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10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杆减震机构,包括用于与AGV车体上的固定支座相连的固定支撑板、至少两根与固定支撑板活动连接的连杆、分别套设于各连杆上的弹簧、以及设置于固定支撑板下方的活动支撑板,固定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供各连杆的顶端穿过的滑孔,各连杆的顶端穿过相应滑孔,各连杆的底端分别与活动支撑板铰接,各弹簧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支撑板的下表面相抵,各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对应连杆用于铰接的一端相连,活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轮总成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减震机构采用硬连接结构的连杆式剪刀型减震组件,在AGV遇到不平整路面时,无法根据凹凸起伏变化的颠簸路面自适应调节,降低减震效果,导致部件间发生斜切磨损的问题。

Connecting rod damp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ng rod damp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support plate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fixed support on the AGV vehicle body, at least two connecting rod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upport plate, springs sleeved on each connecting rod respectively, and a movable support plate arranged under the fixed support plate. The fixed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liding holes for the top of each connecting rod to pass through, each connected The top end of the rod passes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sliding hole, the bottom end of each connecting rod is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the movable support plate, the top end of each spring is respectively oppos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xed support plate, the bottom end of each spring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ng rod used for hinged connection, and the movabl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for mounting the driving wheel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damping mechanism adopts the connecting rod scissor type damping component of the hard connection structure, when the AGV encounters the uneven road surface, it is unable to adjust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bumpy road surfac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bumps and bumps, so as to reduce the damping effect and cause the oblique cutting wear between th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杆减震机构
本技术属于自动导引运输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杆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英文简称为AGV,中文名称为自动导引运输车)为移动机器人的一种,随着现代物流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AGV现已广泛用于现代工厂部件、成品转运领域的自动化物流设备。现有的AGV通常采用连杆式剪刀型减震组件,对车体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以避免车体内部机构因强烈震动而发生损耗。然而,采用硬连接结构的连杆式剪刀型减震组件,在AGV遇到不平整的复杂路况时,无法根据凹凸起伏变化的颠簸路面状况灵活自适应调节,降低减震效果,并导致减震部件间发生斜切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杆减震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硬连接结构的连杆式剪刀型减震组件,在不平整的复杂路况时减震效果较差,导致斜切磨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杆减震机构,包括用于与AGV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撑板、至少两根与所述固定支撑板活动连接的连杆、分别套设于各所述连杆上的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下方的活动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供各所述连杆的顶端穿过的滑孔,各所述连杆的顶端穿过相应所述滑孔,且各所述连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防脱件;各所述连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支撑板铰接,各所述弹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下表面相抵,各所述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连杆用于铰接的一端相连,所述活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轮总成的安装孔。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杆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活动支撑板铰接的铰接支架,所述活动支撑板上分别对应设有与各所述铰接支架配合的枢轴,各所述铰接支架通过相应所述枢轴与所述活动支撑板铰接,各所述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对应所述铰接支架抵接。进一步地,各所述铰接支架的截面呈倒U形,各所述倒U形铰接支架的两侧部通过所述枢轴与所述活动支撑板铰接,各所述倒U形铰接支架的顶表面与对应所述弹簧的底端抵接。进一步地,各所述弹簧的底端面与相应所述倒U形铰接支架的顶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开设有供相应所述连杆穿过的中心孔。进一步地,各所述枢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该枢轴脱落的锁紧件。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为防松螺母,各所述枢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杆,所述防松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一螺杆上。进一步地,所述倒U形铰接支架的外侧面与所述防松螺母之间设有防松垫片,所述防松垫片的中心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杆穿过的中心孔。进一步地,所述防脱件为防脱螺母,所述连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防脱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进一步地,各所述弹簧的顶端面与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下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的中心开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中心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板上对应各所述滑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各所述连杆配合的衬套,各所述连杆分别滑动插设于相应所述衬套中。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减震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减震机构,设置有与AGV车体固定支座相连的固定支撑板、分别与固定支撑板活动连接的至少两根连杆、分别套设于对应连杆上的弹簧、以及设置于固定支撑板正下方的活动支撑板,活动支撑板通过各连杆与固定支撑板活动连接,并利用设置于活动支撑板与固定支撑板之间的弹簧对AGV车体在凹凸起伏变化的颠簸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颠簸振动起到减震缓冲作用;而且各连杆的底端分别与活动支撑板铰接,形成类似活动关节的连杆减震结构,使各连杆能够根据地面凹凸起伏状况相对于活动支撑板发生小角度转动的自适应微调调整,达到自适应不平整复杂路面的目的,避免由于路面不平整产生的颠簸振动对各连杆造成斜切磨损,增强了减震效果,提高了AGV车对崎岖不平的复杂路面情况的适应能力,保证AGV车在崎岖不平的复杂路面运行的平稳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减震机构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减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减震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1-AGV车体;2-固定支座;3-固定支撑板;4-连杆;5-弹簧;6-活动支撑板;7-安装孔;8-防脱件;9-铰接支架;10-枢轴;11-弹簧垫片;12-锁紧件;13-防松垫片;14-防脱垫片;15-衬套;16-驱动轮总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减震机构进行说明。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减震机构,包括用于与AGV车体1上的固定支座2相连的固定支撑板3、至少两根与固定支撑板3活动连接的连杆4、分别套设于各连杆4上的弹簧5、以及设置于固定支撑板3下方的活动支撑板6,固定支撑板3上间隔设置有供各连杆4的顶端穿过的滑孔,各连杆4的顶端穿过相应滑孔,且各连杆4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防脱件8;各连杆4的底端分别与活动支撑板6铰接,各弹簧5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支撑板3的下表面相抵,各弹簧5的底端分别与对应连杆4用于铰接的一端相连,活动支撑板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轮总成16的安装孔7。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减震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有与AGV车体1固定支座2相连的固定支撑板3、分别与固定支撑板3活动连接的至少两根连杆4、分别套设于对应连杆4上的弹簧5、以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AGV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撑板、至少两根与所述固定支撑板活动连接的连杆、分别套设于各所述连杆上的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下方的活动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供各所述连杆的顶端穿过的滑孔,各所述连杆的顶端穿过相应所述滑孔,且各所述连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防脱件;各所述连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支撑板铰接,各所述弹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下表面相抵,各所述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连杆用于铰接的一端相连,所述活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轮总成的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AGV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撑板、至少两根与所述固定支撑板活动连接的连杆、分别套设于各所述连杆上的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下方的活动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供各所述连杆的顶端穿过的滑孔,各所述连杆的顶端穿过相应所述滑孔,且各所述连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防脱件;各所述连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支撑板铰接,各所述弹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下表面相抵,各所述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连杆用于铰接的一端相连,所述活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轮总成的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杆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活动支撑板铰接的铰接支架,所述活动支撑板上分别对应设有与各所述铰接支架配合的枢轴,各所述铰接支架通过相应所述枢轴与所述活动支撑板铰接,各所述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对应所述铰接支架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铰接支架的截面呈倒U形,各所述倒U形铰接支架的两侧部通过所述枢轴与所述活动支撑板铰接,各所述倒U形铰接支架的顶表面与对应所述弹簧的底端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弹簧的底端面与相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彬桂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润木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