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81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7:08
本申请涉及一种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涉及金属热处理的领域,用于解决放置座的使用安全性不高的问题。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套筒,底座的底面开设有下开口,下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插块,插块沿下开口的内壁周向布置,套筒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套筒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相邻放置座的底座相配合的凸缘,凸缘的外柱面上设置有与相邻放置座上的插块相配合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包括横槽、竖槽,横槽与竖槽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且竖槽靠近底座的一端与横槽的端部连通。本申请中的放置座在进行叠放时,相邻的放置座之间可以通过插块与锁定槽的配合进行锁定,叠放的放置座发生倾倒的几率有所降低,从而使得放置座的安全性有所提高。从而使得放置座的安全性有所提高。从而使得放置座的安全性有所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


[0001]本申请涉及金属热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

技术介绍

[0002]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进行退火热处理后的工件具有少氧化、无脱碳、保持整洁的优点。放置座是铁丝等盘圆线材进行退火热处理的过程中用于放置铁丝等盘圆线材的一种运输载体。
[0003]如图4所示,目前常见的放置座包括底座1、套筒2,在使用过程中铁丝等盘圆线材套在套筒2上,套有铁丝等盘圆线材的放置座通过吊车等吊装设备被运输至退火炉内,从而使退火炉对铁丝进行退火热处理。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对铁丝进行退火处理时,为了提高退火炉内的空间利用率,退火炉内常会有多个放置座进行叠放,由于目前常见的放置座在叠放时,相邻的两个放置座之间仅依靠重力进行叠放,且多个放置座叠放在一起而导致多个放置座整体的重心升高,从而导致叠放的放置座在退火炉内倾倒的风险较高,因此放置座的使用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放置座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套筒,所述底座的底面开设有下开口,下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插块,插块沿下开口的内壁周向布置,套筒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套筒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相邻放置座的底座相配合的凸缘,凸缘的外柱面上设置有与相邻放置座上的插块相配合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包括横槽、竖槽,横槽与竖槽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且竖槽靠近底座的一端与横槽的端部连通,竖槽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凸缘的上表面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座进行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放置座叠放在下方相邻的放置座上时,上方的放置座的下开口会套设在下方相邻的放置座的凸缘上,且上方放置座的插块会插入下方相邻的放置座的竖槽中,此时使用者可以将上方放置座沿下方相邻的放置座的横槽开设方向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插块从竖槽进入横槽,由于横槽在放置座的轴向对插块起到限制作用,因此两个叠放在一起的放置座之间实现了轴向的连接,上方的放置座的轴向运动也被限制,从而使得放置座在叠放时发生倾倒的风险降低,放置座的安全性能也有所提高。
[0009]优选的,所述凸缘内壁面设置有吊杆,吊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凸缘关于圆心对称的两侧内壁面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座通过吊车等吊装设备进行运输时,使用者将吊
钩在吊杆上,以此来实现吊装设备对放置座的运输,使用者不必在放置座上通过钢索等辅助设施对放置座进行吊装,从而使得放置座的使用过程更加便利。
[0011]优选的,所述吊杆中部设置为拱形结构,并形成一可容纳吊钩的吊装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吊装设备通过吊杆对放置座进行吊装时,吊钩被容纳在吊装部内,由于吊装部成拱形,因此吊钩被限制在拱形的吊装部内,吊钩在吊杆上沿吊杆长度延伸方向产生滑移的几率降低,从而吊装部保证了放置座在被吊装的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柱面上沿套筒的高度延伸方向密集设置有环形凸棱。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棱的截面为拱形,拱形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从而环装凸棱使得套筒的结构强度有所提高,且相邻的两条凸棱之间会形成缝隙,当线材套设在套筒上时,部分线材会位于凸棱之间形成的缝隙内,由于凸棱之间的缝隙会对线材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线材会被更稳定的套在套筒上,从而使得放置座的使用过程更加稳定。
[0015]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柱面上开设有通透的加热口。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在套筒上的线材在退火过程中会与炉内的空气产生热交换,而线材面对套筒外柱面的部分由于套筒的阻挡作用而使得这部分线材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导致面对套筒外柱面的部分线材在炉内的热交换效率不高、退火热处理效果较差。套筒的外柱面上设有通透的加热口,加热口使得套筒的外柱面上形成大面积的开口结构,面对套筒外柱面的部分线材通过加热口与空气接触,线材的热交换效率有所提高,从而使得线材退火热处理的效果得到加强。
[0017]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将多组放置座进行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放置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L形杆、固定片、长槽,L形杆包括转动部、压抵部,转动部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连接座的上表面,转动部远离其与连接座之间转动连接中心的一端设置有压抵部,且转动部与压抵部相互垂直,压抵部远离转动部的一端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固定片,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供固定片插入的长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叠放的放置座通过连接座进行连接,将多组放置座放置在连接座上后,退火炉内的空间利用率有所提升,且生产效率也随之提高。当放置座放置在连接座上以后,使用者可以将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的L形杆进行旋转,并将L形杆旋转至L形杆的压抵部压抵在放置座底座的上表面,而后将固定板旋转至插入与之配合的长槽内,从而使得连接机构将放置座固定在连接座上,放置座与连接座的固定连接使得放置座的底部被固定,且连接座增加了放置座底部的重量,放置座的重心也因此被拉低,放置座在使用过程中倾倒的风险进一步被降低,从而使得放置座的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0019]优选的,所述底座下表面沿其周向设置有定位销,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机构将放置座固定的过程中涉及固定板与长槽之间的配合,因此放置座在放置在连接座上时需要进行定位,连接座与放置座之间通过定位孔与定位销的配合使得连接座与放置座之间实现定位,从而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保证了放置座放置在连接座上时放置座与连接座之间的相对位置,连接机构在固定放置座的过程中固定板也因此能够顺利插入长槽中,以顺利实现连接机构对放置座的固定作用。
[002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面密集设置有凸点。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点增加了底座的底面的粗糙程度,因此底座与连接座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底座在连接座上发生相对滑移的几率减小,底座与放置座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固。且退火炉在加热过程中,炉内物体会因受热而发生膨胀,从而使得连接座与底座之间发生挤压,二者因相互挤压而造成破坏的风险有所提高,由于底座的凸点之间会形成间隙,从而使得底座与放置座之间形成若干空腔结构,空腔结构为底座与连接座的受热膨胀提供了的空间余量,从而使得底座与连接座之间的挤压作用有所减轻,二者因相互挤压而造成破坏的风险有所降低,从而使得放置座的使用稳定性提高。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当放置座进行叠放时,相邻的放置座之间通过插块与锁定槽的配合使得相邻的放置座之间进行轴向的固定,放置座在叠放时倾倒的风险有所降低,连接座使得放置座的重心降低,且连接机构将放置座固定在连接座上,连接座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上的套筒(2),所述底座(1)的底面开设有下开口(21),下开口(21)的内壁上设置有插块(22),插块(22)沿下开口(21)的内壁周向布置,套筒(2)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套筒(2)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相邻放置座的底座相配合的凸缘(23),凸缘(23)的外柱面上设置有与相邻放置座上的插块(22)相配合的锁定槽(24),所述锁定槽(24)包括横槽(241)、竖槽(242),横槽(241)与竖槽(242)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且竖槽(242)靠近底座(1)的一端与横槽(241)的端部连通,竖槽(242)远离底座(1)的一端与凸缘(23)的上表面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23)内壁面设置有吊杆(3),吊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凸缘(23)关于圆心对称的两侧内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3)中部设置为拱形结构,并形成一可容纳吊钩的吊装部(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式退火炉用放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外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斌钱咏海何丽明秦明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淡水谷金属制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