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其特征在于,由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节流阀组成,液控单向阀设于阀体内,其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连接,另一端与单向节流阀的一端连接,其下端分别与第一阀进油口和第二阀进油口连接,单向节流阀的另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液控单向阀液控口失压而引发的阀口关闭引起的冲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属于阀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及建筑业制造能力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小则数百吨、大则数千 吨的大型构件,然而目前陆上的大型起重机起重能力一般为100吨至600吨左右, 这样就出现了大型构件的陆地起重问题。对于超过起重能力范围的大型构件,生 产厂家出于成本及可行性的考虑,通常会采用超高压液压油缸作为起重设备。超高液压油缸作为起重设备具有起重能力可扩展、施工灵活、总造价低廉等 优点。正是由于超高压油缸这些优点,使得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构件的起重定位过程中往往需要构件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某一高度,这就 要求油缸在油泵不供油的情况下保持油缸内的油液不外泄,而采用球阀密封的液 控单向阀具有非常良好的高压密封性能,所以也常被称为保压阀。由于其操作方 便,经常用于上述场合。但是,在需要重载下降的场合中,安装液控单向阀的双作用液压油缸经常发 生下降"停顿"、"冲击"的现象,而油缸所承载的大型构件由于巨大的惯性在停 顿时形成冲击,对构件本身及油缸都相当不利。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双作用油 缸带载下降过程中,进入油缸有杆腔的油液在活塞上产生的作用力方向与负载一 致,上升时为作用力相对,当液控单向阀打开,油缸活塞的运动处于不受控状态 而迅速下滑,有杆腔来进油速度跟不上产生"吸空"现象会导致液控口失压单向 阀关闭。 一直到有杆腔补足油液、液控口重新建立压力液控单向阀才会再开启, 不断地重复上述过程,就会出现"停顿"、"冲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它能有 效地避免了因为液控单向阀液控口失压而引发的阀口关闭引起的冲击现象。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 液压升降阀组,其特征在于,由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节流阀组成,液控单向阈设于 阀体内,其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连接,另一端与单向节流阀的一端连接,其 下端分别与第一阀进油口和第二阀进油口连接,单向节流阀的另一端与接油缸无 杆腔油口连接。本专利技术将液控单向阀、单向节流阀组成阀组,油缸带载上升过程中,液压油 经过液控单向阀、单向阀进入油缸下腔,此时油液为正向流动,只需克服很小的 弹簧阻力即可;油缸带载下降过程中,液压油经单向阀节流孔进入液控单向阀回 流入油泵。本专利技术利用了单向节流阀的节流原理流速越大产生的压降越大,所以当负 载下降时,快速流动的液压油在节流阀靠油缸一侧的阀口上产生相当的压力,这 样在油缸内部建立了压力,油缸的下降动作需要有杆腔内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实 现,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液控单向阀液控口失压而引发的阀口关闭引起的冲击现 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 使用该阀组后可使下降平稳;2) 效率未受影响由于节流阔在正向流动时只需克服单向阀弹簧阻力,可 以忽略不计,所以在起升过程中效率下降很小;3) 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中负载保压仍然采用球阀密封,泄漏量相当小,经实 测液压油缸负载30分钟内下降量小于lram,对于构件和操作人员相当安 全,其次该阀组直接安装在油缸上,即使与油泵连接的软管爆管也不会 产生负载迅速下滑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控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单向节流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阔组由液控单向阀1和单向节 流阀2组成,液控单向阀1安装在阀体12内,其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 6连 接,另一端与单向节流阀2的一端连接,其下端分别与第一阀进油口3和第二阀 进油口5连接,单向节流阀2的另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4连接。如图2所示,为液控单向阀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液控单向阀l由弹簧8、钢 球9、球阀座IO、顶杆11组成,弹簧8安装在单向节流阀2的弹簧座7端头的 孔内,装有钢球9的球阀座10的一端与弹簧座7连接,钢球9与弹簧8接触, 球阀座10的另一端与顶杆11连接。如图3所示,为单向节流阀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单向节流阀2由弹簧座7、 单向阀弹簧座13、单向阀弹簧14和阀芯15组成,单向阀弹簧座13安装在弹簧 座7中间的孔内一侧,阀芯15安装在弹簧座7中间的孔内另一侧,在单向阀弹 簧座13与阀芯15之间安装单向阀弹簧14,阀芯15的开孔通常为1. 5mm。所述的超高液压压力为70MPa,工作介质为液压油。工作时,液压油缸上升时,油液经升降阀组的第一阀进油口 3进入球阀座 IO的孔道,推开钢球9流入弹簧座7的端头的孔道内,推开阀芯15至接油缸无 杆腔油口4进入液压缸无杆腔,油缸停顿时,液压缸无杆腔的油液经接油缸无杆 腔油口4、阀芯15的阻尼孔进入单向节流阀2,由于液控单向阀l内钢球9与球 阀座10之间密封而无法继续流动,起到了保压的作用,油缸下降时,油液经第 二阀进油口 5流入接油缸无杆腔油口 6至油缸的有杆腔,由于液控单向阀1的保 压作用油缸不会下降,此时油缸腔内压力升高,推动顶杆11向左移动,顶开钢 球9使无杆腔的油液经接油缸无杆腔油口 4至第一阀进油口 3回油箱,从而有效 地避免了因为液控单向阀液控口失压而引发的阀口关闭引起的冲击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其特征在于,由液控单向阀(1)和单向节流阀(2)组成,液控单向阀(1)设于阀体(12)内,其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6)连接,另一端与单向节流阀(2)的一端连接,其下端分别与第一阀进油口(3)和第二阀进油口(5)连接,单向节流阀(2)的另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4)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液控单向阔(1)由弹簧(8)、钢球(9)、球阀座(10)、顶杆(11) 组成,弹簧(8)设于单向节流阀(2)的弹簧座(7)端头的孔内,带有钢球(9)的球阀座(10)的一端与弹簧座(7)连接,钢球(9)与弹簧(8)接 触,球阀座(10)的另一端与顶杆(11)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单向节流阀(2)由弹簧座(7)、单向阀弹簧座(13)、单向阀弹 簧(14)和阀芯(15)组成,单向阀弹簧座(13)设于弹簧座(7)中间的孔 内一侧,阀芯(15)设于弹簧座(7)中间的孔内另一侧,在单向阀弹簧座(13) 与阀芯(15)之间设有单向阔弹簧(14)。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其特征在于,由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节流阀组成,液控单向阀设于阀体内,其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连接,另一端与单向节流阀的一端连接,其下端分别与第一阀进油口和第二阀进油口连接,单向节流阀的另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液控单向阀液控口失压而引发的阀口关闭引起的冲击现象。文档编号F15B13/00GK101307785SQ20081003938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成兴峰, 磊 李, 郁明亮 申请人:上海耐斯特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作用液压油缸的超高液压升降阀组,其特征在于,由液控单向阀(1)和单向节流阀(2)组成,液控单向阀(1)设于阀体(12)内,其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6)连接,另一端与单向节流阀(2)的一端连接,其下端分别与第一阀进油口(3)和第二阀进油口(5)连接,单向节流阀(2)的另一端与接油缸无杆腔油口(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成兴峰,郁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耐斯特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