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950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在套管内形成阀芯腔,与阀芯腔相通设置有进口和两个出口,阀芯腔内置有在两个出口之间移动的阀芯部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阀芯部件为柱状,所述形成阀芯腔的套管内壁开设有介质流动槽。它通过改变介质流动槽的部位而降低加工难度,加快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改变介质流动槽的形状,气流通过螺旋型介质流动槽的引导而变得有序不紊,可以减小气流介质对芯铁部件稳定性的影响。(*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稳态电磁阀,尤其是阀体部件的内部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磁阀均为电流保持方式控制,即一直在控制线圈内通过要求的保持电流以产生磁场将阀芯保持在要求的工作位置,不仅耗能大,而且产生很大的热量容易烧毁控制线圈,或使控制线圈骨架变形,致使阀体不能工作。目前国际较流行使用的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将电磁力与永磁力相结合,以脉冲电流产生的电磁力改变阀芯的工作位置而改变电磁阀在两种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依靠永磁力将阀芯保持在该工作位置而维持工作,不需保持电流维持,它不仅大大地节约了能耗,提高了电磁阀的寿命和可靠性,实现了无需维持电流的双稳状态——即不需要维持电流就能够稳定保持电磁阀工作在两种工作状态的任一工作状态。随着对家庭用冷冻、冷藏制冷机组的性能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双稳态电磁阀气流的大小、方向对产品的性能影响非常关键,其对电磁阀的开阀能力、噪音及流量的大小都是必须考虑兼顾的。如图1~4所示,现有的双稳态电磁阀,其气流介质的控制方式是在构成阀芯的芯铁3A表面铣加工四条凹槽5A作为介质的主要通道以保证介质在芯铁3A与套管4A之间换向时的大小与平衡(中国ZL03271725.3号专利也公开了一种这样结构的电磁阀)。因芯铁零件小,在其上铣加工四条凹槽作为介质通路,加工精度高,操作难度大,气槽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电磁阀的性能,如开阀能力、流量、噪音等。此外,如图三所示,当介质从进口管进入阀芯腔,从单出口管或双出口管流出过程中,由于气体实际是从阀座侧面进气孔进入阀芯腔,介质很容易流到芯铁部件气槽侧面处,导致芯铁部件换向过程不稳,影响电磁阀工作状态的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产品所存在的上述难以加工的等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并进一步的改善电磁阀工作状态的转换性能。为此,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在套管内形成阀芯腔,与阀芯腔相通设置有进口和两个出口,阀芯腔内置有在两个出口之间移动的阀芯部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阀芯部件为柱状,所述形成阀芯腔的套管内壁开设有介质流动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使其结构更趋于合理,简化制造工艺,本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介质流动槽为直槽。所述的介质流动槽为螺旋槽。所述的介质流动槽至少为一个。所述的介质流动槽截面呈V形、圆弧形或者梯形。本技术通过改变介质流动槽的部位而降低加工难度,加快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改变介质流动槽的形状,使得气流进入阀芯腔后从螺旋型介质流动槽中流通,避免了因气流直接吹到芯铁部件的侧面所致的芯铁部件换向过程不稳现象,同时气流通过螺旋型介质流动槽的引导而变得有序不紊,可以降低气流介质对芯铁部件稳定性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双稳态电磁阀的阀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所示结构中的芯铁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图1的所示结构中的套管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芯铁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右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套管结构示意图。图8是利用图5、图7所示结构的芯铁和套管构成的包括有本技术芯部结构的阀体部件。图中1.第一出口接管、2.第一出口、3A.现有芯铁、3B.本技术的芯铁、4A.现有套管、4B.本技术的套管、5A.现有凹槽(介质流动槽)、5B.螺旋形介质流动槽、6.阀芯腔、7.进口、8.第二出口、9.进口接管、10.第二出口接管。具体实施方式图8所示的电磁阀阀体部件,其芯部结构上的改进体现在图5、6所示的芯铁3B结构以及图7所示的套管4B结构上按图5、6所示,芯铁3B外圆面通过磨削加工成为光滑的圆柱面,尺寸把握适当即可;按图7所示,在套管4B内壁的中间部位(该部位向内增厚)车加工出螺旋形介质流动槽5B,经装配形成图8所示结构的阀体部件,即具备了从进口7接管向阀芯腔内导入介质并选择性的从两个出口2、8向外导出介质的结构基础,因此,通过控制线圈(图中未示)向阀芯施加电磁力即可以改变阀芯的位置而切换阀体部件的工作状态。当气流介质经进口接管9、进口7进入阀芯腔6后即在螺旋型介质流动槽5B中流通,经介质流动槽的引导而变得有序不紊,可以降低气流介质对芯铁部件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螺旋型气槽的一次性车加工取代多次的铣加工,还可较大幅度地降低气槽的加工难度,加快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在套管(4B)内形成阀芯腔(6),与阀芯腔(6)相通设置有进口(7)和两个出口(2)(8),阀芯腔(6)内置有在两个出口(2)(8)之间移动的阀芯部件(3B),其特征是所述的阀芯部件(3B)为柱状,所述形成阀芯腔的套管(4B)内壁开设有介质流动槽(5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介质流动槽(5B)为直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介质流动槽(5B)为螺旋槽。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介质流动槽(5B)至少为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介质流动槽(5B)截面呈V形、圆弧形或者梯形。专利摘要一种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在套管内形成阀芯腔,与阀芯腔相通设置有进口和两个出口,阀芯腔内置有在两个出口之间移动的阀芯部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阀芯部件为柱状,所述形成阀芯腔的套管内壁开设有介质流动槽。它通过改变介质流动槽的部位而降低加工难度,加快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改变介质流动槽的形状,气流通过螺旋型介质流动槽的引导而变得有序不紊,可以减小气流介质对芯铁部件稳定性的影响。文档编号F16K31/06GK2814057SQ20052001364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邹建国 申请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稳态电磁阀芯部结构,在套管(4B)内形成阀芯腔(6),与阀芯腔(6)相通设置有进口(7)和两个出口(2)(8),阀芯腔(6)内置有在两个出口(2)(8)之间移动的阀芯部件(3B),其特征是所述的阀芯部件(3B)为柱状,所述形成阀芯腔的套管(4B)内壁开设有介质流动槽(5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