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永宽专利>正文

一种省电自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78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省电自动控制阀,其主要是由阀体(1)、阀座(2)、拉启机构(3)、线圈(4)、外壳(5)、控制电路(6)所组成,阀体(1)内具一阀口(11),可与封口块(37)套合,而阀体上方由阀座螺合,阀座上段以线圈包覆,由外壳盖合,阀座内容置拉启机构,藉由控制电路使线圈座产生电磁将拉启机构上升或下降作动即停止而定位,达到电源不必时时处于通电状态,而节省电能,也可手动操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省电自动控制阀。如公众所知,阀门为一般控制的必要构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除了各种不同形状外(如止回阀、蝶形阀等),依其工作形式,又可分为手动及自动,而为防止自动控制发生故障失灵及手动之操作不便,一般从安全及便利双方面考虑,多为手动与自动并用,其中,自动阀又以电磁阀最为常见。常用之电磁阀,其工作原理主要是藉阀块在通电状态中受电磁作用被吸引而提升,使阀体底部之进水管与出水管间之阀口形成相通之管路,若断电时,由于电磁力消失,靠弹性元件之弹性作用,而将阀块弹回阀口,形成关闭阻塞,阻止液体流通,电磁阀在断电时立即反应,固能在节省液体无谓流失与安全措施上达到效果,但是在断电时,阀块截断液体流动如欲使液体持续流过一段时间,则必须保持持续的通电状态,这样势必造成电力损耗。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常用的电磁阀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省电自动控制阀,以控制线路令线圈瞬间通电后即断电,线圈使拉启机构动作,开启或关闭阀口后定位,使欲持续流通液体时,无需持续通电且可手动操作,以克服常用电磁阀的缺点,达到省电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主要是由阀体、阀座、拉启机构、线圈、外壳、控制电路所组成,阀座固置在阀体的上部,拉启机构贯穿并置于阀体、阀座的中心,线圈置于并包覆在阀座上中段外,外壳为一中空盖体,其顶面中心处设有一中孔,供阀座之上段上端穿置,外壳包覆盖合在线圈的外围,控制电路与线圈相连,用以控制线圈的动作,本技术以控制电路令线圈瞬间通电后即断电,线圈使拉启机构动作,开启或关闭阀口后定位,使欲持续流通液体时,无需持续通电且可手动操作,达到省电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阀体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阀座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阀座凸榫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阀座凸榫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之中心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之止动凸体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之止动凸体俯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之推卡柱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之封口块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之外壳剖视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之控制电路图。图13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之另一实施例之控制电路图。(1)为阀体、(11)为阀口、(12)为套口、(13)为进口、(14)为出口、(2)为阀座、(21)为环沟、(22)为O形环、(23)为环槽、(24)、(25)为螺纹、(26)为深沟槽、(27)为浅沟槽、(28)为凸榫、(3)为拉启机构、(31)为止动圈、(32)为中心轴、(321)为凸环、(33)为弹簧、(34)为止动凸体、(341)为凸柱、(342)为凸缘、(35)为推卡柱、(351)为凸柱、(352)为凸缘、(36)为伸缩橡皮套、(37)为封口块、(38)为手调拉钮、(39)为上盖、(4)为线圈、(5)为外壳、(51)为中孔、(6)为控制电路、(T)为计时器、(SW1)、(SW2)为接点、(IC1)、(IC2)为倒向器、(IC3)为正反器、(C3)为电容、(R3)为电阻、(RY)为继电器、(SW)为导路、(Q)为三极管、(7)为马达、(71)为轴心、(72)为偏心轮、(8)为控制电路、(IC4)为倒向器、(IC5)、(IC6)为正反器、(RY1)、(RY2)为继电器、(Q1)、(Q2)为三极管、(A)、(B)为马达端点、(C)为马达接触点、(NO)、(NC)为接触点。如附图1至附图12所示,本技术主要是由阀体(1)、阀座(2)、拉启机构(3)、线圈(4)、外壳(5)、控制电路(6)所组成,阀座(2)固置在阀体的上部,拉启机构(3)贯穿并置于阀体(1)、阀座(2)的中心,线圈(4)置于并包覆在阀座(2)上中段外,外壳(5)为中空盖体,其顶面中心处设有一中孔(51),供阀座(2)之上段上端穿置,外壳(5)包覆盖合在线圈(4)的外围,控制电路(6)用以控制线圈(4)动作。如附图2所示,阀体(1)两侧分别具有一进、出口(13)、(14),而进、出口(13)、(14)间设一阀口(11),且于阀体(1)上设一具内螺纹之套口(12),套口(12)供阀座(2)螺合,阀体(1)内之阀口(11)可与拉启机构(3)之封口块(37)套合封闭;如附图3至附图5所示,阀座(2)为一圆管体,其内径由上至下分上、中、下三段,内径渐小,且于内径最小之下段下端内设一环沟(21),套有一O型环(22),并于下段外侧设一环槽(23),另于内径最小之上段之上端外侧设一螺纹(24)、(25),再于上段之上端内以六等份对称分设六个斜尖状深沟槽(26)、浅沟槽(27)、凸榫(28);如附图1、附图6至附图10所示,拉启机构(3)主要由止动圈(31)、中心轴(32)、弹簧(33)、止动凸体(34)、推卡柱(35)、伸缩橡皮套(36)、封口块(37)、手调拉钮(38)、上盖(39)所组成,中心轴(32)上下两端各设一外螺纹,且于中段处设有一凸环(321),中心轴(32)之凸环(321)下段穿设止动凸体(34)后螺合于推卡柱(35)而容置于阀座(2),中心轴(32)之凸环(321)上段套置弹簧(33)再穿过止动圈(31),由止动圈(31)螺合于阀座(2)上段内螺纹(24)而定位,由一手调拉钮(38)螺固,且以上盖(39)盖合并螺合于阀座(2)上段之上端外侧之螺纹(25),而推卡柱(35)直径较小之下段穿过阀座(2)之下段O形环(22),推卡住(35)最末端套一伸缩橡皮套(36)而与封口块(37)螺合固定、使封口块(37)对合于阀体(1)之阀口(11)上、其中,止动凸体(34)底端设有呈斜尖状之六凸柱(341),是置于推卡柱(35)上缘所设斜尖状之六凸柱(351)上对合,且止动凸体(34)之外缘设有三凸缘(342),而推卡柱(35)于六凸柱(351)下方亦分设有六凸缘(352),以止动凸体(34)之三凸缘(342)分别对称推卡柱(35)之六凸缘(352)其中之三凸缘,且同时置入于阀座(2)之深沟槽(26)。 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当手调拉钮(38)拉启,中心轴(32)之凸环(321)迫使弹簧(33)压缩,中心轴(32)进同止动凸体(34)、推卡柱(35)受深沟槽(26)之限制而自成一直线上升移动,止动凸体(34)上升脱离阀座(2)之深沟槽(26),且推卡柱(35)之六凸缘(352)未脱离阀座(2)之深沟槽(26)时,使止动凸体(34)旋转,待松开手调拉钮(38)时、中心轴(32)之凸环(321)受弹簧(33)之弹力,使卡动凸体(34)、推卡柱(35)下降,推卡柱(35)之六凸缘(352)依阀座(2)之斜尖状浅沟槽(27)配合推卡柱(35)之六凸柱(351)依止动凸体(34)之六凸柱(341)而作旋转,推卡柱(35)之六凸缘(352)受制于阀座(2)之凸榫(28),使推卡柱(35)撑开、从而使封口块(37)脱离阀口(11),液体便从阀口(11)流过,若再次拉启手调拉钮(38)放松时,即如上述推卡柱(35)再旋转,推卡柱(35)之六凸缘(352)即置深沟槽(26)内使封口块(37)完全套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电自动控制阀,它主要是由阀体(1)、阀座(2)、拉启机构(3)、线圈(4)、外壳(5)、控制电路(6)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阀座(2)固置在阀体(1)的上部,拉启机构(3)贯穿并置于阀体(1)、阀座(2)的中心,线圈(4)置于并包覆在阀座(2)上中段外,外壳(5)为一中空盖体,其顶面中心处设有一中孔(51),供阀座(2)之上段上端穿置,外壳(5)包覆盖合在线圈(4)的外围,控制电路(6)与线圈(4)相连用以控制线圈(4)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宽
申请(专利权)人:魏永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