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31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涉及拉丝设备的技术领域,解决了酸洗去氧化层,酸液容易渗透到金属丝的内部破坏金属材料的韧性,导致金属丝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其包括:包括设置于拉丝机上的支撑板、三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一侧的定滑轮和两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一侧且配合定滑轮对线材摩擦剥皮的摩擦轮,摩擦轮位于定滑轮的上侧且位于相邻两定滑轮上的对称轴线上;支撑板的上侧开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移槽,滑移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块,支撑板上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线材可以通过摩擦轮的摩擦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层和鳞皮,而无需使用硫酸、盐酸来去除氧化皮和鳞皮,保护了线材的韧性,提高了线材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A peeling mechanism of wire draw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eeling mechanism of a wire drawing machin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re drawing equipment, solves the problem of acid pickling to remove the oxide layer, the acid liquid is easy to penetrate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wire to destroy the toughness of the metal material,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etal wire is shortened, which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arranged on the wire drawing machine, three fixed pulley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by rotation and two fixed pulleys Rotate the friction wheel which i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is matched with the fixed pulley to rub and peel the wire rod. The friction wheel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xed pulley and on the symmetrical axis of the two adjacent fixed pulleys. The upper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which is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sliding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block, and the support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adjusting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wire rod can remove the oxide layer and scale on the surface of the wire rod through the friction of the friction wheel, without the use of sulfuric acid and hydrochloric acid to remove the oxide layer and scale, thus protecting the toughness of the wire rod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ire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
本技术涉及拉丝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
技术介绍
拉丝机属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设备,目的是为了把由钢材生产厂家生产运输至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线材或棒材经过拉丝机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校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现有金属拉丝行业中一直沿用硫酸、盐酸来清洗金属材料上的氧化层和鳞皮。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酸洗去氧化层,酸液容易渗透到金属丝的内部破坏金属材料的韧性,导致金属丝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线材可以通过摩擦轮的摩擦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层和鳞皮,而无需使用硫酸、盐酸来去除氧化皮和鳞皮,保护了线材的韧性,提高了线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包括设置于拉丝机上的支撑板、三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一侧的定滑轮和两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一侧且配合定滑轮对线材摩擦剥皮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位于定滑轮的上侧且位于相邻两定滑轮上的对称轴线上;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开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移连接有用于安装摩擦轮的滑块,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滑块滑移以调节摩擦轮与定滑轮的距离并对不同直径的线材剥皮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线材可以通过摩擦轮的摩擦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层和鳞皮,而无需使用硫酸、盐酸来去除氧化皮和鳞皮,保护了线材的韧性,提高了线材的使用寿命;同时滑块、滑移槽与调节组件的组合设置,使摩擦轮与定滑轮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对不同直径的线材剥皮,提高了剥皮机构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基板,设置于滑移槽的正上方且固定于支撑板上;丝杆,依次穿设于基板与滑块上且与基板螺纹连接并与滑块转动连接;轴承,套设于靠近滑块的一侧且内圈与丝杆过盈配合;所述滑块靠近丝杆的一侧开设有供轴承插入且与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操作者可以通过转动丝杆驱使滑块进行升降,以调节摩擦轮与定滑轮之间的距离,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剥皮机构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远离滑块的一侧穿设有供手握持以转动丝杆的握持杆以及供握持杆穿设的穿设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杆的设置,起到了省力杠杆的作用,使操作者可以通过握持握持杆控制丝杆转动,使丝杆的转动更加省力,提高了丝杆转动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摩擦轮高度调节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杆的两端均套设有控制握持杆于丝杆上且供手握持的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上开设有供握持杆的两端插接的插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握持杆在限位球的作用下不易滑离丝杆,提高了握持杆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握持杆的握持面积,方便操作者进行握持,提高了握持杆的使用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杆的两端均一体设置有卡接球,所述限位球上开设有与插接孔互相连通且供卡接球卡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球的直径小于穿设孔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球通过卡接球与卡接槽的卡接安装于握持杆的两端对握持杆进行限位,结构简单,拆装更换方便,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上还设置有套设于丝杆上且用于盖合安装槽的端盖,所述端盖靠近滑块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与安装槽插接的插接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端盖可以通过插接筒与安装槽的插接,安装于垫板上,对安装槽进行盖合,减少了轴承与外界空气、灰尘的接触面积,使轴承不易生锈,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筒远离端盖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卡环,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安装槽互相连通且供卡环卡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端盖通过卡环与卡槽的卡接,与垫板连接得更加牢固,使端盖不易从垫板上脱离,提高了端盖使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远离滑块的一侧枢接有供手握持以拆卸端盖的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端盖的握持面积,方便操作者进行握持,以对端盖进行拆装更换,提高了端盖拆装更换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线材可以通过摩擦轮的摩擦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层和鳞皮,而无需使用硫酸、盐酸来去除氧化皮和鳞皮,保护了线材的韧性,提高了线材的使用寿命;2.端盖的设置,对安装槽进行盖合,减少了轴承与外界空气、灰尘的接触面积,使轴承不易生锈,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支撑板、摩擦轮、滑块与调节组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4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图6是限位球、握持杆与丝杆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定滑轮;3、摩擦轮;4、滑移槽;5、滑块;6、线材;7、调节组件;8、基板;9、丝杆;10、轴承;11、安装槽;12、握持杆;13、穿设孔;14、限位球;15、插接孔;16、卡接球;17、卡接槽;18、端盖;19、插接筒;20、卡环;21、卡槽;22、拉环;23、拉丝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包括设于拉丝机23上的支撑板1、三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的一侧的定滑轮2和两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的一侧的摩擦轮3,摩擦轮3位于定滑轮2的上侧,且摩擦轮3位于相邻两定滑轮2上的对称轴线上,摩擦轮3转动对定滑轮2上的线材6摩擦剥皮,去除锈斑杂质。支撑板1的上侧开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移槽4,滑移槽4等分相邻两定滑轮2,滑移槽4内滑移连接有滑块5,滑块5用于安装摩擦轮3,支撑板1上还设有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用于驱使滑块5沿滑移槽4滑移,以调节摩擦轮3与定滑轮2的距离来对不同直径的线材6剥皮。参照图3、驱使组件包括基板8、丝杆9与轴承10;基板8设于滑移槽4的正上方,且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撑板1上,丝杆9垂直贯穿于基板8上并与基板8螺纹连接,轴承10套设于丝杆9靠近滑块5的一端,且轴承10的内圈与丝杆9过盈配合,滑块5靠近丝杆9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供轴承10插入安装并与轴承10的外圈过盈配合。参照图3、4,滑块5靠近丝杆9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盖合安装槽11的端盖18,端盖18靠近垫板的一侧一体设有插接筒19,插接筒19与安装槽11插接以将端盖18安装于垫板上;端盖18的上端面上还穿设有拉环22,拉环22供手握持以方便对端盖18进行拆装;插接筒19远离端盖18的一侧还一体设有卡环20,卡环20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参照图3、5,滑块5的上端开设有卡槽21,卡槽21与安装槽11互相连通且位于安装槽11的内周壁上,卡槽21供卡环20卡接,以使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拉丝机上的支撑板(1)、三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的一侧的定滑轮(2)和两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的一侧且配合定滑轮(2)对线材(6)摩擦剥皮的摩擦轮(3),所述摩擦轮(3)位于定滑轮(2)的上侧且位于相邻两定滑轮(2)上的对称轴线上;/n所述支撑板(1)的上侧开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移槽(4),所述滑移槽(4)内滑移连接有用于安装摩擦轮(3)的滑块(5),所述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滑块(5)滑移以调节摩擦轮(3)与定滑轮(2)的距离并对不同直径的线材(6)剥皮的调节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拉丝机上的支撑板(1)、三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的一侧的定滑轮(2)和两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的一侧且配合定滑轮(2)对线材(6)摩擦剥皮的摩擦轮(3),所述摩擦轮(3)位于定滑轮(2)的上侧且位于相邻两定滑轮(2)上的对称轴线上;
所述支撑板(1)的上侧开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移槽(4),所述滑移槽(4)内滑移连接有用于安装摩擦轮(3)的滑块(5),所述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滑块(5)滑移以调节摩擦轮(3)与定滑轮(2)的距离并对不同直径的线材(6)剥皮的调节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
基板(8),设置于滑移槽(4)的正上方且固定于支撑板(1)上;
丝杆(9),依次穿设于基板(8)与滑块(5)上且与基板(8)螺纹连接并与滑块(5)转动连接;
轴承(10),套设于靠近滑块(5)的一侧且内圈与丝杆(9)过盈配合;
所述滑块(5)靠近丝杆(9)的一侧开设有供轴承(10)插入且与轴承(10)的外圈过盈配合的安装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丝机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9)远离滑块(5)的一侧穿设有供手握持以转动丝杆(9)的握持杆(12)以及供握持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咏海何丽明蔡建斌戴延秦明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淡水谷金属制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