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64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喷淋塔、第二冷凝器和活性炭吸附箱,所述第一冷凝器、喷淋塔、第二冷凝器和活性炭吸附箱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内设置有第一冷凝腔体,所述第一冷凝腔体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为与第一冷凝腔体的截面向配合的大半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定在第一冷凝腔体的顶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冷凝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溶剂的回收率;尾气在喷淋塔内均匀分布,使尾气在喷淋塔中进一步吸收,提高尾气回收率,降低尾气污染;第二冷凝器对尾气再次进行冷凝处理,最后经活性炭吸附箱彻底将尾气吸收,排出无毒无害的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分类回收处理系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属于尾气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项目尾气处理是将整个生产中所产生的各种尾气全部集中统一进入尾气处理装置,这样的设置,需要额外添加引风机,而且在增加引风机的同时,风机能耗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出气净化处理效果一般,尾气完成后仍包含许多有害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仍然没有达到尾气回收净化处理得要求。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冷凝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溶剂的回收率;尾气在喷淋塔内均匀分布,使尾气在喷淋塔中进一步吸收,提高尾气回收率,降低尾气污染;第二冷凝器对尾气再次进行冷凝处理,最后经活性炭吸附箱彻底将尾气吸收,排出无毒无害的气体。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喷淋塔、第二冷凝器和活性炭吸附箱,所述第一冷凝器、喷淋塔、第二冷凝器和活性炭吸附箱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凝器(1)、喷淋塔(12)、第二冷凝器(13)和活性炭吸附箱(21),所述第一冷凝器(1)、喷淋塔(12)、第二冷凝器(13)和活性炭吸附箱(21)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1)包括第一冷凝器尾气进口(6)、第一冷凝器尾气出口(10)、第一冷凝器溶剂出口(7)、第一冷凝器冷水进口(9)和第一冷凝器冷水出口(8),所述第一冷凝器(1)内设置有第一冷凝腔体,所述第一冷凝腔体内设置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为与第一冷凝腔体的截面向配合的大半圆隔板,所述分隔板(4)的顶部定在第一冷凝腔体的顶壁上;所述分隔板(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凝器(1)、喷淋塔(12)、第二冷凝器(13)和活性炭吸附箱(21),所述第一冷凝器(1)、喷淋塔(12)、第二冷凝器(13)和活性炭吸附箱(21)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1)包括第一冷凝器尾气进口(6)、第一冷凝器尾气出口(10)、第一冷凝器溶剂出口(7)、第一冷凝器冷水进口(9)和第一冷凝器冷水出口(8),所述第一冷凝器(1)内设置有第一冷凝腔体,所述第一冷凝腔体内设置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为与第一冷凝腔体的截面向配合的大半圆隔板,所述分隔板(4)的顶部定在第一冷凝腔体的顶壁上;所述分隔板(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孔(41)、第二透气孔(42)和第三透气孔(43),所述第一透气孔(41)、第二透气孔(42)和第三透气孔(43)沿分隔板(4)的弦至分隔板(4)的直径处依次排列;所述第一透气孔(41)、第二透气孔(42)和第三透气孔(43)均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透气孔(41)的孔径是第二透气孔(42)的孔径的1.5-2倍,所述第二透气孔(42)的孔径是第三透气孔(43)的孔径的1.5-2倍;所述分隔板(4)将第一冷凝腔体分为一级冷凝腔(2)和二级冷凝腔(3);所述一级冷凝腔(2)位于第一冷凝器尾气进口(6)所在的一侧,所述二级冷凝腔(3)位于第一冷凝器尾气出口(10)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凝器尾气出口(10)与第一冷凝器溶剂出口(7)位于同一侧且第一冷凝器尾气出口(10)位于第一冷凝器溶剂出口(7)的上方;所述一级冷凝腔(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冷凝器冷水出口(8),所述二级冷凝腔(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冷凝器冷水进口(9);所述第一冷凝器冷水进口(9)和第一冷凝器冷水出口(8)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凝管道(5),所述一级冷凝腔(2)内相邻第一冷凝管道(5)的间距是二级冷凝腔(3)内相邻第一冷凝管道(5)的间距的2-3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管道(5)在一级冷凝腔(2)内设置有多行且第一冷凝管道(5)的根数由中间行至两端行逐渐递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气分类回收高效节能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树海耿洪军赵修全胡建涛冯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大有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