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527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包括设置在立体车库的各载车吊架的载车台上的可升降防护栏及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可升降防护栏包括若干通过轴承安装在载车台上的横杆、若干立杆、两分别位于载车台的左、右两端的上方的纵杆;一横杆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耳板且所述耳板与一电驱动可伸缩装置的伸缩轴铰接,电驱动可伸缩装置安装在载车台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载车吊架可保证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内中每辆汽车的车门安全。

Vertical cycl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car carrying hanger with door intelligent safety pro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
本是技术涉及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部件,具体涉及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属于立体停车场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被称为城市空间的“节能者”。根据资料统计,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电梯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每1平方米即停放一辆小车。从工程造价方面来比较,同样以50个车位计算,传统建设需约750万元,立体停车建设造价仅400万元。专家表示,立体停车场同传统停车场相比,车辆一进车库就熄火,由机械设备自动存放,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和尾气排放,十分环保节能。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载车吊架垂直方向循环转动,其架体要保证一定的刚度,需要在其架体上设有若干车库架体纵向连接杆及车库架体斜向拉杆。对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存取车时,各载车台在地面上存取车时,其底面紧贴地面,且其停靠地点只有一个。在通常状况下,载车吊架运转时,车门都是关闭的,车门不会伸出载车吊架的载车台顶面空间以外,此时,车库运转不会对车门造成损伤。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车辆后座位的人是小孩、下车后关车门用力太小或其他原因,在离开车的时候个别车门没有关严,车主采用遥控锁车门锁车门后,看上去车辆貌似所有车门都已经关闭,此时,启动车库运转,由于循环立体车库的载车吊架在一环状轨迹快速循环转动,旋转产生切向力作用下车门就会打开并可能伸出载车吊架的载车台顶面空间以外并与车库架体纵向连接杆及车库架体斜向拉杆发生严重剐蹭,有时会将车门挤断,造成严重的事故。还有一种情况,当前边车进入车库的载车吊架且人还没有下车而在车上接打电话,后边有人以为前车已经停车完毕、车库里没有人了,而启动了车库的运转系统,此时如果载车板内车上的驾乘人员贸然开车门,也会产生严重的剐蹭事故,非常不安全。这种事故,虽然概率较低,但是由于事故一旦发生就非常严重,因此,有必要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可保证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内中每辆汽车的车门安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立体车库的各载车吊架的载车台上的可升降防护栏及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可升降防护栏包括若干通过轴承安装在载车台上的横杆、若干立杆、两分别位于载车台的左、右两端的上方的纵杆,横杆的左、右两端的间距大于载车台左、右两端的间距;各横杆的左、右端分别连接有高度相同的立杆,各横杆的左端的立杆的顶部及各横杆的左端的立杆的顶部分别与一纵杆铰接。一横杆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耳板且所述耳板与一电驱动可伸缩装置的伸缩轴铰接,电驱动可伸缩装置安装在载车台的底面上,当电驱动可伸缩装置的伸缩轴伸出时,在耳板的驱动下所述横杆沿其中轴线逆时针旋转90度从而使两纵杆的底面分别贴近载车台的顶面;当电驱动可伸缩装置的复位时,在耳板的驱动下立杆与载车台的顶面垂直。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伸缩所驱动装置为电推杆。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最后方的横杆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耳板,电驱动可伸缩装置设置在所述耳板的后方,电驱动可伸缩装置的伸缩轴与所述横杆的中轴线垂直。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耳板设置在最后方的横杆的中部的径向外周表面上。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车吊架包括一纵向设置的载车板吊轴,载车台设置在载车板吊轴的下方,载车台的四个角各通过拉杆与载车板吊轴相连;载车板吊轴的一端套装有一导电过桥,导电过桥包括外定子、内转套;电驱动可伸缩装置通过线路与内转套相连,外定子通过线路与供电装置相连。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杆的高度不小于44cm。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立杆通过铰接轴横向设置的连接铰与纵杆相连。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立杆、纵杆的外周表面上包覆有软垫层。设有软垫层,可以保护车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导电过桥,载车板吊轴相对立体车库其他部件发生转动时,外定子与内转套相对旋转,导线不会发生缠绕问题,充电比较安全;当车辆进入载车台并停放好车辆好,可升降防护栏升起,从而避免在载车吊架运转时车门可能与车库架体纵向连接杆、车库架体斜向拉杆等立体车库的架体连接件产生的严重剐蹭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载车吊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所示载车吊架的正视图。图5是图1所示载车吊架的右视图。图6是图5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1所示载车吊架的俯视图。图8是图1所示载车吊架的仰视图。图9是图8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1所示载车吊架的一个使用状态图。图11是图10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图11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一种示载车吊架的仰视图。图14是图13的G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5是使用本技术载车吊架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示意图。其中:载车台-1;横杆-2;立杆-3;纵杆-4;耳板-5;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载车板吊轴-7;拉杆-8;导电过桥-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1。如图1-图12所示,一种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立体车库的各载车吊架的载车台1上的可升降防护栏及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可升降防护栏包括若干通过轴承安装在载车台1上的横杆2、若干立杆3、两分别位于载车台1的左、右两端的上方的纵杆4,横杆2的左、右两端的间距大于载车台1左、右两端的间距;各横杆2的左、右端分别连接有高度相同的立杆3,各横杆2的左端的立杆3的顶部及各横杆2的左端的立杆3的顶部分别与一纵杆4铰接。最后方的横杆2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耳板5且所述耳板5与一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铰接,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安装在载车台1的底面上,当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伸出时,在耳板5的驱动下所述横杆2沿其中轴线逆时针旋转90度从而使两纵杆4的底面分别贴近载车台1的顶面;当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复位时,在耳板5的驱动下立杆3与载车台1的顶面垂直。所述可伸缩所驱动装置为电推杆。最后方的横杆2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耳板5,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设置在所述耳板5的后方,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与所述横杆2的中轴线垂直。耳板5设置在最后方的横杆2的中部的径向外周表面上。所述载车吊架包括一纵向设置的载车板吊轴7,载车台1设置在载车板吊轴7的下方,载车台1的四个角各通过拉杆8与载车板吊轴7相连;载车板吊轴7的一端套装有一导电过桥9,导电过桥9包括外定子、内转套;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通过线路与内转套相连,外定子通过线路与供电装置相连。所述立杆的高度不小于44cm。各立杆3通过铰接轴横向设置的连接铰与纵杆4相连。各立杆3、纵杆4的外周表面上包覆有软垫层。如图15所示,当车辆进入载车吊架的载车台1并停放好车辆好,可升降防护栏升起,从而避免在载车吊架运转时车门可能与车库架体纵向连接杆、车库架体斜向拉杆10等立体车库的架体连接件产生的严重剐蹭事故。实施例2,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最前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立体车库的各载车吊架的载车台(1)上的可升降防护栏及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可升降防护栏包括若干通过轴承安装在载车台(1)上的横杆(2)、若干立杆(3)、两分别位于载车台(1)的左、右两端的上方的纵杆(4),横杆(2)的左、右两端的间距大于载车台(1)左、右两端的间距;各横杆(2)的左、右端分别连接有高度相同的立杆(3),各横杆(2)的左端的立杆(3)的顶部及各横杆(2)的左端的立杆(3)的顶部分别与一纵杆(4)铰接;一横杆(2)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耳板(5)且所述耳板(5)与一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铰接,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安装在载车台(1)的底面上,当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伸出时,在耳板(5)的驱动下所述横杆(2)沿其中轴线逆时针旋转90度从而使两纵杆(4)的底面分别贴近载车台(1)的顶面;当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复位时,在耳板(5)的驱动下立杆(3)与载车台(1)的顶面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立体车库的各载车吊架的载车台(1)上的可升降防护栏及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可升降防护栏包括若干通过轴承安装在载车台(1)上的横杆(2)、若干立杆(3)、两分别位于载车台(1)的左、右两端的上方的纵杆(4),横杆(2)的左、右两端的间距大于载车台(1)左、右两端的间距;各横杆(2)的左、右端分别连接有高度相同的立杆(3),各横杆(2)的左端的立杆(3)的顶部及各横杆(2)的左端的立杆(3)的顶部分别与一纵杆(4)铰接;一横杆(2)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耳板(5)且所述耳板(5)与一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铰接,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安装在载车台(1)的底面上,当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伸出时,在耳板(5)的驱动下所述横杆(2)沿其中轴线逆时针旋转90度从而使两纵杆(4)的底面分别贴近载车台(1)的顶面;当电驱动可伸缩装置(6)的复位时,在耳板(5)的驱动下立杆(3)与载车台(1)的顶面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所驱动装置为电推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载车吊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九路泊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