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液压回路的控制阀,属于液压控制阀的改造技术。现有的液压控制阀,大多采用单液压室结构,其液压室外露,活动部件多,损坏机会也较多,且其密封性能也欠佳;另外,现有液压控制阀的流通道曲折,液流阻力大,工作性能欠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采用双液压室结构,活动部件少,密封性能好,且采用流线型阀体流道的多功能液压控制阀。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外阀及内阀,其中外阀包括有阀盖(3)、阀体(11),内阀包括有阀膜片(1)、液压室盖(2)、阀板(6)、液压室座(12)、弹簧(13),液压室盖(2)与液压室座(12)通过连接件(10)连接,用弹性材料做出的阀膜片(1)置于液压室盖(2)与液压室座(12)所形成的空腔内,且其两端连接在液压室盖(2)与液压室座(12)之间的接触面,阀板(6)置于液压室盖(2)的外侧,且通过与其相连的导杆(61)的一端支承在液压室盖(2)的端部中央,另一端与阀膜片(1)连接,弹簧(13)套置在导杆(61)的尾部;内阀置于由阀盖(3)与阀体(11)所组成的空腔内,且通过液压室座(12)尾部所设的叉板(12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阀及内阀,其中外阀包括有阀盖(3)、阀体(11),内阀包括有阀膜片(1)、液压室盖(2)、阀板(6)、液压室座(12)、弹簧(13),液压室盖(2)与液压室座(12)通过连接件(10)连接,用弹性材料做出的阀膜片(1)置于液压室盖(2)与液压室座(12)所形成的空腔内,且其两端连接在液压室盖(2)与液压室座(12)之间的接触面,阀板(6)置于液压室盖(2)的外侧,且通过与其相连的导杆(61)的一端支承在液压室盖(2)的端部中央,另一端与阀膜片(1)连接,弹簧(13)套置在导杆(61)的尾部;内阀置于由阀盖(3)与阀体(11)所组成的空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