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抗菌纱线的纺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35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辐射抗菌纱线的纺纱工艺,该防辐射抗菌纱线由以下重量份的纤维组成:20‑30份的天丝纤维、10‑15份的汉麻纤维、25‑30份的竹炭纤维、30‑35份的莫代尔纤维和10‑15份的银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天丝纤维、汉麻纤维、竹炭纤维、莫代尔纤维和银纤维混纺而成,集各种纤维的优点于一体,既保持纱线的基本性能,又保证纱线的防辐射抗菌防护功能,同时使用的原料绿色环保;银纤维具有良好的防辐射作用,汉麻纤维和竹炭纤维具有良好防紫外线性能又具有抗菌除臭特性,该混纺纱在体现紫外抗菌防护特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纱线的服用健康性、舒适性。

Spinning technology of radiation resistant and antibacterial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辐射抗菌纱线的纺纱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抗菌纱线的纺纱工艺。
技术介绍
纱线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在专利号为CN106637561A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辐射纱线及其生产工艺,该工艺抗菌股线由抗菌股线由纳米二氧化钛触媒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形成;防辐射股线由银纤维和PBO纤维混纺形成;但是该工艺存在下述缺陷:1、使用纳米二氧化钛触媒纤维虽然具有抗菌性能,但是长时间使用对人体有害,不绿色环保;2、在对纤维染色的过程中,不能将纤维压紧,避免其在染色的过程中散乱,褶皱,并且没有设置带动吊篮旋转以及左右移动的装置,不能使得染色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抗菌纱线的纺纱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辐射抗菌纱线的纺纱工艺,所述防辐射抗菌纱线由以下重量份的纤维组成:20-30份的天丝纤维、10-15份的汉麻纤维、25-30份的竹炭纤维、30-35份的莫代尔纤维和10-15份的银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其中,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染色:在染色过程中,将天丝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分别加入到染色设备中的吊篮中,再通过锁紧机构将其吊篮盖固定,盖上高压锅盖,通过加热管进行蒸汽加热,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板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筒体左右移动,并驱动旋转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吊篮转动,进行染色,然后将其取出风干;步骤二、和纤:将天丝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莫代尔纤维和银纤维混合:步骤三、梳棉工艺:为保证梳棉工艺中各类纤维的柔和梳理、顺利转移,在工艺配置上采用“中定量、低速度、中隔距、轻加压、小张力、高锡刺比、降低道夫速度”的工艺原则;步骤四、并条工艺:采用三道混并,8根并合,在工艺配置上采用“重加压、中定量、低速度、中隔距”的工艺原则;步骤五、粗纱工艺:在工艺配置上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大隔距、大捻系数、小张力”的工艺原则;步骤六、细纱工艺:在工艺配置上采用“低速度、大后区隔距、中捻度、中加压”的工艺原则;步骤七、络筒工艺:络筒速度控制在790-960m/min;在所述粗纱工艺中,将所述纱线的定量控制在3-6g/10m,捻系数控制在80-100之间,将车速设定为175-215m/min,将罗拉钳口隔距设定为25mm×33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中定量是指生条的定量为20-25g/5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低速度是降低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所述的高锡刺比是将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值控制在2.1-2.8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的中隔距是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15-0.25mm之间,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盖板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18-0.30mm之间,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道夫辊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10-0.20mm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并条工艺中,所述中定量是指条子的定量为16-24g/5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并条工艺中,将牵伸倍数设置为8-10,车速为160-220m/min。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细纱工序中,将所述纱线的捻系数控制在340-390之间,罗拉隔距19mm×31mm,后区牵伸1.1-1.6倍,前罗拉速度140-190r/min,喇叭口直径2.3-3.2mm,间距2.9-3.6m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染色设备的工作步骤为:将纤维放入吊篮中,然后将两插板插入到活动板和第二固定板中间,通过旋转旋钮,带动螺杆转动,从而推动活动板向第二固定板滑动,通过齿牙的设置,从而使活动板和第二固定板将插板固定住,从而将吊篮盖固定住,此时,压板就会与吊篮中的纤维接触,在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将纤维压紧;盖上高压锅盖,通过加热管进行蒸汽加热,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板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筒体左右移动,并驱动旋转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吊篮转动,进行染色,然后将其取出风干。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染色设备包括筒体、驱动电机、偏心轮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通过连接杆与滑动板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底部通过两第二滑块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底座顶部安装的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滑动板的顶部通过支柱与筒体连接;所述筒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筒体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入筒体内部,且与吊篮连接,所述吊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筒体的内壁通过滑动连接,所述吊篮的两侧上端均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由支撑座、第三滑块、凹槽、第二固定板、旋钮、杆座、支撑板、螺杆和活动板组成,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支撑板且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焊接固定有旋钮,所述螺杆与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杆座,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凹槽配合使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吊篮的顶部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吊篮盖、插板、第二弹簧和压板组成,所述吊篮盖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插板,所述吊篮盖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高压锅盖;所述插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齿牙,所述活动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相邻一侧均设置有齿牙;所述压板为圆形结构,且与吊篮相匹配;所述筒体的底部安装有排水软管,所述排水软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筒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排汽软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天丝纤维、汉麻纤维、竹炭纤维、莫代尔纤维和银纤维混纺而成,集各种纤维的优点于一体,既保持纱线的基本性能,又保证纱线的防辐射抗菌防护功能,同时使用的原料绿色环保;银纤维具有良好的防辐射作用,汉麻纤维和竹炭纤维具有良好防紫外线性能又具有抗菌除臭特性,该混纺纱在体现紫外抗菌防护特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纱线的服用健康性、舒适性;2、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将纤维放在吊篮中,然后将两插板插入到活动板和第二固定板中间,通过螺杆和齿牙的设置,使活动板和第二固定板将插板固定住,从而将吊篮盖固定住,此时,压板就会与吊篮中的纤维接触,在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将纤维压紧,避免纤维散乱,褶皱,反之松开旋钮,通过螺杆带动活动板远离第二固定板,既可拔出插板,拿下吊篮盖,取出纤维,操作简单方便;盖上高压锅盖,蒸汽通过加热管进行加热;启动旋转电机工作,旋转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吊篮转动,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板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筒体左右晃动,在旋转和左右晃动的作用下,使得染色更加均匀,并且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使得滑动板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染色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压紧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辐射抗菌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抗菌纱线由以下重量份的纤维组成:20‑30份的天丝纤维、10‑15份的汉麻纤维、25‑30份的竹炭纤维、30‑35份的莫代尔纤维和10‑15份的银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其中,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染色:在染色过程中,将天丝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分别加入到染色设备中的吊篮中,再通过锁紧机构将其吊篮盖固定,盖上高压锅盖,通过加热管进行蒸汽加热,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板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筒体左右移动,并驱动旋转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吊篮转动,进行染色,然后将其取出风干;步骤二、和纤:将天丝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莫代尔纤维和银纤维混合:步骤三、梳棉工艺;步骤四、并条工艺:采用三道混并,8根并合;将牵伸倍数设置为8‑10,车速为160‑220m/min;步骤五、粗纱工艺,将所述纱线的定量控制在3‑6g/10m,捻系数控制在80‑100之间,将车速设定为175‑215m/min,将罗拉钳口隔距设定为25mm×33m步骤六、细纱工艺,将所述纱线的捻系数控制在340‑390之间,罗拉隔距19mm×31mm,后区牵伸1.1‑1.6倍,前罗拉速度140‑190r/min,喇叭口直径2.3‑3.2mm,间距2.9‑3.6mm;步骤七、络筒工艺:络筒速度控制在790‑960m/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辐射抗菌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抗菌纱线由以下重量份的纤维组成:20-30份的天丝纤维、10-15份的汉麻纤维、25-30份的竹炭纤维、30-35份的莫代尔纤维和10-15份的银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其中,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染色:在染色过程中,将天丝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分别加入到染色设备中的吊篮中,再通过锁紧机构将其吊篮盖固定,盖上高压锅盖,通过加热管进行蒸汽加热,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板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筒体左右移动,并驱动旋转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吊篮转动,进行染色,然后将其取出风干;步骤二、和纤:将天丝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莫代尔纤维和银纤维混合:步骤三、梳棉工艺;步骤四、并条工艺:采用三道混并,8根并合;将牵伸倍数设置为8-10,车速为160-220m/min;步骤五、粗纱工艺,将所述纱线的定量控制在3-6g/10m,捻系数控制在80-100之间,将车速设定为175-215m/min,将罗拉钳口隔距设定为25mm×33m步骤六、细纱工艺,将所述纱线的捻系数控制在340-390之间,罗拉隔距19mm×31mm,后区牵伸1.1-1.6倍,前罗拉速度140-190r/min,喇叭口直径2.3-3.2mm,间距2.9-3.6mm;步骤七、络筒工艺:络筒速度控制在790-960m/min。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宜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