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63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该转向组件包括:机架、轴承、转向轴和万向节,轴承与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轴承具有安装孔,转向轴穿设于安装孔内,转向轴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万向节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第一连接端与转向轴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通过将转向轴穿设于轴承的安装孔内,并将转向轴的一端与万向节相连接,其中,轴承为外球面轴承,这样设置便于通过调节外球面轴承,以使外球面轴承的安装孔的轴线与万向节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的轴线同轴,以便于精准的安装转向轴,并利用转向轴灵活地完成转向作业。

Steering components and motor vehicles with th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ering component and a motor vehicle with the steering component. The steering assembly includes a frame, a bearing, a steering shaft and a universal joint. The bearing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e bearing has a mounting hole. The steering shaft is threaded in the mounting hole. The first end of the steering shaft forms an operating end. The universal joint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on end and a second connection end. The first connection en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end can be movably connected. The first connection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steering shaft The second connection end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walking device to turn to work. By threading the steering shaft into the mounting hole of the bearing, and connecting one end of the steering shaft with the universal joint, wherein, the bearing is an outer spherical bearing, so that the axis of the mounting hole of the outer spherical bearing is coaxial with the axis of one of the connecting ends of the universal joint by adjusting the outer spherical bearing,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accurate installation of the steering shaft, and flexibly complete the steering shaft Turn to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
本技术涉及转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具有一个转向桥、两个转向轮、带有电动转向助力系统(EPS)的方向把式转向系统的车辆(包含三轮摩托车、四轮摩托车和雪地车等)上,其转向轴基本上都采用上端滑动轴承支承、下端用花键套与EPS输入轴刚性地连接的方式。由于零部件加工误差、焊接变形及装配误差的存在,上端的滑动轴承与下端的EPS输入轴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轴度误差,导致转向轴的转向阻力增大,需要EPS增加额外的输出转矩,或者当EPS输出转矩不足时,导致行驶中转向系统操纵不灵活,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向组件操作不灵活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组件,包括:机架;轴承,轴承与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轴承具有安装孔;转向轴,转向轴穿设于安装孔内,转向轴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万向节,万向节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第一连接端与转向轴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其中,轴承为外球面轴承,以使安装孔的轴线与万向节的第一连接端的轴线同轴。进一步地,转向组件还包括: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输入轴与万向节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进一步地,转向组件包括:轴承座,轴承座与机架相连接,轴承座具有容纳空间,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其中,容纳空间为球形空间的至少部分。进一步地,轴承座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可拆卸地与机架相连接,安装座具有第一让位空间;压盖,压盖与安装座可拆卸地相连接,压盖具有第二让位空间,第一让位空间和第二让位空间形成容纳空间。进一步地,轴承包括第一半部件和第二半部件,第一半部件和第二半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第一半部件和第二半部件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半部件和第二半部件之间形成安装孔。进一步地,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压盖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相对地设置,第一半部件或第二半部件包括:半部件本体,半部件本体的朝向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半部件本体的朝向压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其中,第一凸起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限位孔内,第二凸起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限位孔内。进一步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把组件,转向把组件与转向轴的第一端相连接;转向拉杆,转向拉杆与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输出轴驱动连接。进一步地,转向把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转向轴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车把杆,车把杆的中部穿设于安装空间内。进一步地,机架包括:机架本体;安装板,安装板与机架本体相连接,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板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包括转向组件,转向组件为上述的转向组件。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转向轴穿设于轴承的安装孔内,并将转向轴的一端与万向节相连接,其中,轴承为外球面轴承,这样设置便于通过调节外球面轴承,以使外球面轴承的安装孔的轴线与万向节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的轴线同轴,以便于精准的安装转向轴,并利用转向轴灵活地完成转向作业。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转向组件的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转向组件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转向组件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车把杆;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3、安装座;31、第一让位空间;32、第一限位孔;4、轴承;41、第一半部件;42、第二半部件;43、安装孔;44、第一凸起;45、第二凸起;5、第一紧固件;6、压盖;61、第二让位空间;62、第二限位孔;7、转向轴;8、第二紧固件;9、万向节;10、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1、安装板;12、转向拉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组件。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转向组件包括:机架、轴承4、转向轴7和万向节9,轴承4与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轴承4具有安装孔43,转向轴7穿设于安装孔43内,转向轴7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万向节9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第一连接端与转向轴7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其中,轴承4为外球面轴承,以使安装孔43的轴线与万向节9的第一连接端的轴线同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转向轴7穿设于轴承4的安装孔内,并将转向轴7的一端与万向节9相连接,其中,轴承4为外球面轴承,这样设置便于通过调节外球面轴承,以使外球面轴承的安装孔43的轴线与万向节9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的轴线同轴,以便于在机架零部件存在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的情况下,仍可以精准的安装转向轴7,并利用转向轴7灵活地完成转向作业。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转向组件还包括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的输入轴与万向节9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通过将转向轴7穿设于轴承4的安装孔43内,轴承4与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轴承4的外表面可相对机架发生相对移动,以使轴承的安装孔43的轴线可随着轴承的活动改变安装孔的轴线位置,利用万向节9的第一连接端与转向轴7的一端相连接,利用万向节9的第二连接端与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的输入轴相连接。这样设置便于转向轴7在机架零部件存在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的情况下,操作转向轴7的操作端仍可灵活地将扭力传递给电动转向助力系统,以完成转向功能。其中,万向节9可以为十字轴万向节。如图3和图4所示,转向组件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地与机架相连接,轴承座具有容纳空间,轴承4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其中,容纳空间为球形空间的至少部分,轴承4的外表面为与球形空间相匹配的球形的至少部分。这样设置便于安装外球面轴承,且使得外球面轴承可在轴承座上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以便于外球面轴承的安装孔的轴线通过转动改变角度以使转向轴的第二端灵活地通过万向节与输入轴相连接。其中,轴承座可与机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地相连接,当然,第一轴承座可与外球面轴承组成带座外球面球轴承。轴承4的外表面为与球形空间相匹配的球形的至少部分。如图3和图4所示,轴承座包括安装座3和压盖6,安装座3可拆卸地与机架相连接,安装座3具有第一让位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轴承(4),所述轴承(4)与所述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轴承(4)具有安装孔(43);/n转向轴(7),所述转向轴(7)穿设于所述安装孔(43)内,所述转向轴(7)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n万向节(9),所述万向节(9)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转向轴(7)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n其中,所述轴承(4)为外球面轴承,以使所述安装孔(43)的轴线与所述万向节(9)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轴线同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轴承(4),所述轴承(4)与所述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轴承(4)具有安装孔(43);
转向轴(7),所述转向轴(7)穿设于所述安装孔(43)内,所述转向轴(7)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
万向节(9),所述万向节(9)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转向轴(7)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
其中,所述轴承(4)为外球面轴承,以使所述安装孔(43)的轴线与所述万向节(9)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轴线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
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所述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的输入轴与所述万向节(9)的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
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轴承座具有容纳空间,所述轴承(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容纳空间为球形空间的至少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
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可拆卸地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安装座(3)具有第一让位空间(31);
压盖(6),所述压盖(6)与所述安装座(3)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压盖(6)具有第二让位空间(61),所述第一让位空间(31)和所述第二让位空间(61)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包括第一半部件(41)和第二半部件(42),所述第一半部件(41)和所述第二半部件(4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半部件(41)和所述第二半部件(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永波黄正森
申请(专利权)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