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89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5
本申请涉及一种拉丝模具,涉及模具的领域,用于解决利用拉丝模具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成本浪费的问题。其包括模具壳、模具芯,模具壳上开设有用于插设模具芯的阶梯孔,阶梯孔包括大孔、小孔,大孔的内壁面上沿模具壳轴向开设有插槽,插槽在大孔内壁面上周向布置有至少两个,模具芯包括进料部、出料部,进料部与大孔相配合,且进料部上开设有进料孔,出料部与小孔相配合,且出料部开设有出料孔,进料孔与出料孔连通,进料部的外柱面上周向布置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块。本申请中的模具芯与模具壳之间通过插槽与插块的配合使得本申请中的模芯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更换,从而使得拉丝模具可以生产多种产品,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浪费。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浪费。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丝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丝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拉丝模具是指金属进行拉丝加工过程中,金属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拉丝模具后,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需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以此将金属加工成所需工件。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0523663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键合丝拉丝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沿轴向设有一个截面为圆形的通孔,通孔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入口区、第一压缩区、定径区、第二压缩区、第二入口区。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技术中的模具为一体结构,且由于模具供金属原料通过的通孔的截面形状与尺寸固定不变,因此上述模具只能生产单一产品,当需要生产不同产品时,模具需要进行整体更换,非常浪费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拉丝模具。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拉丝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拉丝模具,包括模具壳、模具芯,模具壳上开设有用于插设模具芯的阶梯孔,阶梯孔包括大孔、小孔,大孔的内壁面上沿模具壳轴向开设有插槽,插槽在大孔内壁面上周向布置有至少两个,模具芯包括进料部、出料部,进料部与大孔相配合,且进料部上开设有进料孔,出料部与小孔相配合,且出料部开设有出料孔,进料孔与出料孔连通,进料部的外柱面上周向布置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块。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模具芯的进料口与模具壳的大孔配合,模具芯的出料口与模具壳的小孔配合,因此模具芯的整体结构与模具壳的阶梯孔相配合,从而使得模具芯可以在模具壳的阶梯孔内进行插拔,大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插槽,进料部的外柱面上设置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块,当模具芯插入模具壳的阶梯孔内时,插槽与插块之间的配合使得插槽对插块起到限制作用,从而使得插槽与插块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幅度减小,模具芯也因此可以更加稳定的插设在模具壳内。当需要生产不同产品时,使用者可以将原有的模具芯从阶梯孔内抽出,然后将所需使用的新模具芯插入阶梯孔内并完成模具芯的更换,拉丝模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芯,从而使得拉丝模具可以生产多种产品,以此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浪费。
[0009]优选的,所述模具芯外柱面沿其径向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关于模具芯的圆心对称布置在模具芯的两侧,模具壳外柱面沿其径向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关于模具壳的圆心对称布置在模具壳的两侧,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宽度相等,且第一凹槽槽底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相连通,第二凹槽的壁面上设置有用于轴向固定模具壳与模具芯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杆、L形杆、锁定架,锁定杆转动连接在模具壳的第二凹槽的壁面上,锁定杆远离其与模具壳之间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连接有L形杆,L形杆分为转动部、锁
定部,转动部转动连接在锁定杆上,转动部远离锁定杆的一端设置有锁定部,模具壳的外柱面上设置有锁定架,锁定架上开设有供L形杆穿过的锁定孔,且锁定架位于第二凹槽远离锁定杆与模具壳之间的转动中心的一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模具芯插入模具壳的阶梯孔内后,第一凹槽槽底的两端与第二凹槽的槽底连通,且由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宽度相等,因此第一凹槽的壁面与第二凹槽的壁面此时也位于同一平面内,此时使用者将转动连接在第二凹槽壁面上的锁定杆进行转动,并将锁定杆转动至L形杆插入锁定架的锁定孔内,而后使用者将L形杆绕其与锁定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中心进行旋转,并将L形杆转动至L形杆的锁定部抵接在锁定架上,此时锁定杆因L形杆的锁定部与锁定架之间的抵接关系而被锁定,且由于锁定杆位于第二凹槽内,因此锁定杆将模具芯的轴向运动进行限制,模具芯与模具壳之间产生轴向运动的几率也随之降低,从而使得模具芯被固定在模具壳的阶梯孔内,模具芯与模具壳之间的配合也因此变得更加稳定,拉丝模具的使用过程也随之更加稳定可靠。
[0011]优选的,所述L形杆的锁定部面对锁定杆的一面上密集设置有凸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点使得锁定部面对锁定杆的一面粗糙程度增加,且由于当锁定部对锁定杆进行时,锁定部面对锁定杆的一面与锁定架之间产生抵接,因此设置有凸点的锁定部与锁定架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锁定部与锁定架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意外产生相对转动的几率降低,锁定部与锁定架之间的配合也更加牢固,锁定杆发生转动的几率也随之降低,从而使得锁定机构对模具芯的固定作用更加牢固可靠。
[0013]优选的,所述模具芯的插块面对插槽槽底的一面上设置有凸棱。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使得插块面对插槽槽底的一面的粗糙程度增加,从而使得在插块与插槽配合过程中,插块面对插槽槽底的一面与插槽的槽底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插块与插槽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几率降低,从而使得模具芯与模具壳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
[0015]优选的,所述进料部的进料孔为锥形孔,进料孔的直径从进料部远离出料部的一端向进料部靠近出料部的一端延伸过程中逐渐减小,且进料孔靠近进料部的一端的直径与出料孔的直径相等。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孔的锥形结构对棒材起到导向作用,棒材在行进过程中会沿着进料孔的圆锥面向出料孔移动,从而使得棒材可以顺利地在模具芯内被加工成所需形状。且由于进料孔为锥形孔且进料孔远离出料孔的一端直径较大,因此在进料过程中,原料棒材可以更容易的进入进料孔,从而使得拉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利。
[0017]优选的,所述出料部的出料孔远离进料孔的一端做倒圆角处理,并在出料孔远离进料孔的一端形成一圆角。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孔远离进料孔的一端与出料孔远离进料孔的一端所在的平面之间会形成一拐角,当产品从出料孔中进行出料时,产品会与会与该拐角之间产生摩擦,由于该拐角为圆角,且圆角与产品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圆角作用在产品上的压强降低,产品被该拐角擦伤的风险降低,拉丝模具所加工产品的质量也随之提升。
[0019]优选的,所述模具壳的外柱面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沿模具壳外柱面周向布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棒材受到压力而通过拉丝模具时,棒材与拉丝模具的模具芯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二者因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当热量过高时,模具芯与工件
皆容易发生损坏,散热孔将模具芯的部分外柱面暴露在外,从而使得模具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好地散发到外界,模具芯与棒材在生产时因高温发生损坏的几率也会有所降低,从而使得拉丝模具的使用过程更加稳定。
[0021]优选的,所述模具壳的外柱面上设置有加强棱,加强棱沿模具壳外柱面周向布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材料棒材被施加压力从拉丝模具中通过时,由于棒材被施加的压力方向与拉丝模具的轴向重合,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拉丝模具需要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加强棱为条状结构,且条状结构在轴向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从而加强棱使得拉丝模具的结构强度有所加强,拉丝模具也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载荷,在生产过程中拉丝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壳(1)、模具芯(2),模具壳(1)上开设有用于插设模具芯(2)的阶梯孔,阶梯孔包括大孔(11)、小孔(12),大孔(11)的内壁面上沿模具壳(1)轴向开设有插槽(13),插槽(13)在大孔(11)内壁面上周向布置有至少两个,模具芯(2)包括进料部(21)、出料部(22),进料部(21)与大孔(11)相配合,且进料部(21)上开设有进料孔(211),出料部(22)与小孔(12)相配合,且出料部(22)开设有出料孔(221),进料孔(211)与出料孔(221)连通,进料部(21)的外柱面上周向布置有与插槽(13)相配合的插块(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芯(2)外柱面沿其径向开设有第一凹槽(24),第一凹槽(24)关于模具芯(2)的圆心对称布置在模具芯(2)的两侧,模具壳(1)外柱面沿其径向开设有第二凹槽(14),第二凹槽(14)关于模具壳(1)的圆心对称布置在模具壳(1)的两侧,第一凹槽(24)与第二凹槽(14)宽度相等,且第一凹槽(24)槽底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14)相连通,第二凹槽(14)的壁面上设置有用于轴向固定模具壳(1)与模具芯(2)的锁定机构(3),所述锁定机构(3)包括锁定杆(31)、L形杆(32)、锁定架(33),锁定杆(31)转动连接在模具壳(1)的第二凹槽(14)的壁面上,锁定杆(31)远离其与模具壳(1)之间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连接有L形杆(32),L形杆(32)分为转动部(321)、锁定部(322),转动部(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咏海何丽明何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淡水谷金属制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