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18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采用导电丝与涤棉纱线并捻得到导电纱,间隔织入导电纱得到防静电坯布,再通过烧毛、定型、染色得到染色坯布,通过防静电整理液的防静电后整理,经两浸两轧得到防静电坯布,最后通过抗菌防螨整理剂的抗菌防螨整理,经两浸两轧得到防静电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防静电面料除了具备良好的防静电性外,吸湿透气,抗菌防螨,舒适度好,特别适合作为户外运动服、登山服的面料。该防静电面料点对点电阻达到2.8×10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antistatic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防静电工作服是适用于电子、光学仪器、制药、微生物工程、精密仪器等行业的具有无尘和抗静电性能的特种工作服,其衣料一般是以嵌入导电丝的合成纤维织物来达到防静电要求。行业标准GB/T12014-2009指出防静电服是为防止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作为面料而缝制的,适用于对静电敏感场所或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防静电织物的生产工艺一般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全部或部分适用金属或有机物导电纤维材料制成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混合交织而成。导电纤维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或亚导电材料制成的纤维总称,体积电阻率介于104-109Ω/cm。具体地,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抗静电整理剂后整理,采用聚氧乙烯类嵌段共聚物,适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抗静电整理;(2)纤维接枝共聚、亲水性纤维的混纺和交织,其中,接枝共聚又分为化学引发剂引发和辐照引发;(3)嵌织导电纤维,可以持久、高效地保持面料的防静电性,目前广泛应用于防静电工作服。现有的防静电面料很难兼顾防静电性、不发尘性、滤尘性的要求。申请号201510176876.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舒适性防静电复合功能面料,由经纬纱交织而成并植入导电长丝,经纬纱均为抗菌改性聚酯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以抗菌改性聚酯纤维、面棉和导电长丝为主要原料,合理设计织物组织和织造上机工艺、印染及后整理技术工艺,解决纱线在织造及后整理中的工艺难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基本单独采用抗静电整理剂后整理,或纤维接枝共聚、亲水性纤维的混纺和交织,或嵌织导电纤维,难以持久、高效地保持面料的防静电性,而且随着洗涤次数、导电次数的增加,抗静电整理剂与面料的结合力减弱,嵌织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减弱,还伴随着面料吸湿透气性、抗菌防螨性能的显著下降;2)防静电整理剂采用单一的高分子化合物,难以与面料相容或粘结而发挥良好的防静电性能;3)抗菌整理剂与水的相容性差,使得抗菌整理液分散性差,使得对面料的抗菌性能改善不够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导电丝与涤棉纱线并捻得到导电纱,以涤棉纱线作为经纱和纬纱,织造过程中间隔织入导电纱,得到防静电坯布;S2、烧毛、定型;S3、将染料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20-80g/L的染液,调节溶液pH至5.5-6.5,对防静电坯布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坯布;S4、将防静电整理剂加入到55-65℃的温水中,调节pH至4.0-4.5,得到浓度为6-10g/L的防静电整理液,将染色坯布放入防静电整理液中两浸两轧,100-105℃烘干,130-140℃烘焙后得到防静电坯布;S5、将抗菌防螨整理剂加入到60-70℃的温水中,调节pH至4-5,得到浓度为120-130g/L的抗菌防螨整理液,将防静电坯布放入抗菌防螨整理液中两浸两轧,105-115℃下烘干,135-145℃烘焙后得到防静电面料。本专利技术的防静电面料生产工艺,考虑到现有技术基本单独采用抗静电整理剂后整理,或纤维接枝共聚、亲水性纤维的混纺和交织,或嵌织导电纤维,难以持久、高效地保持面料的防静电性,而且随着洗涤次数、导电次数的增加,抗静电整理剂与面料的结合力减弱,嵌织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减弱,还伴随着面料吸湿透气性、抗菌防螨性能的显著下降,因此急需一种对面料进行多种抗静电处理的工艺。本专利技术的面料生产工艺采用导电丝与涤棉纱线并捻得到导电纱,间隔织入导电纱得到防静电坯布,再通过烧毛、定型、染色得到染色坯布,通过防静电整理液的防静电后整理,经两浸两轧得到防静电坯布,最后通过抗菌防螨整理剂的抗菌防螨整理,经两浸两轧得到防静电面料。该生产工艺以涤棉混纺纱线和导电丝作为原材料,将导电丝与涤棉纱线并捻制成导电纱,使导电丝织在织物中以网格的形式存在,在织物的经向和纬向相互交叉,能有效避免导电丝断裂后脱落的现象,同时涤棉纱线即作为经纱又作为纬纱,在保持涤纶纤维和棉纤维吸湿透气、耐腐蚀、弹性好的基础上,通过间隔织入的导电纱大大提高了面料的防静电性和防静电耐久性。车速为100-120m/min、火焰温度为1000-1050℃的烧毛工序,能够对涤棉纱线达到良好的烧毛效果,同时避免后续染色、后整理时存在瑕疵而降低面料的光洁度和色牢度;150-160℃的定型温度可以防止棉纤维过软、涤纶纤维过硬。防静电整理液两浸两轧整理后于100-105℃烘干、130-140℃烘焙,使得防静电整理剂与涤棉纱线相容结合,进一步提高坯布中涤棉纱线的防静电性;抗菌防螨整理液两浸两轧整理后于105-115℃下烘干、135-145℃烘焙,抗菌防螨整理剂与防静电坯布良好相容,形成均一稳定的分散液,大大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和防螨防蚊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防静电面料除了具备良好的防静电性外,吸湿透气,抗菌防螨,舒适度好,特别适合作为户外运动服、登山服的面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丝为尼龙基导电纤维长丝、涤纶基导电纤维长丝或黑色碳纤维导电长丝中的一种,并捻得到的导电纱的捻度为30-50捻/10c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静电坯布经向上导电纱的间距为0.5-0.8cm,纬向上导电纱的间距为0.8-1.5cm,防静电坯布的经纱密度为100-120根/10cm,纬纱密度为80-120根/10c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静电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份,将8-10份透明质酸溶解于200-300份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3-6份吐温-80、1-3份聚乙烯醇,搅拌均匀得到透明质酸乳液;透明质酸乳液升温至50-60℃,保温搅拌20-30min后,加入6-10份戊二醛,静置固化30-40min后调节pH值6.5-7.0,离心、过滤、干燥得到防静电整理剂。本专利技术的防静电整理剂,以透明质酸为原料,溶解于去离子水后与乳化剂吐温-80、分散剂聚乙烯醇混合后得到透明质酸乳液;透明质酸分子中的每一个双糖单位均含有一个羧基,在水中解离成负离子,等空间距离的负离子相互排斥,使得透明质酸分子在水中处于松散状态,可结合大量的水分,占据较大空间,与吐温-80、聚乙烯醇结合后形成网状结构,在升温、戊二醛的条件下发生固化交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粘结性,离心、过滤、干燥后与坯布上的涤棉纤维粘结,大大提高面料的防静电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4两浸两轧的轧余率为85-90%,步骤S5两浸两轧的轧余率为75-8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菌防螨整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月桂胺聚氧乙烯醚10-20份、壳聚糖5-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8份、EDTA3-6份、聚酰胺树脂5-10份。本专利技术的抗菌防螨整理剂原料中,月桂胺聚氧乙烯醚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增溶、抗静电、润滑、缓蚀能力,常作为纺织用抗静电剂、柔软剂;壳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和游离氨基,无毒、降解性能好,容易与纤维结合并赋予面料抗菌性、抗皱性;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水溶性高分子,既能与水互溶,又能与醇、羧酸、胺类等物质相容,其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导电丝与涤棉纱线并捻得到导电纱,以涤棉纱线作为经纱和纬纱,织造过程中间隔织入导电纱,得到防静电坯布;S2、烧毛、定型;S3、将染料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20‑80g/L的染液,调节溶液pH至5.5‑6.5,对防静电坯布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坯布;S4、将防静电整理剂加入到55‑65℃的温水中,调节pH至4.0‑4.5,得到浓度为6‑10g/L的防静电整理液,将染色坯布放入防静电整理液中两浸两轧,100‑105℃烘干,130‑140℃烘焙后得到防静电坯布;S5、将抗菌防螨整理剂加入到60‑70℃的温水中,调节pH至4‑5,得到浓度为120‑130g/L的抗菌防螨整理液,将防静电坯布放入抗菌防螨整理液中两浸两轧,105‑115℃下烘干,135‑145℃烘焙后得到防静电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导电丝与涤棉纱线并捻得到导电纱,以涤棉纱线作为经纱和纬纱,织造过程中间隔织入导电纱,得到防静电坯布;S2、烧毛、定型;S3、将染料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20-80g/L的染液,调节溶液pH至5.5-6.5,对防静电坯布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坯布;S4、将防静电整理剂加入到55-65℃的温水中,调节pH至4.0-4.5,得到浓度为6-10g/L的防静电整理液,将染色坯布放入防静电整理液中两浸两轧,100-105℃烘干,130-140℃烘焙后得到防静电坯布;S5、将抗菌防螨整理剂加入到60-70℃的温水中,调节pH至4-5,得到浓度为120-130g/L的抗菌防螨整理液,将防静电坯布放入抗菌防螨整理液中两浸两轧,105-115℃下烘干,135-145℃烘焙后得到防静电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为尼龙基导电纤维长丝、涤纶基导电纤维长丝或黑色碳纤维导电长丝中的一种,并捻得到的导电纱的捻度为30-50捻/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坯布经向上导电纱的间距为0.5-0.8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宜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