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852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8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包括锥形齿轮,其同心设置在电机转轴外周;一对行星轮,其对称分布在所述锥形齿轮的外周,所述行星轮的径向位置固定,所述行星轮的轴向位置可移动,一对所述行星轮通过一钢带与所述锥形齿轮联动,所述钢带外侧设置有弹性压紧机构,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将所述钢带向内侧偏转一定距离;内齿盘,其套设在一对所述行星轮的外周,所述内齿盘的轴向位置固定,所述内齿盘内周壁与所述行星轮啮合,且所述行星轮轴向移动在内齿盘内周壁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内齿盘向外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电机输出转速变化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A motor system with state self-monitoring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system with a state self-monitoring function, which includes a conical gear, which is concen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motor shaft; a pair of planetary wheels, which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conical gear, the radial position of the planetary wheel is fixed, the axial position of the planetary wheel can be moved, a pair of the planetary wheels are linked with the conical gear through a steel belt,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steel belt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pressing mechanism, which deflects the steel belt to the inner side for a certain distance; the inner gear disc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a pair of planetary wheels, the axial position of the inner gear disc is fixed,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wall of the inner gear disc is meshed with the planetary wheel, and the planetary axle moves to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wall of the inner gear disc, and the servo motor passes through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wall of the inner gear disc The inner toothed plate outputs outward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output speed of the motor changes unst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伺服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大转矩输出、低惯量和良好的控制性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中,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的作用是把控制电压信号转换为机械移动,也就是把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变成该电机的一定转速或角位移,因此可以用中央处理器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现有的伺服电机输出转速通常是由励磁信号控制,通过减速机减速后应用于工业机体中,但减速机的减速比跳变较大,使得电机输出转速的跳变较大,从而使得这种输出方式的转子位置精度不高,导致很难应用于对输出转子位置高精度要求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变比连续可调的减速箱,使得通过减速箱对减速比连续调整,提高电机输出转速变动的顺滑性,解决了电机输出转速变化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其上设有锥形齿轮,其同心设置在伺服电机转轴外周;一对行星轮,其对称分布在所述锥形齿轮的外周,所述行星轮的径向位置固定,所述行星轮的轴向位置可移动,一对所述行星轮通过一钢带与所述锥形齿轮联动,所述钢带外侧设置有弹性压紧机构,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将所述钢带向内侧偏转一定距离;内齿盘,其套设在一对所述行星轮的外周,所述内齿盘的轴向位置固定,所述内齿盘内周壁与所述行星轮啮合,且所述行星轮轴向移动在内齿盘内周壁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内齿盘向外输出。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电机转轴侧的外壳上对称设置有一对伸缩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电机转轴平行,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分布在所述电机转轴的外侧,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导向筒和伸缩轴,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伸缩轴伸缩在所述导向筒中。优选的,所述行星轮的轴向与所述电机转轴轴向平行,所述行星轮的轴中心设置一轴承,所述伸缩轴的外侧端固定在所述轴承中。优选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距离不小于所述锥形齿轮的轴向长度,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驱动一对所述行星轮同步轴向移动在所述锥形齿轮的外周,一对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分布外径、一对所述行星轮的分布外径和内齿盘的内径一致。优选的,所述行星轮的轴向两端外周凸出设置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内齿盘的内周壁啮合,且所述齿牙的方向与所述内齿盘的内周壁齿纹方向一致,所述钢带将所述锥形齿轮以及一对所述行星轮同步联动。优选的,所述内齿盘的深度不小于所述锥形齿轮的轴向长度,所述行星轮轴向移动在所述内齿盘的内周壁上,所述内齿盘的内周壁轴向两端凸出设置有限位块。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伸缩轴上垂直连接一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末端垂直设置一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一对所述行星轮之间的中心连线平行,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中心,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行星轮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垂直设置一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沿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方向可弹性伸缩,所述第三连杆向所述内齿盘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杆的内侧端压紧在所述钢带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上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三连杆的端头贯穿所述通槽向内齿盘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连杆可在所述通槽中移动,所述第三连杆与通槽端头之间夹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的端尾之间通过伸缩套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杆端头内侧端凸出设置一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侧端凸出设置一圆柱头,所述圆柱头磨圆处理,所述钢带外侧壁中心开设一滑槽,所述圆柱头活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优选的,所述钢带的纵截面设置为梯形,其中所述钢带外侧壁平面与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向平行,所述钢带的内侧壁向一侧倾斜设置,且所述钢带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锥形齿轮外表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钢带内侧壁贴合联动在所述锥形齿轮外侧壁上,且随着所述锥形齿轮的轴向移动,所述钢带内侧壁贴合移动在所述锥形齿轮外侧壁上;所述行星轮周向侧壁设置成与所述钢带内侧壁对应的倾斜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含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高了电机输出转速的顺滑性,避免输出转速跳变;2、提高了对电机输出转速的控制精度,应用范围更广;3、输出转速可以通过励磁控制配合变比控制,控制方式更丰富,且控制精度更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电机转轴与锥形齿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锥形齿轮与行星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行星轮与内齿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弹性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三连杆内侧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钢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锥形齿轮200同心设置在电机转轴100上,使得锥形齿轮200与电机转轴100同步转动,锥形齿轮200的直径从靠近电机侧向外侧逐渐减小。一对行星轮300对称分布在所述锥形齿轮200的外周,所述行星轮300的径向位置固定,所述行星轮300的轴向位置可移动,具体的,所述伺服电机700向外输出的电机转轴100侧的外壳上对称设置有一对伸缩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电机转轴100平行,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分布在所述电机转轴100的外侧空间,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710、导向筒711和伸缩轴712,所述驱动单元710驱动所述伸缩轴712伸缩在所述导向筒711中。一对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分布外径、一对所述行星轮300的分布外径和内齿盘400的内径一致。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距离不小于所述锥形齿轮200的轴向长度,为行星轮300的轴向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驱动一对所述行星轮300同步轴向移动在所述锥形齿轮200的外周。所述行星轮300的轴向与所述电机转轴100轴向平行,所述行星轮300的轴中心设置一轴承330,所述伸缩轴320的外侧端安装固定轴承330中,使得行星轮300与伸缩轴320同步轴向移动。伸缩轴320的内侧端通过伸缩驱动机构710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700的外壳上,从而使得行星轮300的径向安装位置固定,行星轮300可以绕着伸缩轴320转动,且与伸缩轴320同步轴向移动。一对行星轮300所处平面与电机转轴100垂直,一对所述行星轮300通过一钢带600与所述锥形齿轮200联动,也就是钢带600依次绕过两个行星轮300外周,锥形齿轮200联动联动在两个行星轮300中心位置的钢带600上,使得三者联动,伺服电机700带动锥形齿轮200转动,进而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设有锥形齿轮,其同心设置在伺服电机转轴外周;一对行星轮,其对称分布在所述锥形齿轮的外周,所述行星轮的径向位置固定,所述行星轮的轴向位置可移动,一对所述行星轮通过一钢带与所述锥形齿轮联动,所述钢带外侧设置有弹性压紧机构,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将所述钢带向内侧偏转一定距离;内齿盘,其套设在一对所述行星轮的外周,所述内齿盘的轴向位置固定,所述内齿盘内周壁与所述行星轮啮合,且所述行星轮轴向移动在内齿盘内周壁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内齿盘向外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设有锥形齿轮,其同心设置在伺服电机转轴外周;一对行星轮,其对称分布在所述锥形齿轮的外周,所述行星轮的径向位置固定,所述行星轮的轴向位置可移动,一对所述行星轮通过一钢带与所述锥形齿轮联动,所述钢带外侧设置有弹性压紧机构,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将所述钢带向内侧偏转一定距离;内齿盘,其套设在一对所述行星轮的外周,所述内齿盘的轴向位置固定,所述内齿盘内周壁与所述行星轮啮合,且所述行星轮轴向移动在内齿盘内周壁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内齿盘向外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电机转轴侧的外壳上对称设置有一对伸缩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电机转轴平行,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分布在所述电机转轴的外侧,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导向筒和伸缩轴,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伸缩轴伸缩在所述导向筒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的轴向与所述电机转轴轴向平行,所述行星轮的轴中心设置一轴承,所述伸缩轴的外侧端固定在所述轴承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距离不小于所述锥形齿轮的轴向长度,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驱动一对所述行星轮同步轴向移动在所述锥形齿轮的外周,一对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分布外径、一对所述行星轮的分布外径和内齿盘的内径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状态自监测功能的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的轴向两端外周凸出设置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内齿盘的内周壁啮合,且所述齿牙的方向与所述内齿盘的内周壁齿纹方向一致,所述钢带将所述锥形齿轮以及一对所述行星轮同步联动。


6.如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忠贵李玮姜梦飞于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