的松紧。作为改进,一种应用该转向装置的牵引车,其包括车身,该车身包括底盘、后车罩、蓄电池箱体、蓄电池组,后轮胎组,所述后车罩位于所述底盘的上方,其用于包覆所述底盘,所述蓄电池箱体设置于所述底盘上,其位于所述车身的中部,所述蓄电池组设置于所述蓄电池箱体内,所述后轮胎组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后下方,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该牵引车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任一的牵引车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位于所述车身的前中部,其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该转向装置牵引所述车身转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传动,同时用涨紧轮调节链条的松紧,相较于传统的大小齿轮啮合的方式,此链条传动的结构配合要求低,装配简单,降低了加工精度;(2)本技术通过方向盘的转动,带动方向盘下方的转向传感齿轮箱转动,转向传感齿轮箱传递信号给转向电机,转向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由链条连接,第二链轮同步转动,同时,带动轮胎转向,实现了电子转向,由电子转向结构代替传统牵引车的机械转向结构,减轻劳动力,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转向结构存在机械磨损,电子转向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3)本技术中电子助力转向太过于松,在方向盘导杆上加装可以调节转向力的尼龙阻尼块,通过尼龙阻尼块来实现方向盘转向的阻力,使得牵引车在转弯和驾驶时稳定性好;(4)本技术中支架能够在所述管柱连接架上转动,可以调整方向盘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人员来调整方向盘的位置,使得驾驶人员能够舒适的驾驶牵引车;(5)本技术中应用的牵引车后盖方便拆卸,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部件进行维修和零部件的更换;总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劳动力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管柱连接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向操作机构半剖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转向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应用的牵引车整体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应用的牵引车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其包括车架(1),该车架(1)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11)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11)上的围板(12),所述围板(12)上端固定设置有管柱连接架(13),该管柱连接架(13)上对称平行开设有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转向操作机构(2),所述转向操作机构(2)转动设置于所述管柱连接架(13)上,其位于所述管柱连接架(13)的上端;/n转向执行机构(3),所述转向执行机构(3)设置于所述转向操作机构(2)的下方,其包括转向电机(31)、第一链轮(32)、第二链轮(33)和涨紧轮(34),该转向电机(31)竖直向下贯穿所述底板(11)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第一链轮(32)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机(31),其随转向电机(3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链轮(33)转动设置于所述车架(1)底部,其通过链条(7)与所述第一链轮(32)连接,且其随第一链轮(32)同步转动;所述涨紧轮(34)设置于所述车架(1)底部,且其与所述链条(7)卡合,其用于涨紧所述链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其包括车架(1),该车架(1)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11)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11)上的围板(12),所述围板(12)上端固定设置有管柱连接架(13),该管柱连接架(13)上对称平行开设有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向操作机构(2),所述转向操作机构(2)转动设置于所述管柱连接架(13)上,其位于所述管柱连接架(13)的上端;
转向执行机构(3),所述转向执行机构(3)设置于所述转向操作机构(2)的下方,其包括转向电机(31)、第一链轮(32)、第二链轮(33)和涨紧轮(34),该转向电机(31)竖直向下贯穿所述底板(11)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第一链轮(32)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机(31),其随转向电机(3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链轮(33)转动设置于所述车架(1)底部,其通过链条(7)与所述第一链轮(32)连接,且其随第一链轮(32)同步转动;所述涨紧轮(34)设置于所述车架(1)底部,且其与所述链条(7)卡合,其用于涨紧所述链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操作机构(2)包括:
支架(21),所述支架(21)转动设置于所述管柱连接架(13)上;
管柱(22),所述管柱(2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1);
转向传感齿轮箱(23),所述转向传感齿轮箱(23)位于所述管柱(22)的下方,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21)内;
操作组件(24),所述操作组件(24)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向传感齿轮箱(23)上,且其贯穿所述管柱(22)设置于所述管柱(22)内,其位于所述管柱(22)的上方;以及
尼龙阻尼块(25),所述尼龙阻尼块(25)与所述操作组件(24)套合,且其位于所述管柱(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底部平行设置有第一轴套(211)和第二轴套(212),所述第一轴套(211)通过销轴(4)和开口销(5)的配合连接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1)内,所述第二轴套(212)内设置有螺栓(6),该螺栓(6)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肖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加力仓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